APP下载

论安塞新农民画的融合与发展

2021-08-02周欣怡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绘画艺术

周欣怡

摘 要:安塞新农民画在地方传统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繁衍生息,融合了深厚的黄土文化和多种陕北民间艺术的创作形式,在绘画技法的运用上突破了程序化的装饰语言,实现了传统剪纸型构图艺术向新型绘画艺术质的飞跃。作为陕北民间绘画艺术的核心旗帜之一,安塞新农民画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汲取新鲜血液,在民间绘画发展的道路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安塞新农民画;民间绘画;绘画艺术

靳之林在《中国民间美术》中提出:“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通常表现为中国本原哲学‘观物取象的哲学符号。”“观物取象”是对宇宙万物形象的内在与外在的再现模仿。安塞新农民画作为陕北民间美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造型以中国本原哲学为不变的宗旨,完整保留陕北民俗文化中的浑厚之风,延续了剪纸造型的单线条以及绘画色彩的高饱和度。若将其调整为剪纸单色,便能发现剪纸造型的古拙痕迹。安塞农民画构图是由“全景式”到“特写式”推进发展的,这一构图方式使画面有了层次感与纵深感。其色彩建立在刺绣、布艺、炕围画、箱柜画等陕北民间美术形式的基础上,并根据材料条件构思创作。1987年起,安塞新农民画突破传统民间设色方法,创作者开始向“水墨色”画法递进,使其颇有民间壁画的意味。

一、安塞新农民画构图的交融与递进

(一)起始阶段融合剪纸“全景式”

安塞新农民画大多出自妇女之手,她们的剪纸技术浑然天成,为民间绘画造型奠定了扎实基础。1979年至1983年,安塞新农民画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安塞农民画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民间剪纸方式,先将剪好的剪纸摆放在画纸上,再描绘轮廓,以大轮廓起形,单线条之间等距,与大小块面结合,进行染色。这种由剪纸转化而来的创作方法所塑造的形态比较夸张,人与动物常用祥云、鲜花等经典图案纹样进行装饰,画面内容满而多,留白少,没有遮挡关系,剪纸概念性强。创作者在有意无意之间,在深层上暗合着中国本原哲学观、宇宙本体论。

从曹佃祥创作于1981年的《看戏》与1982年的《娶媳妇》、白凤兰创作于1981年的《人勤春早》《六畜兴旺》等中,都能察觉到剪纸“全景式”构图的痕迹。画面将观者置于第三者的视角,纵观全局。画面中构图饱满,内容繁多,人物动态不一,生动真实,使民俗活动场景中欢喜热闹的氛围跃然纸上,是这一时期安塞新农民画发展中代表性的作品。

(二)发育阶段向“近景式”推进

安塞新农民画在1984年至1988年间迈进发展的新高峰,仍融合剪纸粗犷概括和纹饰的特点,画面留白少。然而,不同于早期“全景式”的构图方法,创作者为表达深度精神与情感,减少描绘范围,使画面场景有了主次关系,突出主要形象,而不是一味追求画面内容越满越好,“近景式”构图由此而来。

1985年曹佃祥的《说书人》,相比较她三四年前的农民画作品,画面有了镜头拉近之感。画面主要人物以她儿子为原型,居中并占据纸张大幅面積,重点描绘画面比较集中的人物。四周绘制的成对人物形象较小,角色不同。1986年作品《土地神》同样以“近景式”构图,“土地神”作为主要人物居中画面,与次要人物大小差别较大。这种构图形式的蜕变是建立在创作者视觉审美成长的基础上的,也是他们内心深处追求精神和情感的激越表达。

(三)突破阶段向“特写式”递进

如果说从“全景式”推进到“近景式”是量的积累与蜕变,带有普遍性,那么,从“近景式”推进到“特写式”则是质的突变和飞跃。

1987年薛玉琴在创作《牛头》时,本意将牛身和牛腿描绘出来,当文化馆辅导老师建议尝试西方半身像画法时,她强调牛怎么能没有腿呢?在创作过程中,她发现,处于中间位置的牛头较大,于是她保留了“近景式”构图方法,割裂牛身,只描绘牛的头部。画面中三个牛头既穿插又并列,交错运用使画面紧张刺激,仿佛三头牛即将从二维空间冲出到三维世界中来,气势磅礴。尽管没有描绘牛的肢体,但同样能感受到画面的强烈动势。1987年曹佃祥的《吹手》与1991年薛玉琴的《拉驴老汉》都以“特写式”构图,只放大人物与动物的局部,对人的上半身和动物的头、颈部进行重点特写。“特写式”构图无疑突破了传统民间视觉审美与思想,在与“剪纸型”构图交融的过程中将安塞新农民画推向高峰。

二、安塞新农民画色彩的交融与递进

(一)设色方式与传统原色交融

“色彩在民间构成了以人为本的生活形态,构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民族生存心灵依托的精神形态。”安塞新农民画的瑰丽色彩体现了人们激情火热、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这与安塞地域多民族融合的特殊性有关,使安塞民间绘画色彩在用色上有着某种共性。

传统的安塞新农民画深受中华五行观的色彩影响,以青、白、赤、黑、黄传统原色为主,与陕北刺绣、布艺、炕围画、箱柜画的设色方式具有一致性,其色彩对比夸张鲜明,颜色丰富鲜艳,色彩之间不做过渡和渐变,而是用不同色的小色块将大色块区分开来,追求激进的视觉效果。从安塞农民画作品中可发现,画面中常用或粗或细的黑色线条勾边,概括性极强,融合炕围画、箱柜画勾墨线的绘画方法,富有冲击力的色彩与奇特造型结合,为画面覆盖了一层神秘的东方色彩。

曹佃祥创作的《大公鸡》,公鸡的身躯是墨蓝色的,鸡冠由淡红色染成。这里的墨蓝色来源于村里学生的蓝墨水,淡红色是在红纸上蘸清水得来的,取材和设色浑然天成,这也是民间绘画的特点所在。1980年7月,安塞县文化馆创立的绘画创作学习班,为农民画创作者提供了大量的色彩颜料,对比学习班和居家创作的农民画作品,画面风格差异较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居家创作受条件限制,就地取材,根据材料构思创作理念,有自己的审美标准——要画就画花的。而学习班的材料更加丰富,创作者的色彩构思在传统原色的基础上大胆融入其他颜色,现代色彩观念便自然地呈现在作品当中。

(二)设色方式向“水墨色”递进

早在1986年,曹佃祥的《土地神》用画炕围画的方法,让墨色与传统原色相结合,可谓安塞新农民画“水墨色”画法的创始者。1987年以高金爱、常振芳、薛玉琴等农民画画家为代表,开始正式在原色的基础上尝试“水墨色”。

1987年由高金爱创作的《王贵与李香香》,整个作品是由“水墨色”完成,通过勾染墨色的深浅来表现画面人物肢体与服饰的虚实关系。1993年高金爱在创作《马群》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求她不能重复以前的样式,她用浓墨和淡墨绘制,一群奔腾鲜活的马便画成了。她用浓墨设色绘制主要马匹形象,完整占据画面底部,其余马匹用淡墨区分层次关系,并用红色点缀马匹眼部与嘴部,用淡紫墨与淡墨结合绘制尘土。这两幅农民画作品都是由“水墨色”作为画面主色调,而高金爱另一幅作品《骑驴婆姨》是以原色为主、墨色辅助的方式创作而成。

1993年常振芳的作品《拉话》,本意用浓淡结合的墨色设色法绘制,但疏于对水墨轻重的掌握,多次尝试后选择用淡墨进行勾勒和填涂,局部用浓墨和传统原色装饰,画面色调新颖稳定。同年由薛玉琴创作的《看驴口》,墨色画法同样学习高金爱的浓淡结合、红色作为点缀色的主调,构图为“特写式”。除此之外,1989年至1993年诞生的安塞新农民画,终于在陕北农民画的历史上扎稳脚跟。

安塞新农民画的表现手法在没有突破传统模式之前,最初的创意感与新鲜感逐渐消逝,作品进入程序化和概念化。大部分创作者对自己的绘画优势认知较为模糊,相互模仿,导致安塞新农民画进入发展停滞的危机。通过学习班专业辅导人员的指点和要求,创作者调整了原有的绘画技法,大胆尝试“水墨色”的设色方式,认真完善艺术创作思想与装饰语言,实现了传统色彩向“墨色”的过渡,摆脱了此阶段在艺术层次上的危机。

三、安塞新农民画的交融与递进价值

(一)民族文化交融的传承价值

网络信息时代蓬勃发展,图示信息鱼龙混杂,艺术的更新与轮回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模式,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学习的兴趣逐渐削弱。安塞新农民画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黄帝文化、北部少数民族的文化交融,融合黄土地传统文化积淀的历史精髓,成为集陕北劳动群众的智慧结晶、精神向往、内心情怀等世代传承的优秀艺术。安塞新农民画在当地学前、小学乃至中学教育阶段备受欢迎。儿童画的绘画方式与其艺术构图、色彩相仿,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到绚丽的色彩构成和独特的艺术造型。安塞新农民画的深厚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加深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其优秀的艺术思想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不忘根本的民族精神,具备着与时偕行的传承价值和审美意义。

(二)民间绘画发展的递进价值

1994年以来,安塞新农民画处于动荡艰苦的再蜕变阶段,受市场化和“前卫”文化的冲击影响,加上未来即将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断层”现象,安塞画乡的发展道路同样也会受到严重阻碍。大批民间绘画创作者承受着巨大压力,吸取先前教训改变绘画形态,努力实现传统民间绘画与新画型模式的思维转变,使安塞新农民画在发展征程中汲取新思想与新理念,既传播融入自然、不屈不挠的人文情怀,又能适应时代发展,在各方面敢于突破守旧规条,打破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在创作手法上不断融合变通,发展为集优秀传统思想和精炼绘画语言于一体的民间绘画艺术。

四、结语

安塞新农民画中的鲜活情感,令观者即景生情,具有强烈的共情、投情作用。对于观者来说,即便没有乡村生活的经历,也会为其中真诚质朴的艺术氛围所触动。细数众多优秀安塞农民画画家,其创造的美术作品既能反映客观世界,又能描绘主观意象的精神世界,共同交织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哲理与陕北地方人民的艺术情丝。现今,安塞农民画受到了西方绘画和当代新兴艺术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面临着文化“断层”的危机。安塞新农民画应继续保持进步的步伐,创建与其他地区民间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既有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汲取符合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优秀因子,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与传承的农民画画乡,延续民间艺术形态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2]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安塞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安塞剪纸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3]乔晓光.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绘画艺术
浅析齐白石绘画艺术风格
浅析甘孜县东谷寺唐卡文化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天长天官画的俗信主题与文化阐释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后工业时代绘画艺术的身份嬗变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诗中有画:顾城诗歌的绘画艺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