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

2016-11-10李欣莲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悲剧意识绘画艺术

李欣莲

摘要:张爱玲出生于名门官宦世家,但是她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童年的缺失经验成为她强大的创作动力和丰富的创作资源。童年经验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浓厚的悲剧意识;二、鲜明的女性自省意识;三、突出的绘画艺术效果。

关键词:悲剧意识;自省意识;绘画艺术

张爱玲出生于名门官宦世家,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清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志沂曾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母亲黄素琼是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张爱玲虽然出身于显赫家族,但她的童年生活却是不幸的,父母感情不合,经常争吵,父母离婚之后,又要承受继母的虐待。儿时的张爱玲几乎没有感受过父母的宠爱和关心,她的童年是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的。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他就会“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在遭受抛弃、遭受拒绝、举目无亲、浪迹人间的痛苦。”[1]张爱玲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但是,童年的缺失经验却成为她强大的创作动力和丰富的创作资源。童年经验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浓厚的悲剧意识

张爱玲出身豪门,家世显赫。但1920年出身的张爱玲却生不逢时,她更多感受到的是家族的没落和面对家族衰败时的惊恐、无奈、悲伤的情绪。小时候,在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 [2]童年记忆中的感伤成为她挥之不去的梦魇,也为她的创作奠定了情感基调。

张爱玲在文学创作中擅长于表现败落的旧式家族和残缺的人性。“苍凉”是张爱玲作品中出现得较多的词汇,也是她作品中呈现得最突出的氛围。《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结局看似完美,当他们新的生活刚刚拉开序幕,凄凉的胡琴声响了起来“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3]《金锁记》中长安无奈地离开自己喜欢的学校“来了半年,又无缘无故悄悄地走了。走得干净,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4]张爱玲对人的生存环境有着深刻的悲剧性体验,她作品中的世界是荒凉、悲哀的,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数是孤独、无奈的。他们在人生的路途中奋力挣扎,承受痛苦和绝望。张爱玲的创作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悲剧意味和悲剧色彩。在《茉莉香片》中对聂传庆家有一段描写:“他家是一座大宅。他们初从上海搬来的时候,满院子的花木.没两三年的功夫,枯的枯,死的死,砍掉的砍掉,太阳光晒着,满眼的荒凉。”[5]曾经的辉煌被眼前的衰败景象所掩盖,在张爱玲笔下,《倾城之恋》中的白公馆、《金锁记》中的姜公馆、《留情》中的杨家、《创世纪》中的匡家都呈现出封建大家庭盛极而衰败的没落景象,在这荒凉沉落的世界中,出现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曹七巧、葛薇龙、郑川嫦、紫薇、白流苏、顾曼祯等,他们在荒凉的世界中度过无奈的人生,尽管他们苦苦挣扎,仍然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倾城之恋》中范柳原所说:“生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 [6]

二、鲜明的女性自省意识

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张爱玲从小就生活在封建大家庭环境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张爱玲的家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负责照看张爱玲弟弟的女佣张干要比照看她的女佣何干地位高出很多,而何干也因为自己照看的是个女孩子而觉得低人一等,凡事都要让着张干。在《私语》中张爱玲就说: “张干使我很早地想到男女平等的问题,我要锐意图强,务必要胜过我弟弟。”[7]另外,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也对她女性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黄素琼敢于出国留学,敢于向丈夫提出离婚,是一位大胆追求自由理想的新女性。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张爱玲在表现女性生命体验的过程中更注重揭示女性身上存在的“劣根性”,讽刺她们的自私、冷酷、无情,对存在于广大女性身上的弱点进行批判和反思,提醒广大女性,追寻女性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出鲜明的女性自省意识。《半生缘》中的曼璐为了达到拴住丈夫使自己一生有所依靠的目的,竟然协助丈夫强奸了妹妹曼桢,干出伤天害理之事,毁了曼桢一生的幸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无爱的婚姻中消蚀了自己的青春,为了报复和满足私欲,她以母亲“保护”儿女为借口,对每一个闯入儿女生活中的人都充满敌意,残忍地用子女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自己的不幸。在《花凋》中,因为怕暴露自己存有私房钱,川娥的母亲宁可耽误女儿的病情也不肯出钱为她求医,导致女儿过早离开人世。《半生缘》中曼桢的母亲由于私心和胆怯,竟然默许曼璐的丈夫蹂躏、幽闭自己的女儿曼桢,当曼桢的男朋友来寻找曼桢时她还隐瞒实情,充当曼璐夫妇的帮凶。张爱玲无情地揭示女性的自私、无情和堕落,颠覆了传统母亲慈爱和圣洁的形象,她在作品中对存在于广大女性身上的“劣根性”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表现出鲜明的女性自省意识。

三、突出的绘画艺术效果

受到母亲的影响,张爱玲从三岁就开始学习绘画,八岁时尝试写一篇小说《快乐村》,还给小说画了几幅插图,九岁时还在犹豫着不知道是当个画家还是钢琴家。“有一个时期我想学画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 [8]她从小擅长画画,精于色彩之道,她的小说集《传奇》中,也有她亲自创作的插图。散文《忘不了的画》与《谈画》就是以画为主题,对印象派绘画进行了评点。正是由于张爱玲从小就具有很高的绘画天赋与绘画能力,所以在她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突出的绘画艺术效果。

张爱玲在创作中擅长于用颜色描绘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心理与心境。在《花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久病的川嫦憔悴的模样:“她的脸像骨架子上绷着白缎子,眼睛就是缎子上落了灯花,烧成两只炎炎的大洞。”[9]当她看到男友的新恋人余美增,川嫦既伤心又嫉妒,觉得余美增长相平平,但是又羡慕她的健康与活力:“她脱了大衣,隆冬天气,她里面只穿了一件光胳膊的绸夹袍,红黄紫绿,周身都是烂醉的颜色。川嫦虽然许久没出门,猜着一定是最近流行的衣料。穿得那么单薄,余美增没有一点寒缩的神气。她很胖,可是胖得曲折紧张。” [10]这两个女人,一个胖一个瘦,一个病弱一个健康,通过鲜明的对比,川嫦的内心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张爱玲采用绘画手法描写人物的情感和内心心理,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张爱玲通过一段艳丽的色彩描写来表现葛薇龙对未来的担忧与恐惧:“但是海湾里有这么一个地方,有的是密密层层的耀眼的货品——蓝瓷双耳小花瓶;一卷一卷的葱绿堆金丝绒;玻璃纸袋,装着`吧岛虾片;琥珀色的热带产的榴莲糕;拖着大红穗子的佛珠,鹅黄的香袋;乌银小十字架;宝塔顶的大凉帽;然而在这灯与人与货之外,有那凄清的天与海——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她的未来,也是如此——不能想,想起来只有无边的恐怖。她没有天长地久的计划。只有在这眼前的琐碎的小东西里,她的畏惧不安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11]张爱玲具有一个绘画者对色彩的敏感而又准确的感受,她用文字描绘五彩世界,用色彩渲染人物内心情感,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征服广大读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

张爱玲以她特有的人生感悟感慨人世的悲凉和沧桑,以鲜明的女性自省意识揭示女性的无情和自私,以绘画者的手法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她用手中的笔呈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也撰写了自己人生的传奇。

参考文献:

[1]马斯洛(美).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50.

[2][7][8]张爱玲.张爱玲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108.103.108.

[3][4][5][6][9][10][11]张爱玲.张爱玲经典作品集[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138.161.301.126.197.199.42.

猜你喜欢

悲剧意识绘画艺术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后工业时代绘画艺术的身份嬗变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山海经》中的悲剧形象
从悲剧前知识浅析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
生命的映像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