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M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2021-08-02何燕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1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小学

何燕玲

【摘要】各中小学逐渐开展并形成STEM课程,对STEM课程的设计研究相对较多,但对学生缺少了完整的STEM课程评价体系。因此,本文以一年级STEM科学课程为例,设计出贯穿整个STEM课程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参与STEM课程后的STEM各方面能力提升直观体现,有助于完善STEM的课程评价体系,使STEM课程的后续研究及修改更具明确方向。

【关键词】小学;STEM课程;评价体系

一、基于STEM的一年级科学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评价指标

教育部2017年出版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STEM课程的评价指标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STEM课程综合四门学科,范围更广,因此,所设定的评价指标均有三个维度,分别是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细化了具体的评价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与一年级学生的科学课程开展,设定了具体的STEM能力评价指标。

(二)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评价有助于对学生评价更加全面,提高学生评价的准确度。因此,本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STEM课程开展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

(三)评价内容

1.STEM知识评价

根据STEM课程设计内容及其目标,考察学生通过本节STEM课程所达到的知识能力,以及一年级学生对文字认识的程度及理解能力,使一年级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知识评价环节。

一年级STEM课程《保护红宝石行动》知识评价

该设计以考核一年级学生通过本次STEM课程后的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抽取的一年级班级进行STEM课程教学及知识评价问卷调查,分别以考察学生对项目对象的特征掌握程度、学生对项目设计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项目设计环节的掌握程度三大方面,从而发现学生基本能掌握项目对象的特征及设计要求。通过本次知识评价问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对后续的STEM知识要求调整提供明确方向。

2.STEM能力评价

根据所指定的STEM能力评价指标,从学生的项目能力、合作能力及表达能力进行评价,最后统计分数作为学生的能力评价体现。

一年级STEM课程《保护红宝石行动》能力评价

一年级STEM课程学生课堂观察表

说明:表格中每一项分值为3分,每一位学生的总分是15分,另设加分项:创造力(3分)。

组内分工,组内合作,展示交流内容分别是考察学生的STEM项目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三项能力都是STEM能力的基础内容,而创新能力是STEM能力的提升,因此设置为加分项。

以1-4小组为单位,教师通过以上的能力评价表对小组各成员的能力表现作具体细致评价。从分值形式进行评价,有助于最后分值统计,并且可以通过小组每节课程的分值对比,了解到小组的STEM能力水平提升情况。

3.STEM态度评价

一年级STEM课程《保护红宝石行动》态度评价

根据STEM课程设计内容及其目标,分别考察学生参与课程环节的兴趣程度、课程参与度和积极性、合作态度,以及通过本节STEM课程考察学生对STEM态度体现,以问卷的调查形式开展,整理数据,分析对比。

二、基于STEM的一年级科学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及效果

(一)以一年级STEM科学课程《保护红宝石行动》为例的评价实施过程

《保护红宝石行动》是以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内容为蓝本,本文以该课程为例,呈现系统的评价实施过程。

STEM评价环节

根据STEM课程的教学过程,借助表格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将STEM评价内容贯穿到整个STEM课程中,有助于STEM评价的实时反应,提高STEM评价的效度与信度。

(二)以一年级STEM科学课程《保护红宝石行动》为例的评价效果

对于STEM课程的评价问卷及表格,教师课后要及时整理并统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可准确了解到学生对STEM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及时反映STEM课程的问题,有利于课程后续的二次修改。

一年级STEM课程《保护红宝石行动》态度评价数据

从抽取的50位学生通过《保护红宝石行动》态度评价数据分析如下:

从以上数据及表格分析,可见细致具体的评价体系能够充分体现学生通过本节STEM课程的知识生成及能力提升,直观反映出STEM课程的问题,有利于STEM课程的重建和二次修改。

三、结论

(一)STEM评价落到细处有助于反映学生STEM能力培养的有关问题

由上文内容可见,以一年级《保护红宝石行动》的评价为例,落到细处的评价可以反映出STEM课程设计目标是否达标的问题、具体哪个STEM环节出现问题;能够即时反映STEM课程的设计问题和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的具体问题,给予明确的指向性与后续发展方向。

(二)多样式的STEM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助于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对比

在上文所展示的评价方式为例,考察不同方向的能力需要借助不同的评价方式,如,知识能力方面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是非观;较为主观的态度评价可以通过非单选的问卷调查或评分方式进行,有利于将主观的评价内容转化为直观的数据,有助于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对比。

(三)STEM评价贯穿整个STEM课程有利于完善STEM课程的构建

以往的STEM课程评价往往在课程最后阶段对学生的项目设计作品进行评价,欠缺完整性且单独独立出一个评价环节,从而会导致花费时间过多。将STEM评价贯穿整个STEM课程,有利于评价的完整性,使得课程有序地开展与评价相结合两不误。

参考文献:

[1]王玉峰.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创客教育多元评价系统研究[D].宁夏大学,2018.

[2]董陈琦岚.基于STEM项目学习的学生能力评价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

[3]朱新卓.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及其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5(5):78-85.

[4]李露.基于项目学习的STEM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张芮.我国STEM教育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6]邓阳.科学论证及其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7]夏珂.中小学理科教師STEM教学实施与评价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刘  勇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小学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