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升级及转型策略研究

2021-08-01栗树森李晓宇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智化黑龙江省升级

杨 雪,栗树森 ,李晓宇

(1.绥化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2.国网绥化供电公司,黑龙江 绥化 152000)

制造业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主要发力点,制造业发展强劲有力自然推动着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发展则龙江发展[1]。把制造业摆在强省战略的首要位置,要将制造业高创新、低能耗、多维度发展作为建设龙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推进任务,有利于加快推进黑龙江制造业工业化进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五个安全”,协同制造业和农业两条腿前进,促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1.研究背景

关于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政策支持方面,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省政府陆续推出了《黑龙江省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建议,全力引导、助力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向数智化、低碳化、海外化发展[2]。2019年印发《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将数智生产定位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这以后又进一步推出《“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倡导制造业企业将生产过程进行数智化升级改造,将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生产过程相融合,积极推动制造业登录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其他地区技术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实现云联动,寻求平台赋能,建设一批自动化生产线、数智化车间和云端创造等,以实现装备产业智能化转型。关于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实情方面,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按品类划分进行比较会得到:矿产业下降0.6%,制造业增长6.7%,能源产业如油、电、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从行业角度观察得出:装备制造业增长11.0%,食品加工及深加工增长8.7%,是全省制造业的绝对支撑力量。高新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高10.2%,快于全省平均值7%。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经营收入较上年增长4.6%,但总利润下降21.8%。说明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存在瓶颈问题,制造业发展水平不高。黑龙江省主要制造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见表1。

表1 201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长期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黑龙江省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制造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基于此,从政府部门开始,行政管理需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把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最大化地还给企业决策,鼓励企业创新投入,积极转型。国有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将自身发展融入市场经济,要服从市场,让市场评价。创新需要高级人才,没有人则没有创新。在人才管理上,需要迫切完善留人、引人、用人机制,使人才全身心投入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要真正积极带动企业创新升级发展,必要时可以一企一策,精准管理,要赋能企业,让企业提高内部创新转型升级驱动力。在技术支持上,在加大本土研发的同时,利用工业互联网发展浪潮,积极利用平台创新溢出,既解决黑龙江省创新能力不足又降低创新成本。

2.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制造业规模偏低。产业结构趋于低端的特点较明显,国有参控股企业规模小,占比低、产业结构低端问题突出。截至2019,省政府国资委监管的企业中没有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表2显示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数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大中型制造业数量近五年数量缩减,微型制造业数量上升,造成黑龙江省制造业面临小而散的局面,与其他地区或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见表2)。二是黑龙江省制造业基础配套能力较弱。尽管黑龙江省具备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条,但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它在生产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品牌、外观设计和产品流通等方面并没有优势,创新能力与行业最高水平之间仍有相当差距。黑龙江省虽然早已建立了制造业产业园区,遍布省内重要工业城市。但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管理水平相较国内同行业产业园区还有一定差距,大型制造企业自身的信息化运作、互联网管理、云制造、百分百登录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没有完全实现,这些因素均阻碍制造业数智化发展的推进。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黑龙江省制造业企业在参与国际生产供应链垂直分工时,主要参与供应链末端的低端价值增值环节,几乎所有企业都是靠产品性价比维持其竞争优势,导致产业长期面临需求不稳定、利润微薄、靠销售量维持生计,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极弱。因此,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扭转当前局面,首要任务是实现全产业向集约化和高附加值发展,尽快进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3]。当前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原创性技术不多,专利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四是综合型人才稀缺。实现数智化制造业创新转型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需要配套的高端技术型人才。而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综合性、高技术性人才短缺甚至流失问题非常严重。针对数智型生产模式迫切需要可以实现人机共产、智能操作、技术创新的产业工人,但具备这种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企业引进能力有限,用人方式不合理,传统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当代思想行动更为活跃的年轻人。企业用人青黄不接,而人才流失问题更加严重。受宏观因素影响,南方企业也纷纷到东北聘请技术人才,而本省企业留人能力有限,导致中青年骨干大批量出走。这是企业数智化转型产生的最大障碍。

表2 2015-2019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数量

3.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策略

一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产成品创新性不强,几乎没有自主定价权,只能追随市场价格,而黑龙江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无形中增加了流通成本。因此无论是在价值链利益分配还是在单品生产升本上均处于被动位置,只有通过产品创新和升级、延伸产业链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才能有机会收割价值链中更高层次的利润。要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产基础,提升制造业竞争实力,也要多维度多途径的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实现制造业竞争力升级的跨越,由“推式”动力向“拉式”发展动力演变[4]。应深刻认识到研发是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黑龙江省制造业突围的唯一途径,不断提高企业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精准扶持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及创新的长效机制,并继续丰富各种高端设备产品。二是建立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大力倡导建设和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黑龙江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宝贵机遇。工业互联网平台会从信息、技术、市场、渠道等方面全方面向制造企业赋能,相对于传统的找、买、等这些形式,平台赋予的资源更具活力、内容更充实且成本极低,要积极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争取省内制造业供应链全线上云。制造业上云也意味着生产过程全程可管控、可追溯,这对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也起到关键作用。对各生产环节的管控也降低了企业违规生产的可能、提高企业违规生产的成本,对于净化行业生产环境,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推进智能化制造。推进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技术与生产全过程的高度融合,改造原有生产线为智能化生产线,建立人机云互动的数智化车间,将进行生产过程智能化升级。在关键工序上推进智能化改造,如在生产过程中加大感应终端的配置、实现监控信息化,既提高监控效率也降低工作误差。数智化生产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的作用,要做到人与设备良好共存的生产系统,以提高数据采集准确率、信息传送高效率、智能分析、决策反馈精准率。要提高生产系统自主协调、自我纠正的能力,有速度有质量的加快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四是释放高校作用,解决高端人才短缺问题。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工科高等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人才培养摇篮,充分深入校企合作,敞开校门,让企业培养人才,让人才留在企业。既弥补了高校课堂教育不能紧密衔接实践的缺口,也能为企业的人才问题提供强有力的解决途径。而从黑龙江省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高等教育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并没有理论上那么大,本科教育偏理论,而研究生教育又高尖端,造成用人需求空白。所以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结构,培养符合黑龙江制造业发展现状的人才,来配合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于产业来讲,人才是推动创新的关键要素,而高校是最直接输送人才的场所,要结合管理实践和专业特色构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可以推广已有的企业班或企业培养团队,实现精准人才供给,从而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用人要求。

猜你喜欢

智化黑龙江省升级
电子证照重构山西道路数智化体系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沙冒智化的诗
沙冒智化的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