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护能力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1-07-30张艳艳权少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主治医生因性骨髓瘤

张艳艳 权少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河南洛阳47100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由于骨髓内的肿瘤性浆细胞增生、侵犯骨组织引发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多发性溶血症状,多数患者需承受骨痛带来的痛苦,极易引起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MM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该人群自护能力较差,长期治疗容易导致癌因性疲乏,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加重病情。临床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且多集中关注患者院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对院外干预较少。延续护理是在院内护理基础上的延续,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学科合作下的持续护理在团队内部通过不同的专业人士发挥针对性作用,给予用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负性情绪的专业指导,丰富了延续护理的内容[2]。基于此,本研究就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护能力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23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7例与观察组118例。对照组男94例,女23例;年龄50~70岁,平均(61.38±2.19)岁;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Ⅰ期49例,Ⅱ期43例,Ⅲ期25例。观察组男95例,女23例;年龄50~69岁,平均(61.35±2.23)岁;ISS分期:Ⅰ期48例,Ⅱ期42例,Ⅲ期28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可配合完成研究;沟通交流无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其他重要器官损害;合并严重感染;伴有精神疾病;伴有肿瘤转移。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实行常规延续护理。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专科医生和社区护理人员每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合理用药、营养指导和故障排除。

1.3.2 观察组 实行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1)成立多学科协同干预的延续护理团队,团队由主治医生、药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责任护士、专科护士组成,小组成员的临床工作经验均较丰富,团队定期接受系统的技能培训。(2)团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出院后延续护理,并于出院前再次评估。(3)责任护士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每2天1次,掌握患者服药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告知主治医生与药师,由主治医生与药师共同根据患者情况予以评估,若患者出现异常,如疼痛加重,嘱其随时来院复查。于随访1个月后改为1次/周;通过微信等方式推送相关视频、图片资料,进行疾病科普。责任护士每周与患者沟通1次,给予鼓励和支持,改变其错误的认知,纠正不良行为、情绪及用药、自我护理方面存在的错误。责任护士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饮食及心理状况并予以记录,并由营养师及心理师分别予以干预,及时制定相关的饮食食谱及心理指导,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合理搭配膳食,每周1次。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每周1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改善措施,并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实施。

1.4 观察指标 (1)于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采用自制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估两组自护能力,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自护能力越强。该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10,信效度较好。(2)于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RPFS)[3],分别从疲乏行为及程度、情感、认知及情绪、感觉4个维度22个条目进行评价,疲乏行为及程度6个条目,情感5个条目,认知及情绪6个条目,感觉5个条目,每个条目0~10分,得分越高癌因性疲乏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118 117 17.254 6.244<0.001<0.001 t P护理前 护理后 t P 67.64±6.95 67.71±6.89 0.078 0.938 80.53±4.19 72.85±5.64 11.856<0.001

2.2 两组RPF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RP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RPFS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RPF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RPF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疲乏行为及程度 情感 认知及情绪 感觉护理前观察组对照组118 117 t P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118 117 t P 25.43±4.19 25.37±4.21 0.110 0.913 13.47±2.52*20.08±3.63*16.226<0.001 26.35±5.08 26.31±5.15 0.060 0.952 14.05±2.62*22.41±3.84*19.509<0.001 20.42±4.28 20.51±4.17 0.163 0.871 12.03±2.72*17.41±3.54*13.070<0.001 24.29±5.11 24.21±5.22 0.119 0.906 16.11±3.48*20.62±4.29*8.854<0.001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症状较复杂多样,且病情变化较快,临床护理有一定的难度。多数患者缺乏自我护理知识,存在自我认知、心理调适、主动行为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导致患者出院后无法有效实行自我护理,易致病情恶化,威胁其生命[4]。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2个月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升高,RPF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可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是患者的主观疲劳感,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异常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精力不足,具有非普遍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药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护士等组成,责任护士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服药、并发症等情况,增加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更好地进行自我护理,促进疾病康复;主治医生与药师共同评估患者情况,可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心理治疗师针对患者心理因素给予心理支持,可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及认知,减少患者的不良行为及情绪;营养师负责制定合理的膳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免疫力[5~6]。通过主治医生、药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等基于患者癌症相关性疲劳在护理中各自发挥针对性的作用,给予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以及负性情绪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解答患者用药、饮食、心理等方面的疑问,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护能力,进而改善其癌因性疲乏[7~8]。综上所述,MM患者接受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可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癌因性疲乏。

猜你喜欢

主治医生因性骨髓瘤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没有答案的生命选择题
判断
那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