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VEGF、Ang-2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1-07-30王丽君查陆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补阳通络缺血性

王丽君 查陆军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武汉430079)

脑卒中是因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导致的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预后效果差,若不及时干预,将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近年来,中医学在脑卒中的治疗中表现出独特优势。中医学认为气虚血瘀是脑卒中的主要病机,应以活血通络、补阳益气为基本治法[3~4]。补阳还五汤源于《医林改错》,在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治中应用,能够补气活血、通络,有助于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2~73岁,平均(62.61±2.8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43 h,平均(26.87±6.93)h;病变部位:基底节区27例,脑叶12例,脑干4例;基础性疾病:高血压34例,冠心病22例,糖尿病2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1~74岁,平均(63.02±2.1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44 h,平均(27.11±6.07)h;病变部位:基底节区28例,脑叶10例,脑干5例;基础性疾病:高血压35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2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5]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经头颅CT及MRI检查可见明显的卒中病灶,局部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语言障碍等。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6]中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表现为言语謇涩,神志昏蒙,口舌歪斜,偏瘫;头晕目眩,共济失调,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少气懒言;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脉细涩。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首次发病;病历资料完整;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脑部手术史;对研究药物过敏;依从性差,无法按时服药。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J20150080)口服,20 mg/次,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056410)口服,75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0130339)口服,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方:赤芍5 g,红花5 g,川芎5 g,地龙5 g,桃仁5 g,当归尾6 g,生黄芪120 g。用水煎煮取汁400 ml,每次200 ml,早晚服用。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

1.5 观察指标(1)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各症状及体征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幅度>90%;显效,各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NIHSS评分下降50%~89%;有效,各症状及体征好转,NIHSS评分下降30%~49%;无效,各症状及体征无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将血液标本置于离心机内,以3 500 r/min速度、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后留取上层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Ang-2水平;另采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满分42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差;评分越低,表明恢复越好。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VEGF、Ang-2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VEGF、Ang-2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Ang-2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VEGF、Ang-2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VEGF、Ang-2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s)

NIHSS(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VEGF(ng/L)治疗前 治疗后Ang-2(ng/L)治疗前 治疗后43 43 t P 273.49±22.34 275.01±22.12 0.317 0.752 369.75±19.23 332.51±19.47 8.924 0.000 23.45±4.69 24.01±4.13 0.588 0.558 37.58±4.67 31.46±4.82 5.980 0.000 25.30±3.06 25.32±3.14 0.030 0.976 11.41±2.12 14.48±2.36 6.346 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病机为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常见。中医学认为气血足则血易行,活血则可通脉消瘀。故该病中医治疗以活血益气、补气通络、祛瘀为基本治法[7]。

西医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施以对症治疗,虽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但无法从根本解决病机,加之患者需长时间服药,易影响治疗依从性。本研究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之效,组方中赤芍、红花、川芎、地龙、桃仁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当归尾活血通络;生黄芪补中益气[8]。VEGF为肝素特异性结合生长因子,在诱导体内血管新生中意义重大。医学研究显示[9],脑卒中在发作时可诱导体内VEGF表达,刺激脑血管的生成。补阳还五汤组方中川芎可有效改善脑血管痉挛,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同时可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达到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的目的,并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Ang-2与脑部新生血管间存在密切联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损伤的造血功能恢复,从而促进Ang-2分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10]。观察组治疗后VEGF、Ang-2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较低于对照组,提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患者,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VEGF、Ang-2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补阳通络缺血性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