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腭部外周型成釉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2021-07-29胡永赵大勇马三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肿物上皮牙龈

胡永 赵大勇 马三成

215028苏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

成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多发生在颌骨内,少数发生在牙龈或口腔黏膜,称为骨外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peripheral ameloblastoma,PA),约占所有成釉细胞瘤的1.3%~10%[1]。PA多发生于下颌舌侧牙龈[2],腭部罕见。报道1例腭部外周型成釉细胞瘤,并复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55岁,因“右腭部肿物半年伴肿痛2 d”就诊,口腔检查:硬腭后份中线偏右见一界不清肿物,约1.2 cm×1.0 cm,质中软,固定,表面黏膜部分破溃(图1)。腭部CT未见明确腭部骨破坏 (图 1)。初步诊断:腭部肿物伴感染。于局麻下行腭部肿物切除活检,病理诊断:腭部外周型成釉细胞瘤可能性大,切缘见肿瘤细胞 (图2)。病理切片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会诊意见:腭部上皮样细胞呈巢团状生长,成釉细胞瘤可能性大。依据切除活检病理诊断及病理会诊意见,于全身麻醉下行腭部肿物扩大切除及邻近组织瓣转移修复 (图3);术后愈合良好,随访2年无复发 (图3)。术后病理诊断:腭部外周型成釉细胞瘤 (图 4)。

图1 病灶影像

图3 治疗及随访

图4 术后病理(HE染色)

2 讨 论

成釉细胞瘤占牙源性肿瘤60%以上,形态多样,WHO新分类根据其临床病理行为分为4类:实性或多囊型、骨外或外周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单囊型[3]。大多数成釉细胞瘤发生于颌骨内,少数发生于牙龈或牙槽黏膜,称为骨外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1]。1906年美国学者Bloodgood首次描述了PA[4],临床少见。

PA病因不清,可能来源是异位的牙板上皮(包括成釉器、Malassez上皮剩余、Serres上皮剩余、缩余釉上皮及牙源性囊肿衬里上皮)、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层中的多能细胞、或来自小唾液腺的多能细胞[1]。如果肿瘤与表面口腔黏膜上皮相连,肿瘤多来自口腔黏膜上皮,而完全位于结缔组织中的病变最可能来自Serres上皮剩余[5]。本病例组织学显示肿瘤未与口腔黏膜上皮连接,提示其可能来源于牙板上皮剩余或腭部唾液腺的多能细胞。

PA男性多于女性[6];平均发病年龄 50岁[7]。多发生于下颌舌侧牙龈或上颌后牙区牙龈,下颌多于上颌,偶发于颊、口底等黏膜下[5]。国内学者报道单中心25例PA均位于牙龈内[6];国外学者报道160例PA中仅5例位于牙龈外,其中4例位于颊粘膜、1例位于口底黏膜[7]。发生于腭部的PA极为罕见,文献仅报道数例:Siar等[5]报道1例32岁女性腭部不典型外周型成釉细胞瘤;Smullin等[8]报道1例44岁女性硬腭部外周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Parikh等[1]报道了1例35岁女性硬腭部外周型角化成釉细胞瘤;Upadhyaya等[2]报道1例92岁女性腭部外周型成釉细胞瘤;吴平安等[9]报道1例41岁女性腭部软组织内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本病例为55岁女性腭部外周型成釉细胞瘤,但组织学结构不典型。

PA临床少见,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与牙龈瘤、纤维瘤、口腔溃疡、化脓性肉芽肿、巨细胞肉芽肿、小涎腺肿瘤、淋巴瘤、口内基底细胞癌等软组织肿瘤极为相似,临床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病理检验[2,6,10]。本病例初步诊断为腭部肿物伴感染,经病理检验方确诊。术前CT或MRI有助于判断有无颌骨破坏[6]。临床上对于牙龈或口腔黏膜内缓慢增大、无痛、表面黏膜无破溃的肿物,且CT或MRI示肿物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应考虑到PA可能,建议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或活组织检查。对于有浸润、表面溃疡或复发的PA,应行Ber-EP4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排除口内基底细胞癌[2]。

PA易被早期发现,且病变部位的牙龈、骨膜及皮质骨可抵御肿瘤的浸润,手术切除后预后。对于较小病灶,建议1~2 mm安全缘的骨膜外切除;对于较大病变,术前鉴别诊断考虑恶性病变时应进行肿物活检,如果在手术发现杯状或碟形骨吸收,则切除部分骨[6]。PA有晚期复发或恶变的可能[10],需密切随访。

猜你喜欢

肿物上皮牙龈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给牙龈按摩防萎缩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
“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牙龈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