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2021-07-29梁香娜李双智黄秋晨黎泰顺鲁金荣方文君覃秋桦

食用菌 2021年4期
关键词:种数牛肝菌真菌

梁香娜 张 颖* 李双智 黄秋晨 黎泰顺 鲁金荣 方文君 覃秋桦

(1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33;2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33)

大型真菌是能形成肉眼可见子实体的一类真菌[1],包括大型子囊菌、大型担子菌和地衣型真菌等类群,大多生长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较多的区域,也有相当多的种类生长于活立木、倒木和腐木上。据报道,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大型真菌4250种,隶属于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中的21目[2]。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重要类群,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菌物中较有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西南部的新平县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但目前对其林下大型真菌资源种类、蕴藏量和应用现状未见系统性报道。因此,笔者对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种类、分布、利用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该地区真菌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新平县位于云南省玉溪市西南部,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地形以山地为主,林地面积为25.53万hm2,占全县面积的55.8%。新平县森林覆盖率达64.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处为哀牢山主峰大磨岩峰,海拔3 165.9 m,最低处为漠沙镇南蒿村,海拔422 m,落差达2 743.9 m,主要气候类型为河谷高温区、半山温暖区、高山寒温区,年最高温度为32.8℃,年最低温度为1.3℃,年平均温度为18.1℃,年降水量为869 mm,年总日照数为2 838.7 h。新平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有高等植物219科762属1 402种,兽类75种,禽类153种,两栖爬行类45种,昆虫类130余种[3]。该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良的地理条件和水热条件为生物生长、繁殖创造了天然优势,为大型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1 标本采集方法

2020年7—8月笔者在玉溪市新平县2个街道和9个乡镇(桂山街道、古城街道、扬武镇、漠沙镇、戛洒镇、水塘镇、新化乡、老厂乡、建兴乡、平掌乡、者竜乡)采用随机路线、踏查、访谈和市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4],调查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种类。采用拍照、文字记录等手段,记载大型真菌的地理信息、生态环境信息、自然生长状态等。1)用相机拍摄大型真菌子实体的生境及形态特征等;2)记录采集地、生境、生态、基物等情况;3)对新鲜标本进行详细的描述性记录,包括子实体大小、色泽、子实体各结构形态与特征(子实体及菌盖的形态、菌盖表面特征、菌盖上的鳞片形态、菌褶或菌管的着生方式、菌柄的形状及表面特征、菌环和菌托的形态特征)、气味和质地等。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编号,干燥后(干燥温度35~40℃[5])储存于西南林业大学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真菌研究室。

2.2 微观结构特征观察

将野外采集到的标本带回到实验室后观察子实体微观结构,记录其菌丝、担子、孢子、囊状体形态特征,借助相关试剂鉴定相关性状,如利用梅氏试剂检测孢子是否为淀粉质,使用棉蓝试剂检测孢子是否嗜蓝及观察嗜蓝孢子表面[6]。

2.3 菌种初步鉴定

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据记录的标本形态信息、照片,观察到的微观结构特征,将其与真菌资源工具书和相关的文献[5-15]进行比对,初步鉴定出真菌物种。

2.4 地理成分分析

查阅现有文献[4,16-27]得到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地理成分分布类型。

2.5 大型真菌资源利用分析

通过走访市场和查阅文献[6,10,28]对当地林下大型真菌资源利用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型真菌组成与数量

经初步调查鉴定,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有157种,隶属于2门、15目、42科、72属,种类组成见表1。

表1 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种类

(续表1)

3.2 优势科、属分析

某一区系菌物中含属、种数量最多的科、属称为优势科、属[29],构成相应区系种类的主体。通过对优势科、属的分析,了解区系性质和多样性丰富程度。

(1)优势科(≥5种)

由表1可知,新平县有20个科均仅含1种大型真菌,约占总科数的47.6%,种数约占总种数的12.7%;有14个科均含2~4种大型真菌,约占总科数的33.3%,约占总种数的21.0%。大型真菌≥5个种的有8个科,合计104种,约占总种数的66.2%,其中牛肝菌科Boletaceae有33种,约占总种数的21.0%,为优势科,其次为红菇科Russulaceae,有30种,约占总种数的19.1%(表2)。

表2 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优势科(≥5种)

(2)优势属(≥5种)

由表1可知,有43个属均仅含1种大型真菌,占总属数的59.7%,23个属均有2~4种大型真菌,占总属数的31.9%。6个属≥5个种,合计数62种,约占总属数的8.3%,占大型真菌总种数39.5%,其中红菇属Russula有24种,约占大型真菌总种数的15.3%,为此区域的优势属,其次为牛肝菌属Boletus,有13种,约占总种数的8.3%(表3)。

表3 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优势属(≥5种)

3.3 大型真菌地理成分分析

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大一部分大型真菌物种的地理成分尚未明确,所以地理成分的分析只建立在可查询且无争议属的基础上。此外,由于物种多样性的不完全性,科水平的物种分类地位不清晰,因此,仅对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可查询到的60个属进行属水平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1)世界广布属 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而没有特殊分布中心的属。

在新平县有轮层炭角菌属、炭角菌属、蘑菇属、环柄菇属、鬼伞属、马勃属、鹅膏属、蜡蘑属、靴耳属、小皮伞属、小菇属、裸脚伞属、微皮伞属、干蘑属、拟鬼伞属、裂褶菌属、杯伞属、香蘑属、口蘑属、牛肝菌属、褶孔牛肝菌属、粉末牛肝菌属、松塔牛肝菌属、绒盖牛肝菌属、桩菇属、硬皮马勃属、小塔氏菌属、枝瑚菌属、鬼笔属、木耳属、齿菌属、褐褶菌属、集毛孔菌属、拟层孔菌属、多孔菌属、密孔菌属、栓孔菌属、干酪菌属、红菇属、革菌属、银耳属共41个属。

(2)北温带分布属 指分布于北半球(欧亚大陆及北美)温带地区,个别可达南温带,但是分布中心仍在北温带的属。

新平县有丝膜菌属、牛舌菌属、丝盖伞属、裸伞属、疣柄牛肝菌属、粉孢牛肝菌属、乳牛肝菌属、耙齿菌属、地花孔菌属、乳菇属、坂氏齿菌属共11个属。

(3)亚热带分布属 指分布于且分布中心在亚热带的属。

新平县有桂花耳属。

(4)热带-亚热带分布属 指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热带或可达亚热带至温带,但分布中心仍在热带的属。

新平县有蚁巢伞属、小奥德蘑属、条孢牛肝菌属、附毛孔菌属、灵芝属、香菇属共6个属。

(6)东亚-北美洲间断分布属指在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的属。

新平县仅有耳匙菌属。

从以上分析看,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地理成分世界广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达52个属,约占总属数的72.2%。其地理成分主要以世界分布属为主,具有北温带分布特征,但仍具有一定比例的热带-亚热带成分,此现象由新平县河谷高温区、半山暖温区、高山寒温区三个复杂气候类型形成。

3.4 大型真菌资源利用分析

新平县以暖温性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林下一共采集到157种大型真菌标本,其中可食种类较多,以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种类为主,包括远东疣柄牛肝菌Leccinumextremiorientale、黑牛肝菌Bo⁃letusaereus、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多汁乳菇Lactarius volemus、真根蚁巢伞Termintomyceseurrhizus、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淡红枝瑚菌Ramaria hemirubella、红蜡蘑Laccaria lac⁃cata、香菇Lentinus edodes、小鸡油菌Cantharellusmi⁃nor、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等63种(表4)。

表4 新平县林下大型食用真菌

(续表4)

药用真菌共22种,包括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松生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gosum、小孢灵芝Ganoder⁃mamicrosporum、紫 芝Ganoderma sinense、猪 苓Polyporus umbellatus、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等(表5)。

毒真菌有23种,常见的有白橙盖鹅膏Amanita caesarea、白毒鹅膏Amanita verna、灰疣鹅膏Amanita griseoverrucosa、小毒蝇鹅膏Amanita melleiceps、皂味口蘑Tricholoma saponaceum、黄粉末牛肝菌Pul⁃veroboletus ravenelii、小毒红菇Russula fragilis、臭红菇Russula foetens等(表6)。

表5 新平县林下大型药用真菌

表6 新平县林下大型毒菌

4 小结与讨论

新平县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受气候多样性和海拔的共同影响,林下大型真菌分布主要为北温带分布特征,兼具热带、亚热带成分分布特征。

研究对云南省新平县的2个街道和9个乡镇林下野生大型真菌踏查,共采集标本193个并初步鉴定出大型真菌157种,隶属于2门、15目、42科、72属。该县大型真菌类型丰富,食用真菌最多,药用真菌次之,毒真菌较少。采食野生菌是云南人民的传统,新平县野生食用菌具有良好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新平县有不少毒真菌,应该继续大力科普宣传毒真菌种类,避免民众误食中毒。

本文为云南省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的初步调查结果,因物种个体差异、时令不同、调查时间短、环境(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调查数据还不完整,今后可加大调查力度,以完善调查数据。

注:感谢新平县林业和草原局对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调查工作给予高度的协助与支持!

猜你喜欢

种数牛肝菌真菌
牛肝菌菜谱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几种野生牛肝菌的红外光谱及其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千奇百怪的真菌
我国儿童读物量化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致命真菌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牛肝菌扒菜心
绝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