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齐哈尔市重大产业联盟建设与发展研究

2021-07-28何莉

理论观察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齐齐哈尔

何莉

关键词:齐齐哈尔;产业联盟;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1 — 0073 — 04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经济领域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国内外竞争力强的企业开始融进我国多个行业領域,而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在某些经济领域相对薄弱,呈现出部分中小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以及处于劣势地位的态势,这极大增加了当前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仍旧处于深度调整期,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后疫情时代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重大变革,"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更加严峻,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逆转。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内一些企业将面对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新一轮严重冲击和影响。新旧矛盾的困扰,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跳战,我国经济运行仍将面临较大压力。扭转经济压力的现状,产业联盟作为本世纪最受关注的组织形式,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企业所处困境的重要渠道之一。组建产业联盟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不仅在内部实现优势互补,分担投资风险与成本,还可以在降低投资经营风险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联盟互补实现共建、共创、共享,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齐齐哈尔市作为我国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推进产业联盟不仅是调动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杠杆,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这有助于从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和资源配置上联合全市重点产业和主导产业协同发展、联手合作、优势互补,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产业、跨领域的资源聚集,产业聚合,从而增强整个产业的向外辐射力度和向内的联盟强度,达到整个地区资源发挥和利用的最大化,使之提振齐齐哈尔市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达到工业强市、工业振兴的目的。

一、发展产业联盟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探索组建产学研用联盟。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也就是要把最强的力量积聚起来共同干,组成攻关的突击队、特种兵。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深刻阐明了组建产业联盟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现阶段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联盟,是实施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依托产业联盟这种组织形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组建联盟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有利于有效整合产业资源和产业禀赋,引导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就是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品牌流动的过程。产业联盟合作框架下,多是以龙头企业为发起者组建的,联盟的倡导者或联盟理事长单位多是在本行业、本领域、本地区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链长"企业,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拉动,能够推动产业聚焦、资源聚焦、服务聚焦,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

第三、有利于提升实体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无论什么形式的联盟其主体都是实体经济,创建的主旨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做大做强。通过联盟企业主体、科研组织、金融机构、人才技术等结构成员之间的“联”“合”“研”“创”“注”“帮”等形式,将极大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助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人才保障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四、有利于适应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首要的是畅通内循环,包括供需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城乡循环与各类要素循环。通过联盟成员的契约合作在国内供需循环方面,能够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并为国内产品销售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产业循环方面,能够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区域循环方面,能够促进各类要素在全国区域内市场流动;在城乡循环方面,能够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双向自由流动。

二、齐齐哈尔市重大产业联盟建设与发展情况

加强创新型产业联盟创建工作是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调动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全市重点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2016年,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抢抓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围绕市场有增长空间和供给侧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提出发展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现代畜牧、养老、旅游、冰雪体育(运动)、陶瓷、制药、现代服务12个重点产业。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日趋增强、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亟需将各产业相关联的企业缔结在一起,集合个方面要素,走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共享发展的路子。2018年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齐齐哈尔市创新型产业联盟创建指导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围绕全市12个大产业,创建产业联盟。截止目前,齐齐哈尔市共创建了包括高端重型装备、金属新材料、居家养老、扎龙沿线旅游开发、冰雪体育、秸秆、水稻、大豆等26个产业联盟。为了鼓励产业联盟的创建,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在联盟创立之初就给予联盟2.5万元的开办资金,同时,每年给予每个联盟1.5万元的资金支持。可以说,齐齐哈尔市一直在积极打造产业联盟战略计划,依托国家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立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工作原则,以企业为参与主体,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优势互补、联合创新"为手段,集成有关资源开展技术、工艺、产品创新等工作,严格制定技术标准,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加快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同时,根据产业类别、组建方式等不同,在相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其他组织机构,成立跨行业、开放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自2018年以来,各重点产业主办部门均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先后组建了产业创新联盟,部分联盟初步发挥了市场主体作用,在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延伸、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齐齐哈尔市重大产业联盟建设与发展得到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2020年以來,在原有基础上,加快推进“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的发展,实现域内产业、资源、要素的优势组合,力图从根本上探索各个产业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优势互补,把握整体发展进程和力度,这就为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这种联盟形态成为一种常态化,从而打破了各种经济发展壁垒和短板,优化了整个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为实现齐齐哈尔市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齐齐哈尔市产业联盟建设与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产业联盟建设在当前国内发展上具体有多年的实践做法和成功经验,但考量产业联盟建设成效,最关键点是如何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结构性的高度整合优势,促进产业联盟从生产制造、科技成果商业化转换、资金投入至回笼等多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从目前发展来看,齐齐哈尔市重大产业联盟建设与发展呈现出以下短板问题:

(一)联盟发展动力不足

一般来说,产业联盟是成员围绕共同发展需求自发组织起来的集团,然而部分联盟在组建初期,往往以依靠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为目标,联盟发展本身缺乏自主投入的动力机制和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成员之间尚未找到共同的利益点,难以组织实质性的合作创新,联盟合作机制得不到保障,联盟组织的活动偏少、质量不高,联盟往往沦为松散的交流平台,存在“协会化”“联谊化”趋势。

(二)成员水平差距大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联盟核心成员一方面由于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强大的人才队伍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对其他成员的知识扩散和技术输出较大;另一方面,联盟核心成员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组织成员共同制定联盟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未能提出产业发展需求和具有建设性的发展建议,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同时,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和能力的限制,有些方面难以达到核心成员对于合作创新的要求,阻碍了联盟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龙头企业参与联盟的积极性。联盟企业资源构成、知识结构及价值取向、文化底蕴等差异过大,使联盟尚未形成足够强大的合力,无形中造成了联盟冲突与凝聚力较低。

(三)合作方式单一

产业联盟中包括产、学、研、政等各方面,积极的合作相对复杂。由于教育系统和企业系统管理体制的不同,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在产业联盟合作中还存在壁垒。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大多是采用先进的单项或成套技术直接转移给企业的方式,企业过于注重自身的短期利益,合作存在临时性的特点,未能真正实现联盟成员之间技术人员的相互交流与流动,更未能在联盟中建立起一种长期性、整体性、战略性、制度化的创新合作利益共同体。同时,联盟也尚未建立相互配合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四)中介机构不健全

齐齐哈尔市大部分产业联盟主要由企业和科研机构组成,缺乏中介结构提供中介服务。单一企业和科研机构所构成的合作网络远远满足不了产业技术合作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而联盟对成果的价值评估、风险分析、市场调研等各类后续服务都需要依靠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因此,健全中介组织机构,完善和提高产业联盟中介服务职能也是开展联盟活动需要关注的。

(五)部分联盟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联盟的沟通交流仅限于每年不定期的例行会议,在平常时间里,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缺少联系和互动的路径和机会,难以调动联盟各方合作的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联盟成员有各自的利益追求,常出现涉及自身利益时就积极参加,不涉及时就尽量不出席的现象。联盟内部缺少相互合作的诚意,存在"搭便车"的心理。

(六)部分联盟运行机制不畅

由于联盟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成长期,企业经营状况稳定性差,人员的流动性较高,甚至存在部分经营困难、濒临破产的企业,导致很多企业的联盟对接人员一再变动,极大地影响了联盟成员的沟通效率和信任水平。同时,权益分配的不当影响了企业的联盟投入,也影响到企业对合作项目的重视程度与对前景的预期,不利于联盟成果产出和良性发展。合理的内部机制是产业联盟形成稳定结构的保证,也是当前全市产业联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七)联盟成员结构不合理

已组建的联盟大多为结构松散型,准入门槛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同质化情况比较突出。多数联盟中科技、金融、配套、人才等单位和机构参与相对较少或未能发挥作用,与我市组建产业创新联盟的初衷差距较大。联盟成员多以区域内的各类组织为主,缺少"知名外埠企业或组织"和"智慧型外脑机构",尤其是缺少产业规划、经济顾问、法律支撑、品牌创建等方面的成员加盟。

四、推进产业联盟建设的对策意见

从齐齐哈尔市推进产业联盟建设实践来看,产业联盟能够实现"产业要素连接、经济利益关联、构成要素全覆盖、推进发力补短板",从而更好的集聚资源要素,整合发展优势,推进产业抱团取暖,实现新旧动能高速转换、提质增效,打造未来工业强市、产业强市的战略目标。笔者在借鉴国内先进地区产业联盟建设的实际现状的基础上,着力探索齐齐哈尔市重大产业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正态循环进程,助力各产业按照产业链条设计,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吸引上下游配套和应用企业、科研院所、人才培训和金融机构等相关要素共同组成产业联盟,推动重大产业联盟从生产制造、科技成果商业化转换、资金投入至回笼等多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延伸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助推齐齐哈尔市重点产业联盟实现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能够实现新突破和新发展。

具体对策意见如下:

(一)坚持政府引导,推动联盟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

产业联盟作为促进经济快速优质高效以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政府整合优化资源、完善提升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一是搭建政策支持平台。完善产业联盟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探索贷款贴息、风险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具有公共性质的产业联盟创新成果在政府采购方面予以支持,促进已组建的联盟规范运作,使现有26个产业创新联盟从松散型向紧密型、从联谊型向利益关联型、从协会型向目标型转变。二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政府主导、相关中介组织负责运营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整合26个产业联盟信息,建立联盟基础数据库,定期发布联盟科技成果、企业需求。同时,产业联盟主办部门多举办各类沙龙聚会、对接洽谈、政银企对接等活动,架起合作双方信息传递、沟通的桥梁。三是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从市级层面强化与本外埠科研院所对接,在全市建立重大科技成果数据库,定期在全市发布,推动重大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挖掘用好本地众创空间、孵化器、高新智谷资源,对有成长性的成果进行专门孵化、重点培育,扩大联盟成员数量,提升联盟整体运行质量。

(二)坚持优化结构,增强联盟关联性和资源互性

采取“四個促进”提升联盟运作水平。一是促进协作共享。鼓励联盟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密切合作,实时公布配套计划,根据需求逐步完善配套企业规模,吸引配套企业加盟,提升配套能力,基地建设、销售渠道方面形成合力互利互惠共闯市场。二是促进产融合作。流动性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建立健全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银行贷款为支持,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把企业、社会、个人的资金有效利用起来,分散经营风险,保障联盟正常运行。同时,邀请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联盟,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间深度融合发展,由单纯企业间配套合作,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元式合作转变。三是促进创新驱动。吸引科研单位进入联盟,以创新为目标,进一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政研企有效联结。结合科技重大专项、重大项目计划的组织实施,对联盟及其成员单位申报项目,予以优先立项支持;结合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培育建设,对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盟成员创新平台建设予以重点支持。四是促进人才保障。不断利用联盟平台促进企业家之间互帮互学提升素质,组织各联盟与高职院校产教合作,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技术人才、高技能用工方面实现共享互助、逐步解决产业一线技术人员急缺问题。

(三)坚持龙头带动,发挥联盟在产业链各环节作用

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在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保持绝对优势,往往仅拥有某些特定战略环节的核心优势。各企业为实现协同效应,在各自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展开合作,可使彼此的核心专长互补,在整个价值链上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企业结成联盟的原动力。一是紧盯龙头企业扩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住中国一重、中国齐车、建龙北钢等国有大企业扩张经营范围、业务领域的机遇,及时跟进协作配套、成果转化、人力支撑,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紧盯集群化发展。推动资源整合,抓住齐齐哈尔市打造装备、食品、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机遇,围绕益海嘉里、华瑞生物制药等大型龙头企业上下游延链、补链、壮链,将联盟成员各自的优势向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集中,实现价值链的横向或纵向扩展。三是紧盯本地市场需求。市场决定资本走向、产品方向。产业联盟要有抓住本地市场的敏锐性,围绕本地市场需求谋划生成项目、搞好服务,真正在抢占本地市场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特别是围绕齐齐哈尔市12个重点产业建立的联盟,更要在用好本地市场上下功夫,真正融入本地产业发展,在培育生成新产业、新业太上发挥更多作用。

(四)坚持底线思维,规避联盟不同阶段运行风险

产业联盟生成期与发展期的主要来自于市场机遇识别与联盟成员选择,为有效规避风险,在识别市场机遇时,要尽可能收集更为全面的资料,从多方位对市场机遇的可行性以及风险性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在选择联盟成员企业时要制定明确的筛选标准,对备选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确保联盟成员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发展目标、组织架构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与联盟内部其他成员趋同。产业联盟运作期需要重点防控的风险包括成本风险、质量风险、时间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联盟成员企业中途退出带来的风险。规避成本风险需要在联盟内部搭建成本估算系统,对联盟成员企业进行统一的成本管理,避免出现成本虚假或者成本过高等问题。规避质量风险需要在联盟内部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严格要求成员企业,并随时对产品进行抽查。规避时间风险需要对成员企业相应联盟任务以及处理相关事项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从而提升联盟运行的效率,便于快速应对各种情况。规避技术风险需要根据联盟实际情况,制定统一技术标准,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风险。规避联盟成员企业中途退出带来的风险需要在组建联盟时就予以明确,以契约、合同的形式规定成员退出机制,并做好成员企业中途退出的应急机制,从而有效规避成员企业中途退出所造成的风险。

〔参 考 文 献〕

〔1〕赵明霞,李常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防“道德风险”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问题,2015,(05):79-83,95.

〔2〕孙智丽,杨玉婷,陈政忻,etal.从Open Innovation观点建立农业品牌与营运模式-产业联盟与整合型农企业案例分析〔J〕.农业生技产业季刊, 2012,(30):55-69.

〔3〕周兴建,骆祥,郑旭炎.物流产业联盟的模式及风险防范〔J〕.商业全球化,2014,(01):1-5.

〔4〕吴石磊.现代农业创业投资的梭形投融资机制构建及支持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齐齐哈尔
中国经济:从客场到主场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基于问题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嫩水龙沙
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设计研究
上世纪齐齐哈尔地域马戏节目表演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