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2021-07-28沈小英

速读·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沈小英

◆摘  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丰富,逐步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思维,让日常教学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教学形态,信息技术多媒体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对于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呈现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为了真正提升日常教学质量,老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能够让日常教学更加生动、具体、情感化,这对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日常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圆的教学为例,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日常教学的整合,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提升日常教学实效。圆的教学是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这一部分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为了促进学生对此模块的教学认知,老师要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呆板的文字、静止的图形图像,以形象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知识理解,从而起到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意义

高年级数学相对于低年级数学而言,难度加大,逻辑性提升,抽象性增强。圆的教学内容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无论是圆的基本认识、圆的周长还是圆的面积的教学,都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倘若老师依照传统的教学形式照本宣科的说教,那么学生们的抽象思维不够完善,不仅感受到老师授课的乏味,也会受到自己形象认知的影响,理解不了这一抽象化的数学概念,从而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够以视频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这对于呈现具体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视频、动画等形象的教学方式,也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他们的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他们的小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通过录入信息化和资源共享,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认知效率,促进他们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日常教学实效。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指导学生预习,提升自学能力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更要凸显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意义。在圆的第一课时教学中,为了真正让学生们了解圆的概念,体会圆的构成,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上传导学案,让他们通过自主下载,展开自主预习。在导学案中,既包括有关圆的基本知识,又包括相关的基础练习题,拓展练习题,以导学案为依托,让学生的预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同时又能够真正引领学生们融入到预习中来,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掌握相关内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为新一课的展开奠定基础。

(二)巧妙课堂导入,激活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在课堂上能够呈现出生动活泼、具象化的教学情境,当学生们眼前映入的是美妙的图画、听到的是悦耳的歌曲、看到的是变换不断的视频时,就能够对课堂充满无限的兴趣,在自己的求知欲望驱动下,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深化知识认知,提升学习效果。在圆的认识教学授课中,老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在新授课的导入部分给学生们播放一段Flash动画,动画的内容为,在马路上,有两个小卡通人物,其中一个卡通人物骑着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另外一个卡通人物骑着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共同在马路上行走,这时只见车轮是圆形的这个卡通人物骑起来仿佛畅通无阻,毫不费力;而车轮是正方形的这一卡通人物,无论怎样费力气,车子都一动不动。通过这样妙趣横生、直观的动画视频展示,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建立在他们的预习基础之上,让学生们深化圆的特点,同时,通过这样灵动、充满生机的教学形式,又能够激活孩子们的课堂融入,让他们带着求知欲望,带着对圆知识的渴求,融入到课堂中来,既促进课堂的顺利展开,又有助于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积极融入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探究的主人。

(三)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成效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仅是能够运用声音、动画、音频丰富日常教學的内容和形式,更能够通过微课程的制作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圆的知识学习中,为了真正让学生们了解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倘若老师利用简单的语言讲授,则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上增加了抽象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所以,老师可以依托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微课视频,对此部分知识进行精确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吸收所学内容。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一段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就是对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间关系的直接讲解,在课堂上利用3至5分钟的时间,将圆的圆周进行解剖,并且将圆的直径与圆的圆周长进行直接的比较,既能够增强知识展示的直观性,又真正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通过微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们看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直观化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理解了抽象化的数学内容,既有效突破教学的知识难点,又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得以发散,提升教学效果。另外,微课视频具有跨越时空限制的优势,老师可以将讲解知识难点的微课视频进行上传,学生们在课下或者是假期之间,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微课视频的再次观看,进行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学习,既能够促进每位学生查漏补缺,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学习,这对于提升教学成效,引领学生们体会学习乐趣,实现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提升、自我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新课后作业,扩展学习空间

课堂上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使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引领学生们在课下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另外还可以布置分层次、创新性、丰富性的课后作业,在圆的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们对于此部分知识的了解,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丰富性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老师的练习题资料下载进行自主完成,并且依托网络将自己的作业成果及时发送给老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成果,老师要及时的给予针对性的指点和帮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成果中感受自身的不足之处,既能够实现查漏补缺,又有助于学生们学有所获,提升学习能力,在扩展学习空间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们数学成绩的提升。

三、结束语

立足于当前教育背景,老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真正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受益无穷,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王娜.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29-30.

[2]戚建伟.浅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37-38.

[3]郑建东,徐建忠.“互联网+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宁夏教育,2021(03):46-47.

[4]张晓娟.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数学学习模式——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113.

[5]贺利娟.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47-48.

猜你喜欢

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