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某医院2019年-2020年PDA系统终端在儿童重症监护室运用效果研究

2021-07-28唐晓兰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征医嘱住院

唐晓兰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儿科 (湖南 永州 425000)

PDA系统终端是指医护人员通过无线网络平台,在医院信息管理基础上将移动护理向患者床边进行护理工作延伸与扩展,从而达到准确对患者病历资料各方面信息的接收、录入、传达和存储等目的[1]。在此期间还可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在第一时间对出现病情变化的患者进行救治,有效简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2]。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常规护理和PDA终端系统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运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段分为两组,两组各随机抽取50例患儿,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病例资料完整,年龄在0~13岁之间(6~13岁患儿可进行简单沟通,无智力和沟通障碍等;0~6岁患儿因语言发育和表达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参与监督能力)。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愿意参与,且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科室内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与家属核对患儿基本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护理评估、临床体征采集等;每日护理操作前后进行患儿信息核对,执行后在护理记录单签字确认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使用PDA系统终端的移动护理系统,具体如下:由责任护士对患儿手腕带采用PDA移动护理系统进行扫描,核对无误后,再将其戴于患儿手腕;在扫描的同时,PDA系统终端上会第一时间接收到医嘱;执行医嘱时,不仅通过PDA系统终端对医嘱内容进行扫描核对避免出错,还可准确掌握患儿基本资料,根据入院评估内容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等,当患儿出现生命体征异常时,可在第一时间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等目的[3]。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包括发生执行医嘱错误、输液错误、给药错误以及标本采集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护理工作时间,包括护理评估时间、临床体征数据采集时间、护理操作前后核对信息时间以及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患儿住院期间依从性,由主管医生与主管护士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其对各项检查的依从性、临床护理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医护人员态度进行评分并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护理工作时间和患儿依从性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住院期间,对照组护士发生执行医嘱错误、输液错误、给药错误以及标本采集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高于实验组(18.00%vs. 4.00%,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工作时间比较对照组护理评估时间、临床体征数据采集时间、护理操作前核对信息时间以及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均长于实验组(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作时间对比(min,±s)

表2 两组护理作时间对比(min,±s)

组别/例数 护理评估时间 临床体征数据采集时间 护理操作前后核对信息时间 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对照组(n=50) 10.34±2.74 25.24±2.13 32.11±10.36 26.68±4.13实验组(n=50) 6.13±1.08 16.17±3.45 22.42±6.05 15.22±1.27 t 10.108 15.818 5.711 18.754 P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依从性比较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对各项检查的依从性、临床护理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医护人员态度均低于实验组(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计算机已得到广泛使用,与人们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4]。儿童重症监护室,作为无陪护重症病房,患儿因病情、年龄等原因对护理治疗的配合度和参与能力降低甚至是缺失,容易发生执行医嘱、输液、给药以及标本采集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实验组护士发生执行医嘱、输液、给药以及标本采集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与在PDA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在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前,通过网络对患儿手腕带扫描进行身份识别后,当输液瓶上的药物与患儿手腕带的二维码匹配成功后,即可进行护理操作,这一环节即可有效减少因护理人员查对不严而导致发生执行医嘱、输液、给药、标本采集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5-6]。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表明,当PDA移动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共享时,通过扫描,即可对患儿身份、医嘱等信息进行核对,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安全[7-8]。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实验组护士的护理评估、临床体征数据采集、护理操作前后核对信息以及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PDA移动系统可在床旁采集录入患儿一般资料、生命体征及进行护理评估等有关,简化了传统护理模式的抄录再转录等步骤,同时还能对医嘱进行追踪,在PDA工作时,医生也可随时查看了解患儿病情情况,从而有效避免了护理工作重复,缩短了护理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住院期间,对照组患儿对各项检查和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医护人员态度均低于实验组,可能与在PDA系统操作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不仅能将各项护理工作直接在系统上完成,还能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儿疾病治疗方法、心理情绪等信息,更好地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从而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10]。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使用PDA系统终端的移动护理系统,不仅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提高患儿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体征医嘱住院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遵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