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行动力的培育

2021-07-27姜曼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9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生活

姜曼

真题呈现:小猛是一个14岁的男孩。大家都夸他是一个“好脾气、懂礼貌、明是非”的好少年。

(1)小猛的“好脾气”是因为他善于调节情绪。以下是小猛调节情绪的两个情景,请在对应的空格中填写他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2)在一次家庭聚餐中,叔叔对小猛说:“从小到大我最疼爱你了。小男子汉,你敬我一杯白酒吧!”小猛感到很为难。请你帮他想两条婉拒叔叔的好办法。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依据特定情景和具体条件”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的试题,从教学模块来看,涉及“心理、道德、法律”三个维度检验学生学科素养;从考查内容来看,有沟通协调、明辨是非、自我保护等,综合性较强;从学科关键能力来看,考查了学生的学习力、调适力和行动力。特别是第(2)问对课堂教学有效落实“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有样本价值,对培养学生在复杂的两难性问题情景中“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行动力素养具有指导意义。然而通过对学生调研和答案分析,我们发现,尽管第(1)问给了学生很好的示范指导,但是第(2)问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直接抄写书上如“中学生要抵制不良诱惑”等原理性知识,这折射出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在教师方面则是“务虚”有余,“务实”不足,通过行动力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那么,我们应以怎样的教学行为来提升学生的行动力呢?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行动力,是学生能应用课程知识和技能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的一种作为能力,包括采取行动调节情绪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参与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能力、采取某种行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行动力既是我们学科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必然归宿。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践性特征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尊重学生逐步扩展的实际生活,遵循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遵守可视情境—行为体验—行为分析—行动践行—行动评价的基本路径,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力。

第一,创设思维可视化教学情境,增强教学行为外显力。思维是行动的前提,行为是思维的外化,构建适当的思维可视化情景,可以有效触发学生主动思考,促成學生持续深度思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外显的积极作为。

第二,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夯实活动体验能力。现行教材主要以三种形式处理,其一,从“务虚”开始,以正文阐述基本理论,再通过辅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其二,通过人物事例,从“务实”走向“务虚”,提炼有效方法,其三,突出“务虚”,因为学生有生活基础而对具体行动做法一带而过。对于第三种形式我们要高度重视,增强学生活动体验,平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既要“务虚”,更要“务实”。如第(2)问未成年人婉拒劝酒,从“务虚”看,涉及自我保护、遵守中小学生守则、抵制不良诱惑、孝敬长辈等逻辑知识,但现实生活中当长辈以开玩笑等方式让未成年人敬烟敬酒时,既不伤感情,又要保护自己。我们发现,日常学习中注重行为体验和学以致用的学生能很好地答出“以茶(饮料)代敬”和“请爸妈代敬”等具体方法。

第三,坚持开展虚拟实境教学,促进行为分析能力。我们可以采撷社会事件与现实案例,也可以通过移植、创设改编等手段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炼生活技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践行者,激发行动执行能力。曾国藩在家训中指出“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道德实践必须基于学生自主践行,我们要设计学生生活实际与教材活动相匹配的活动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严谨行为细节,以可操作性的行动策略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如学生如何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我们可以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指导学生制订行动计划,落实具体规范行动。

第五,重视对行动的评估与反馈,提高行动评价能力。行动评价就是对行动的结果是否达成预期目标进行判断、分析、评估、反馈和纠正等。行动评价要重视过程性和结果性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的评价意义,以成就感的获得促进学生形成“知识—行动—评价—再行动”的循环往复之路,引导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如对于养成好习惯,可以通过制定相应表格,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的进步与不足情况进行不间断如实记载,持续理性反思和行为矫治,家长、教师、同学通过打分或成长记录等形式参与其中,发挥行动评价的指导和矫治功能。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生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