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

2021-07-27李雪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9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文化自信教学方式

李雪

摘 要:随着教育不断地改革与推进,新时代的课堂已不再满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目标。将通过课程实例和课后活动,阐述教师如何利用道德与法治课,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自豪感。

关键词:文化自信;教学方式;情景交融

文化自信是支撑国家与民族的重要力量,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团结一致,昂首向前地发展。在初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时应留意教学中涉及本国文化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的方式逐渐地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剖析教学大纲中涉及文化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上挖掘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应在备课前认真挖掘大纲中涉及文化的部分,并结合教材深入的剖析,将与道德、思想、法律有关的内容筛选出来,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是做人的基石,同时教会学生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在关注基本内容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到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1]例如古代名家的诗歌、著名的典故、有关民族英雄的故事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教师不应忽视这一部分。

通过课本中的内容向学生传递中国文化,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方式。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每一堂课。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文化自信的培养不应只停留于课堂上对文化的传递,在知识性的讲解之外还应注重情感的教育。因为文化自信既要对文化了解,同时要有情感上的认同。

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能从感性上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从而建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这也是新课改中的重要思想内容。

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文化产生情感的碰撞。如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捍卫国家利益章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2011年利比亚发生战争时,国家撤侨事件的新闻,并为学生播放在战争中,人们流离失所的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稳定强大的国家对人民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可以在人民出现危险时及时伸出援手,并让每个组的学生选出代表积极发言。教师可以在最后做出总结,告诉学生,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幸福安全,因此,国家利益是至高的,有了国家才有了个人。如此一来,学生就会从这些事例中明白国家的重要,从情感上主动认同,获得文化自信。

三、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开展活动

仅仅依靠课堂上知识的讲解是不够的,单纯知识性的讲解很难牢固地建立起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要配合上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文化的自信。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同时还能收获到文化的自信。例如将英雄人物的故事排成简短的话剧,让学生作为演员参与到其中,使学生尽可能地站在故事中主人公的角度,理解主人公的思想,从而吸收到传统文化。以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构筑中国价值”一节为例,教师就可以将袁隆平的感人事迹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抽选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在舞台一侧作为旁白描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白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感受袁隆平大公无私、为了人民能够不受饥饿而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的精神,使学生从情感上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袁隆平为国为民的情怀。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话剧结束后,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通过奋斗开辟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和国家一起建设未来人民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国家做出贡献,让学生收获文化自信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2]

除了开展丰富有趣的话剧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做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抄报贴到教室。学生在制作手抄报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查阅有关资料。如此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便被大大地提高起来。在这种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美,从而建立起文化上的自信。并且在手抄报的展示,中学生也能相互学习,收获到更多知识。

四、结语

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筛选出高质量的内容,并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用生动的方法为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渗透传统文化精髓,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文化之美,从而产生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利用好课后时间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志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2):69-70.

[2]沈羡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中学生民族文化認同感的路径选择[J].中学教学参考,2019(22):48-49.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文化自信教学方式
情景交融更有效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