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传》中“璧”的用例研究

2021-07-25季琴

荆楚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左传文化内涵功能

摘要:《左传》是研究春秋史最重要的一部文献,书中真实地呈现了春秋时期物质与精神文化风貌。立足于《左传》,通过对书中提及次数最多的玉器“璧”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璧”的易物、请降、命名、祭祀、示好、送别、赐臣、献君、明理等功能,还可以充分认识到“璧”具有神灵、财富、身份地位、祈福等特殊的文化寓意。总而言之,《左传》中“璧”的用例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璧”的多重功能与文化内涵,显示了春秋时期人们用“璧”观念的时代特点,亦使我们了解了“璧”在春秋时期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左传;璧;功能;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1)02-0023-05

在古代,璧是一种重要的玉器,其使用范围之广、年代之长、品种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关于“璧”的解释,古书也多有提及。《说文解字·玉部》:“璧,瑞玉,圜也。从玉,辟声。”[1]11此种解释极为简单,只说明其整体形状是圆的。《尔雅·释器》中将“璧”与“环”、“瑗”作了区分:“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2]226“肉”是指器物的玉质部分,“好”是指中间的孔,“肉倍好”即玉质处的宽度是孔的直径的两倍。结合《说文》与《尔雅》,可知“璧”的特点是圆形、中间有孔并且孔的直径要小于玉质处的宽度。但有关“璧”中间孔的形状如何,又存在异议。《白虎通·瑞贽》里说:“璧者,方中圆外,……内方象地,外圆象天也。”在这段话中“璧”被说成是方孔。清代陈立给此处作疏证时指出:“寻绎诸经所载璧制,无内方外圆之形”“此本逸《礼》为说,故与雅训异。”[3]351显然陈立不同意“方孔”之说,因为他遍寻诸经,发现所载的“璧”都是“圆孔”。周南泉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玉璧形状时,根据古代文献与出土遗物证明“所谓的玉璧,是用玉做的一种体扁平、外周圆形、中央有一圆孔,且孔径小于肉宽,即‘肉倍好的器物。”[4]

“璧”字在《左传》中共出现了29次,分别见于桓公元年(1次)、桓公十年(1次)、僖公二年(1次)、僖公六年(2次)、僖公七年(1次)、僖公十五年(1次)、僖公二十三年(2次)、僖公二十四年(2次)、文公十二年(1次)、成公二年(1次)、襄公十五年(1次)、襄公十七年(1次)、襄公十九年(1次)、襄公二十八年(1次)、襄公三十一年(1次)、昭公元年(1次)、昭公四年(1次)、昭公十三年(3次)、昭公三十二年(1次)、哀公十七年(4次)。下面我们将从功能与文化内涵两方面来考察《左传》中“璧”的用例情况。

一、从《左传》的用例看“璧”的功能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也促进了这一时期玉器“璧”在用途上的进一步拓展。

(一)以璧易物

根据交换事物的不同,《左传》中“以璧易物”可细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以璧向他国假田。《桓公元年》记载:“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5]88“祊”是周宣王赐给郑桓公作为周天子祭祀泰山时的助祭汤沐之邑,而“许田”是周成王赐给周公作为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时的朝宿之邑。在鲁隐公八年,郑庄公决定放弃祭祀泰山而改祭周公,于是拿泰山附近的祊田换取鲁国的许田。可能由于祊小而许田大的缘故,当时鲁隐公虽然接受了祊地,却没有将许田交给郑国。直到鲁桓公即位,与郑国修好。郑庄公再次请求重新祭祀周公,完成与鲁国交换祊田的事,鲁桓公答应了。于是郑庄公以增加“璧“作为条件,换取了鲁国的许田。这是《左传》中第一次记载玉器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璧”在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交易中起到了抵偿的作用。2.以璧向他国假道。《僖公二年》记载:“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6]307晋国想要攻打虢国,可如果要进攻虢国就必须经过虞国的领地,怕虞国不同意,于是晋国大臣荀息提出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生产的璧来贿赂虞国国君,向他借路行军以攻打虢国。“璧”在这里成为国与国之间行军借道的重要手段。3.以璧换取他人的尸体。《襄公二十八年》记载:“既,崔氏之臣曰:‘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于是得之。”[7]1271横行霸道、狠毒残忍的崔杼死后也未能得到原谅。齐景公派人四处求取崔杼的尸体,准备戮尸,可是没找到。过了不久,崔杼的家臣提出以崔杼的大璧来换崔杼的棺柩。齐景公答应了,于是找到了崔杼的尸体。4.以璧换取性命。《哀公十七年》记载:“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与女璧。己氏曰:‘杀女,璧其焉往?遂杀之而取其璧。”[8]1911卫庄公蒯聩残暴无道,役使匠人,长久不让他们休息。又想要驱逐国卿石圃,结果石圃先发制人,联合匠人攻打卫庄公。一心逃命的卫庄公竟没头没脑地逃进仇人己氏家中,为求活命的卫庄公用璧来诱惑己氏,结果己氏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杀了卫庄公并获得他的“璧”,可见卫庄公视玉如命,逃跑时还随身携带璧。

(二)以璧请降

春秋時期战争频繁,投降是战争的结果之一。战败投降既可以让战胜的一方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利益,也可以让战败的一方减少更大的牺牲以谋求今后的发展空间。《左传》中明确记载了以璧请降的例子有两处:一处见于《僖公六年》:“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6]343-344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曹等国军队攻打楚国的盟友郑国。为了救援郑国,楚成王率领军队包围齐国的盟友许国,后来许僖公在蔡穆侯的带领下到武城去见楚成王。许僖公两手反绑,嘴里衔着璧玉,大夫穿着孝服,士抬着棺材,向楚国请降。楚成王听从逢伯的建议,接受了许僖公的投降。另一处见于《昭公四年》:“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9]1387-1388楚灵王率领诸侯的军队要灭掉赖国。赖国国君两手反绑,嘴里衔着璧玉,士袒露着背、抬着棺材跟从赖子,向楚国请降。楚灵王听从了椒举的建议,接受了赖子的请降,把赖国迁移到鄢地。从《左传》的记载来看,赖子的请降礼是效仿许男的,而许男又是效仿微子启的,他们三人在行投降礼时都含有“衔璧”这一仪式。为什么要“衔璧”呢?笔者认为其因有二:一是因为口含“璧”为死者之相,微子、许男、赖子嘴里含着玉璧,表示承认自己犯了死罪,将受死。二是因为“璧”在古代是用来礼天的玉器,只有国君才享有礼天的特权,于是“璧”又成为王权的象征。投降方的国君把自己用来礼天、代表自己王权的玉器“璧”作为贽礼送给受降方的国君,表示希望对方代替自己成为本国的国君。从受降方来说,胜利国的国君面对战败国国君“衔璧”的举动时,总是“受其璧”,即接受对方的投降。

(三)以璧命名

春秋时期王公贵族有时以璧为名,如《僖公十五年》记载:“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大子罃、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6]391“简”与“璧”是秦穆公的两位女儿的名,秦穆公以“璧”为他的女儿命名,既突出了其尊贵的身份,又表明秦穆公很看重这位女儿。

(四)以璧祭祀

璧可以通神。在《左传》中“璧”用作祭祀神灵的礼器,共有两种情况:一是沉“璧”祭祀黄河之神。春秋时期往往把黄河之神视作盟誓的见证者,为了确保盟誓的可靠性,古人多会祭河起誓。《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6]451重耳将璧投于黄河,请河神作为自己誓言的见证者与监督者,以此来取信于舅舅子犯。两军交战,为了保证最终的胜利,古人多会祈求祖先或神人保佑,进行“战祷”。《文公十二年》记载秦晋河曲之战,“秦伯以璧祈战于河。”[6]645秦康公用璧祈求河神保佑,希望能够获得胜利。二是群望用“璧”。《昭公十三年》记载:“初,共王无冢嫡,有宠子五人,无嫡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斋,而长入拜。”[9]1497“望”是古祭名,指遥祭山川、日月、星辰。楚共王没有嫡子,有五个宠爱的庶子,无法确定由谁继承王位,于是楚共王“以璧见于群望”,祈求神灵帮助自己选择继承人。

(五)以璧示好

《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游历到曹国,曹共公对其无礼。曹大夫僖负羁在自己妻子的劝说下,“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6]445。重耳接受了饭食,归还了玉璧,表明他重礼不重财。

(六)以璧送别

春秋时期王公贵族还以璧作为送别之物。《僖公七年》记载:“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6]345当初申侯居于楚国时,受到楚文王的宠信。楚文王临死之时,送给申侯一块璧,让他离开楚国。又有《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6]450-451子犯認为自己在随从重耳流亡列国的途中,对重耳多有冒犯,所以当重耳准备渡过黄河返回晋国时,子犯给了重耳一块玉璧,请求离开。

(七)以璧赐臣

《左传》中“以璧赐臣”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国君赏赐本国之臣。《昭公三十二年》记载:“十二月,公疾,遍赐大夫,大夫不受。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轻服,受之。”[9]1691鲁昭公身染重病,预测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遍赐大夫,大夫们不肯接受,只有子家子接受了。在鲁昭公赐给子家子的物品中就有“璧”。一是国君赏赐他国之臣。《襄公十九年》记载:“晋侯先归。公享晋六卿于蒲圃,赐之三命之服。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皆受一命之服。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先吴寿梦之鼎。”[7]1150齐国进攻鲁国北部边境,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帮助鲁国重创齐国,之后邾国又进攻鲁国,晋国人拘捕了邾悼公,并划定了鲁国与邾国的疆界。鲁襄公为了表达对晋国的感谢,设享礼招待晋国的六卿,赐予他们贵重的礼物,在给晋国大将荀偃的礼物中特地增加了“璧”,凸显了鲁襄公对荀偃的重视。

(八)以璧献君

春秋时期在战场上见到敌国之君,往往要行一定的贽见礼,以此来表达对敌国之君的尊敬。《成公二年》记载齐晋鞌之战中,当晋国将领韩厥追上齐顷公,“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10]867面对战败者齐顷公,韩厥并未加以凌辱或轻视,不仅行“执絷”、“再拜稽首”、“进酒”等通用之礼,还通过加献“璧”来强化自己的尊敬与诚意。

(九)以璧明理

《左传》中“璧”有时还成为说理的依据,共有两处:一处见于《桓公十年》记载:“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5]138另一处见于《襄公十五年》记载:“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7]1126“璧”的明道功用表露无遗。

二、从《左传》的用例看“璧”的文化内涵

作为古代玉器之一的“璧”是华夏民族的艺术瑰宝。古人对“璧”的热衷和喜欢,不仅是因为“璧”自身优良的物理属性,还因为“璧”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一)神灵的寓意

上古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便认为有神灵统治世界,因此崇信鬼神,崇尚祭祀。《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1]10古人认为玉是石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含山川之精华,质地坚硬,不易变形,温润莹泽,色彩美丽,由此衍生出对玉的崇拜之情,同时也赋予了玉的神性,用玉来祭祀神灵。《说文解字》中对“灵”的解释是“巫以玉事神。”[1]13进而玉制的器物也被看作侍奉神灵的圣物,在《左传》中就用“璧”来祭祀河神与群望。此外“璧”不仅仅用来当作祭品,神灵也会选择“璧”作为其寄身之所,“璧”是神灵旨意通晓众人以进行人神交流的必要工具。比如楚共王没有嫡子,有五个受宠爱的庶子,无法确定由谁继任王位。楚共王便用玉璧遍祭楚国的名山大川,祈祷神灵从五子之中挑选一位继承人。事后楚共王将这块玉璧埋在祖庙的庭院里,让五个庶子按长幼之序进入祭祖。看谁能跪拜在玉璧上,谁便可以继承王位。显然楚共王把“璧”作为沟通神人的媒介,借助“璧”来取悦神灵,希望神灵可以听见自己的祈祷。同时楚共王还认为神灵的魂魄会通过“璧”凝聚并附于“璧”上,因此那块祭祀之后的“璧”在楚共王的心中便成为神灵的化身,是神灵物化的体现,所以他采用“当璧而拜”的方式来确定继承人,这充分显示了春秋时期“璧”蕴含着浓重的神灵意识。

(二)财富的寓意

《白虎通义·瑞贽》:“璧以聘问何?璧者,方中圆外,象地,地道安宁而出财物,故以璧聘问也。……璧之为言积也。中央,故有天地之象,所以据用也。内方象地,外圆象天也。”[3]351“积”指蓄积财富,可知“璧”具有财源滚滚的寓意。正由于“璧”是财富的象征物,春秋时期人们以璧为宝,如晋献公在听到荀息建议以良马与美璧贿赂虞国国君时,心中十分不舍,说:“是吾宝也。”[6]308《左传》中记载了几件以璧为交换条件顺利解决问题的事例,如晋国用良马与美璧成功解决借道问题;隐公八年郑庄公想用祊田换取鲁国的许田,遭到拒绝,而在桓公元年特地加上了璧,才解决了换地问题;齐景公起初找不到崔杼尸体,后用璧成功获得。甚至还有索要璧、偷盗璧的情况发生,如《襄公十七年》记载宋国华臣派人杀死了大夫皋比的家宰华吴,杀手幽禁华吴的妻子,并对她说:“畀余而大璧。”[7]1135杀手向华吴的妻子承诺只要她交出家中收藏的大玉璧便放了她。《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鲁襄公在楚宫去世,“叔仲带窃其拱璧,以与御人,纳诸其怀而从取之,由是得罪”[7]1310,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璧”确实是贵重的珍宝,足以勾人失足。

(三)身份地位的寓意

《礼记·王制》:“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11]184圭、璧、金、璋是尊贵之物,不准在市场上买卖。之所以不允许买卖,是因为“璧作为礼器,是统治者所专用的一种身份证,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况下,一般老百姓是绝对不能用的,用了便算犯罪。即使在统治者中使用,最初也有很严格的界限。”[12]笔者对《左传》里面“璧”的持有者与受赠者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在“璧”的持有者中,国君有11人(郑庄公、晋献公、许僖公、楚文王、秦康公、齐景公、鲁襄公、赖子、楚共王、鲁昭公、卫庄公),大臣有4人(微子启、僖负羁、子犯、韩厥)、家宰(即宋国华皋比的家宰华吴)。从“璧”的受赠者来看,国君有4人(虞公、鲁隐公、鲁桓公、齐顷公),大臣4人(荀偃、子家子、己氏、申侯),公子1人(重耳),家臣1人(崔杼的家臣)。这充分说明“璧”只供给统治阶级专门使用,平民无法接触。倘若平民拥有了“璧”,反而会带来不幸,如《桓公十年》记载:“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襄公十五年》记载:“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璧”作为上层阶级身份与地位的物化体现,自然就成为送给具有特殊地位的贵族的礼物,并且这种馈赠行为有时起到了尊显受璧者身份的作用,表明受璧者在馈赠者心中是与众不同的。如鲁襄公在赏赐晋国将领荀偃时,通过加赐“璧”尊显了荀偃的主帅身份;韩厥追赶上齐顷公之后,通过加献“璧”尊显了齐顷公的国君身份;僖负羁在礼遇重耳时,通过饭中置“璧”尊显了重耳的晋国公子身份。由于“璧”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统治者也“以璧为信”,即把“璧”视作自己身份与地位的凭据,所以卫庄公在逃亡时还随身携带足以证明其身份与地位的“璧”。

(四)祈福的寓意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13]281先民一直有着天圆地方的原始观念,所以祭祀天所用的玉器為圆形的“璧”。人们用“璧”向天祈福、求取平安,于是“璧”被赋予了“平安”的意蕴。既然“璧”可以祛邪免灾保平安,古人把它当作送别之物。《左传》中提到楚文王深知申侯贪得无厌,在楚国招致众多怨恨,担心自己死后,申侯不容于楚,临终之时给了申侯一块璧,嘱咐他逃走。楚文王以璧送别申侯,就是希望申侯以后能够平安顺遂。又有子犯准备离开重耳时,也拿了一块玉璧送给重耳,是希望重耳平安回国,成就大业。现今大众所喜爱的“平安扣”在造型上就有源自“璧”一说。

三、结语

纵观《左传》全书,我们发现“璧”的使用有以下几个特点:1.“璧”是祭山川、河海及神灵的重器;2.“璧”的持用者与受赠者都是男性;3.“璧”是身份与地位的标志,供具有一定等级地位的贵族专用,平民不能受用;4.“璧”是一种贵重的财物;5.“璧”是平安的象征。总而言之,《左传》中“璧”的用例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璧”的多重功能与文化内涵,显示了春秋时期人们用“璧”观念的时代特点,亦使我们了解了“璧”在春秋时期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胡光奇,方环海.尔雅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陈立撰.白虎通疏证[M].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4]周南泉.论中国古代的玉璧——古玉研究之二[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1):76-88.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6.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四)[M].北京:中华书局,2016.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六)[M].北京:中华书局,2016.

[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1]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张勋燎.古璧和春秋战国以前的衡权(砝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86-97.

[13]杨天宇.周礼注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黄康斌]

收稿日期:2021-01-14

作者简介:季琴(1976-),女,江西南丰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左传文化内涵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从善如流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我有特异功能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左传》笔法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