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小学生学好“科学”的途径

2021-07-23黄科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交流

黄科云

小学生的认知与能力不同于中学生,他们认识、了解事物,学习、获取知识的行为过程,往往感性成分远大于理性成分。他们从兴趣出发,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为有待于老师去培养与指导。然而“科学课”的学习,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要求是非常严谨的,容不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2017年秋季起,从小学一年级便开设了“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可见科学课的重要性。小学开设“科学”课程,重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小学生探究世界的科学兴趣。因此,小学生学好《科学》的途径值得我们教师去探索与研究。通过这几年的科学课教学,结合现代教育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小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我认为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该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研究”这几个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

一、发现问题,明确目标

科学课堂上,学生要是没有疑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脑开动不起来,课堂气氛也不可能有多活跃,这样会直接影响这堂课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动力。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很多疑问或想象。教师只需去捕捉學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价值、有共性的问题。

学生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与课堂上老师教学引导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学生获取知识,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规律,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首先产生求知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课堂上,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是课堂教学的“敲门砖”。比如:我在上二年级上册《磁铁》这一章节时,一上课便拿出两块相同的磁铁做了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同时亲切地问道:小朋友,你观察老师的实验过程中有疑问吗?学生自然会提出相应的问题,他们迫切想知道两块相同的磁铁为什么既能“吸引”,又会“排斥”?学生发现这一问题的同时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课堂气氛便活跃起来了……

显而易见,小学生学习“科学”,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依据教材内容,了解学生认知基础,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宜直接揭示答案,应该给与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交流讨论、调查了解、查阅资料等学习渠道,从而获取知识信息,寻求问题答案。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越多,就越能让更多的学生具有学习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观察土壤》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到校园花坛里去实地观察土壤,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得仔细,使用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获取的信息广;之后,我又指导学生把不同地方采集来的土壤分别放在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中搅拌、静置,让他们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最后让学生在班内进行比较、交流,找出土壤的异同,总结出每种土壤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树立“开放”意识,想方设法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为“导演”心目中的优秀“演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色去表现自己,展示自我,激励学生倾听与交流,这是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能为学生提供发展个人见解、倾听他人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比较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表现个人的自信,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吸取别人的长处。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交流”,课堂上要努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汇报与交流、质疑与评价等等,让课堂“活”起来。例如,我在教学《凤仙花开花了》这个章节时,要让学生了解“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特点与区别,我选择的教学方式是,让两个学生上台对我课前准备的油菜花和南瓜花等分别进行观察和“解剖”。通过他们亲自实践,找到了正确答案……这样,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此知识,并且印象深刻。

科学课堂离不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实验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只是分工不同,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好奇心以及学生的发明创造精神,对学生的发言或操作演示,即便是错的、失败的,也不要直截了当地批评和指责,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新知识。只有这样达到如期的目标。

三、拓展研究,创新目标

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进一步探究新知识的前提。课外拓展,要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学习环境,获取信息的效果会截然不同。比如,做同样的实验,在教室里做,与在实验室做,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是不一样的;观察同一个事物,在书本上观察与课件展示、实物观察,收获也是明显不同的。

最终的科学课教学,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不光让学生学好课堂知识,还要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如小实验、小制作、观察自然现象、参加与科学知识有关的劳动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奥秘无穷,无处不在。有了新的探究目标,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线,让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大多数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答疑问、探索交流……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难忘的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科学拔牙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