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非专业教室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突围实践

2021-07-23陈汝芳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4期
关键词:内驱力启发性设置

陈汝芳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校》中所说“教育无论怎么变,几千年来就是两个关键词汇,幸福、完整。其中,完整是它能不能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这与我们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不谋而合。这与当下“用一个标准、一个考试、一个大纲、一个教材,把本来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培养成一个单向的人”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一、学法引导,静心自主探究

孩子习惯于填鸭式的被动学习。虽然教育一直在前进,教育理念一直在进步,教育装备一直在更新,教学方法也是一直在丰富,但学生已经习惯于更便捷地被学习:那就是等待着教师们的“花式投喂”。

不管是在普通教室中一个班只有一台一体机,还是在专业计算机房一个学生一台电脑,我们都应该把有限的课堂侧重点应该安放在“动脑”上。动手之前应该先动脑!

探究,探究,先“探”后“究”。在教学中,我们“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把握探的方向、控制究的深度、回归理性思维。

例如,第2课《装扮桌面》的学法引导设计:

第一步,观察与推测。请大家仔细观察。类比的对象可以是别人的作品,也可以是已有的经验。观察“开心过六一”桌面背景,是通过选择右键菜单中的哪一项来设置?会是“排序方式”吗?会是“刷新”吗?还是其他菜单选项?

第二步,尝试与验证。对于自己的推测大胆尝试与验证,并且举一反三。常用的人机对话工具是鼠标与键盘。可以是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放、右击,也可以是键盘。

第三步,根据你的观察推测、尝试验证,有必要时,结合教材、帮助说明等,梳理形成新的本领并加以应用。

课堂教学下来成效显著。学生们在整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兴致都很高。

通过自己以及自己与同伴一同探究新知识,成功设置桌面后,学生们脸上洋溢的是成功的喜悦和对学习的自信。

二、任务驱动,持续体验专注

就成年人而言,要想让他们对某个事物或者某项活动保持足够的专注度,客观上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无疑也是困难重重的。特别是我们如何让学生尽可能长时间地专注且有效避免学生的疲惫与排斥?

源源不断地自发想学,就如同内驱力,在学习者的心目中,可能是一种无敌的内功心法一般的存在。仿佛只要激发了内驱力,人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用监督,不用提醒,自动自觉,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无论做什么事,都在想着有没可能提升自己。万维钢的专栏经常提到一个东西,叫“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比你自己更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像是内驱力的钥匙,找到了,内驱力就会被激发。我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每一个任务都是那把启动学生内驱力的那把“钥匙”。

学生带着任务,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那么教师在设置任务时,为了让学生的代入感更强,那么任务本身就应该尽量接地气。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和他们的经验相整合。

在教学第2课《装扮桌面》背景设置的综合任务时,是让学生将班级的集体照作为教室一体机的桌面背景。

这让学生也能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搜索学习到的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体验知识正迁移的乐趣。

三、语言启迪,激活思维灵动

精心设置的任务如果在没有精心准备语言组织下,也是会让整个课堂节奏不流畅:导入不自然;在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时出现间隙性停顿;在作品交流和评价时会显得单薄;结尾的升华也会比较牵强……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启发性语言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生成灵动的课堂,这是作为信息教师必须学习、探索、实践与研究的。

1.环环相扣的提问互动

教师要用语言去启蒙,用语言去启智。“启发性”关键在于“诱”,核心在于“导”,融知识介绍和情感激发于一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性要求设计的问题能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让学生由这一问题产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丰富联想。

抓住兴趣点。学生的兴趣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情境诱发出来。这就要求教師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热点,构造提问序列,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

抓住矛盾点。根据需要,教师抓住学生认知、思维的矛盾点,有意给学生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诱导学生思维不断走向深入。

2.具有层次性的启发引导

作品展示、交流与评价的环节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其很大原因就是教师呈现的任务太过笼统,以致学生也只是简单地作出回应。假如在介绍作品时,能启发他们从这几个方面展开:淤你做的是什么;于用到了今天所学的哪些工具与技能;盂你是怎么做的;榆关于这个作品你今天最想和大家交流什么。通过这四个不同坡度的阐述,相信学生的介绍肯定很出色。学生们是最乐于挑战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精心设计递进性的评价环节,让学生们不断有挑战感,不断拓展邻近发展区的思维活动。这一步步层次分明的递进式评价将刺激学生们对后续思维活动成功的渴望。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决定个体强大的关键因素在不断变化,原始时代是体力,后来是知识,现在则逐渐转化为思维能力。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掌握的思维工具。

猜你喜欢

内驱力启发性设置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