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分析

2021-07-23吴能文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基地

吴能文

思政教育在以往一段时间内,更倾向于社会功能,未能关注到学生的个人发展。现阶段,应由“社会为本”逐渐转化成“以人为本”,基于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情况以及接受能力等,挖掘并融入高校学生主动接受的多元红色文化,从而将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价值信念。特别是引入红色“微文化”,符合当代青年学子们的心理需求及发展需要。

一、加强校园红色“微文化”建设

首先,思政教师应不断提高“微文化”素养,重视和研究应用红色“微文化”的新理念。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思政教师,针对“微文化”当前发展的态度及观点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基于此,思政教师需充分了解发展传播“微文化”的客观规律,精准掌握“微文化”环境中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依托丰富的“微文化”平台,为高校思政教育营造良好的“微文化”气氛。

其次,搭建红色“微文化”平台。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很多新兴网络文化形式得到高速发展,如微博和微信等沟通互动平台,在交流互动与网络访问中占据巨大优势。思政教育基地的建立依据是“高校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高校有必要提高对新媒体建设的重视,而且要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关键内容。依据高校自身需求,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同时组织专业人士进行定期更新维护。如在官方账号中,定期发布学生关注的校园百科、社会热点等相关信息,通过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的内容,积极建设校园“微文化”,通过思政教育的有序开展,推动高校学生身心发展。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

本文认为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保证“寓教于乐”,精心设计内容翔实、形式多元的体验式活动,在润物无声中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将红色文化具备的隐性教育作用发挥出来,这样也能使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

首先,组织学生再次踏上“红色革命之路”,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顽强意志与革命精神。如通过“重进延安”“重走长征路”,引导高校学生充分感受在革命岁月中,无数革命先辈的艰辛困苦以及革命精神。其次,高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学习到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锻炼意志、强壮体魄。最后,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进一步体悟红色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与重要的历史纪念日相结合,带领学生到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形成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高校要加强与红色基地的联系,构建红色文化践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红色教育基地当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高校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将课程中讲授的理论知识与红色文化基地、教育基地的内容进行整合,展现出红色教育基地的价值。在体验式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视体验效果,通过各种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场馆中的红色情景,真正地感受革命精神,使学生形成心灵上的震撼与冲击;第二,视听素材要新鲜,主题文化要“活跃”。若想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必要将教育基地的资源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从而让思政教育活动拥有更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达到更理想的育人效果。

最后,通过对革命老前辈的访谈交流,确保红色精神灌注在学生心中。高校思政教育应遵循贴近实际生活的基本原则,访谈交流活动应做到形式丰富、主题新颖且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不仅要铭记历史,更应立足当下畅想未来,调动高校学生砥砺前行的斗志。优秀且先进的文化熏陶相比单一说教形式更具教育实效性,充满强大的说服力。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拥有很多的模范人物以及先进典型,高校应将这些资源深入挖掘并有效利用,让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大放光彩。

三、课堂教学融入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积极融入课堂教學,有利于高校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汲取相应的经验教训,为其未来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及思想基础。依据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要求,开设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一些选修课程,科学制定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以此净化高校学生的心灵,促进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内容都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智慧,展现出了完整性与感召性的特征。教师要全方位把握红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在课堂教学融入红色文化需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系统、扎实掌握讲授的知识,做到红色文化熟练应用;第二,教师有关红色文化的语言表达力求精准、形象且充满感染力。

思政教育的核心归旨是引导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让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及方法研究与处理实际问题。思政教师应在红色文化视野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并加大红色文化融入比重,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应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之间的兼容性,认识到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基地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