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在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及各项评分研究

2021-07-22李丽娟黄荣静王伙群吴智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护理人员实验组

李丽娟,黄荣静,王伙群,吴智芬

(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连州 513400)

0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常规的护理模式比较单一,不具备主动性,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护理效率比较低,并且不够全面,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都比较低,经常会有护患纠纷出现,使医院的形象受到影响[1]。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更加高一些,由于医院的规模有限,护理人员的经验以及资历都会受到影响,加之管理方面欠缺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就会导致护理质量比较低。因此,加强对基层医院的项目管理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采用系统的方式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使整个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医院的社会形象以及经济效益也会得到显著提升[2]。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项目管理干预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分析在护理工作中采用项目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的评分情况,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重(kg) 身高(cm)实验组 50 40.87±8.29 60.69±15.42 165.69±12.37对照组 50 40.53±8.38 60.74±15.63 165.44±12.61 t - 0.3418 0.1555 0.0743 P - 0.7331 0.8767 0.9409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③所有护理人员均为我院正式职工。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沟通及意识障碍患者;③传染性疾病患者;④不配合护理工作患者;⑤到我院实习以及进修等非正式职工。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进行用药护理,体征监测,日常指导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项目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项目启动,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成立相关项目管理小组,项目负责人由院内护理部主任担任,负责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及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解决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小组工作人员由各科室护士长担任,对各自科室的项目管理工作负责。项目管理小组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并指导工作人员积极按照计划执行;②项目计划,相关工作人员对各科室目前的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对患者以及护理人员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患者的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护理人员的调查内容为对住院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认知情况等方面,小组成员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制定出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③项目执行,将项目计划以及实施进度表发放到各科室,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并及时填写项目实施进度表,对于在项目管理执行期间遇到的相关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对项目管理的认知程度,使其对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并了解如何进行预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④项目控制,及时对项目管理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将项目管理的执行情况列入到各科室的考核当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心。项目管理小组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对于患者以及护理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汇总和讨论,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将计划与执行结果对比,及时对项目管理中的不足进行修正;⑤项目收尾,整理整个项目管理的相关资料,将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相关流程等进行整理和汇编,进行档案管理。

1.4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包括护士沟通、护士行为、病房管理、操作技能四个方面,每项2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计量资料用()来表示,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护士沟通 护士行为 病房管理 操作技能对照组 50 15.27±2.63 15.00±1.29 16.17±2.66 15.52±1.79实验组 50 18.52±1.09 17.38±1.54 17.98±1.49 18.42±1.52 t - 8.0722 8.3773 4.1978 8.7323 P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医院的社会效应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积极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的关键[3]。

项目管理是一种具有较高系统性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及收尾五个阶段。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对项目的计划、实施以及执行等情况监督和指导,在基层医院有限的环境下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整个计划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避免人员浪费的情况出现[4];小组成员在制定项目计划之前对患者以及院内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调查工作,整理汇总调查结果,并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出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以实际调查结果作为计划制定的依据,可以保证计划的实际意义,避免计划过于空洞[5];将项目管理计划发放到各个科室,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计划执行并将实施进度进行记录,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对项目管理的认知,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遇到的相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发现计划存在的问题;项目管理小组对整个项目的进展进行积极的监督和指导,将其计入考核,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小组成员要积极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这样能够积极发现项目管理计划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提高项目管理的正确性以及高效性;整个项目管理计划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要及时对项目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汇编,将其进行存档,可以为后期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6]。

本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项目管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护理人员实验组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