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07-21戴力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依从性护理人员疾病

戴力

(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信阳464000)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姿势平衡障碍、跌倒等,且大多数患者把该病看做“绝症”,极易产生悲观情绪,严重影响其康复情况,故临床治疗中多结合有效护理干预[1,2]。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是一种通过发现护理存在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利于患者康复[3]。本研究探讨PD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PD患者86例,依据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45~76(63.78±6.24)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44~75(63.65±6.27)岁。纳入标准:(1)符合PD诊断标准[4];(2)神志清醒,有一定认知沟通能力;(3)可独立或辅助进行功能锻炼;(4)患者家属均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肢体缺陷;(2)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3)存在关节炎或多系统萎缩疾病;(4)中途退出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向患者及家属开展疾病知识宣教,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如下:(1)计划:护理人员通过全面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家庭背景、病症情况、文化水平、兴趣爱好、运功功能等,发现分析现存问题,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①现存问题:病房针对姿势平衡的常规训练,如垫脚尖、直步行走、单足站立等,虽看似简单,但帕金森姿势平衡障碍患者训练中易跌倒,对其风险较大;患者功能锻炼不规范,且重视程度较低,依从性较差。②制定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案:根据患者情况,从力量训练、四肢关节训练、平衡训练等方面为其制定训练方案;③加强心理、饮食方案、日常生活训练等护理。(2)实施: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开展护理工作:①护理人员将八段锦、健身操等运动视频下载到笔记本电脑上,通过视频教学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太极拳、健身操等运动锻炼,锻炼时间选择每日14:00,30min/次;②因大部分患者将疾病看做“绝症”,极易出现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关注其情绪变化,及时进行疏导,并列举一些成功康复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以促进其治疗依从性提高;③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及其饮食喜好等,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饮食以富含优质蛋白质、高热量食物为主,并避免和多巴胺类药物共同食用;④护理人员安排患者每日定时读报或看新闻,以帮助患者了解时事,分散疾病注意力,并对其穿衣、吃饭、入厕等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指导训练。(3)检查:护理人员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锻炼方法等掌握程度。(4)改进:护理人员肯定患者在疾病康复护理中的积极配合,每月定期开展总结会议,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进入下一循环。如将八段锦、太极拳等练习计入护理人员工作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提高;若患者心理状态干预效果欠佳,可通过一对一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情绪转移、集体心理治疗等形式开展针对性护理。

1.3 观察指标 (1)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问卷Cronbach'αs系数为0.832,共3个维度:身体锻炼、锻炼监测及锻炼过程中及时寻求建议,总分100分,≥80分为完全依从,60~80分为基本依从,<60分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基本依从率。②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运动功能,采用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DRSPD)评估[5],共13项内容,每项均采用0~4分评分,评分越高代表运动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等级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 护理后,两组MDRSPD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MDRSPD评分比较(±s,分)

表2 护理前、后两组MDRSPD评分比较(±s,分)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对照组Z/χ2 P 43 43 22.94±5.87 22.86±5.89 0.063 0.950 14.28±4.39 19.24±5.42 4.663<0.001 7.747 2.966<0.001 0.004

3 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PD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晚期会导致患者严重残疾,目前治疗该病无特效办法,故临床治疗中结合有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是一种通过发现护理存在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MDRSPD评分较对照组低、功能锻炼依从率较对照组高,提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有效提高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其运动功能。分析原因:持续质量改进护理中,通过全面收集患者资料,利于发现现存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同时,在根据计划开展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针对发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如对于常规姿势平衡训练易使PD姿势平衡障碍患者跌倒、患者功能锻炼不规范等问题,制定出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多个方面合理有效功能锻炼方案,护理人员通过将八段锦、健身操等运动视频下载到笔记本电脑上,视频教学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利于提升患者功能锻炼积极性与依从性,改善其运动功能[6~8];针对将疾病看做“绝症”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关注其情绪变化,及时进行疏导,并列举一些成功康复案例,有利于提升其治疗信心,促进治疗依从性提高。此外,通过结合患者病情、饮食喜好等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避免和多巴胺类药物共同食用,利于增加患者营养支持,增强体质;通过安排患者每日定时读报或看新闻,并对其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行为进行指导训练,能帮助患者了解时事,分散其疾病注意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9,10]。最后,护理人员通过检查患者对疾病知识、锻炼方法等掌握程度,肯定患者在疾病康复护理中的积极配合,每月定期开展总结会议,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进入下一循环,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有效提高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其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依从性护理人员疾病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