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一题一课”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20赵振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一题一课复习课高中数学

赵振华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其次结合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在复习课中运用“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以及在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最后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为例检验“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并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课;一题一课;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市“十三五”201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数学‘一题一课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LZ[2019]GH1229)

一、数学复习课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

众所周知,各种版本的教材关于章末复习部分一般包括一个本章知识结构图,几个知识点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复习参考题.复习课怎么上?似乎没有固定的模式,很多教师习惯于知识梳理、例题讲解、巩固训练式这样的流程.由于要兼顾全课复习的容量与例题、练习题的覆盖面,所以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常常出现知识点多、题量偏大、各个小题之间关联度不强等现象.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为主,力求把本节或本章的知识点和题型全部覆盖到位,讲解速度快,很多知识点一带而过,甚至压缩学生的练习时间,为了复习而复习.虽然教师回顾了很多知识点,也让学生练习了各种题型,自认为复习得“很扎实”,但教师倒出来的“水”,学生并没有全部接住,教师讲的多,学生吸收的少,学生能听懂,但是不会迁移应用,这样的复习课是低效的.

学生在复习课中习惯于被动接受,先是跟着教师走马观花式地把知识点过一遍,然后听教师讲解例题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题,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也回顾了很多知识点,听懂了教师讲的例题,但在课后做题时不会应用迁移.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一题一课”教学模式初探

为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转变复习课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让教师“变讲为导”,让学生“变听为学”,本人尝试在数学复习课中运用“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 “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1.“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题一课”就是教师通过对一道题或一个学习材料的深入研究,挖掘其内在的学习线索与数学本质,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学生展开数学探究活动,以期达成多维目标的过程.“一题一课”的研究素材往往是一道经典的高考题或来源于教材的好题目.

“一题一课”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道思维含量丰富的试题由浅入深地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一道题多角度的思考,探索规律和方法,并进行变式应用,让学生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重在让学生掌握思想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让学生学会应用迁移,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

2.“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有以下六个环节:

研读试题: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一道思维含量丰富的试题,让学生研读,分析该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或要证明的结论,并挖掘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和隐含信息.

引出课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引出该题中的核心知识点,并把它作为本节课的课题.

知识回顾:教师引出课题后,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补充并强调学生该注意的地方,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题多解:师生回过头来再研读刚开始给出的试题,分析解题思路,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尝试多种解题方法,本环节由学生完成,教师补充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一题多变:教师以刚开始给出的试题为“母题”由浅入深地展开变式,并把变式作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题型及思想方法,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在运用“一题一课”教学模式时,提倡教师先说题,再自拟题目进行上课,追求既讲得少又讲得好.“一题一课”教学模式既推进了教师对命题的研究,又促进了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改革,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把握高考的考情,摒弃以前大容量试题讲解的低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让学生先进行分析和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一题一课”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继承与发扬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两大优势,即变式教学与开放题教学.“一题一课”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问题本质的探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题一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从一道题开始由浅入深地展开变式,有利于学生挖掘问题的本质,逐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运用思维导图能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把各知识点关联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全方位地分析该课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3.一题多解,多解归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题一课”教学模式是在一道题的基础上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題多变,对于同一道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尝试提问,自主编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的“一题多解”环节,学生可以在自主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向教师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由教师点评或解答.在“一题多变”环节,学生可以围绕“母题”自主编题并解答,学生尝试提问和自主编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一题一课”教学模式实施案例——《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高考复习课

1.研读试题

例 若sin α=-5[]13,且α为第四象限角,求tan α的值.

这道题来源于人教版A版必修一道例题的改编,教师让学生研读该题,分析该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并挖掘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学生研读后回答自己的分析结果.

2.引出课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引出该题中的核心知识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把它作为本节课的课题.

3.知识回顾

教師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教师补充并强调该注意的地方.

4.一题多解

学生回过头来再研读刚开始给出的试题,分析解题思路,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尝试多种解题方法,本环节由学生完成,教师补充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6.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题型及思想方法,并让学生分享经过本节课的学生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五、“一题一课”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实践表明,“一题一课”教学模式不仅转变了复习课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稳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总体上看来,“一题一课”教学模式是成功的,但是还有很多问题要进一步探索.教师在复习课中运用“一题一课”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在选择“母题”时要体现其导向功能

教师在选择“母题”时应格外注意,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充分发挥“母题”的导向功能,让学生能够通过“母题”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2.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

在知识回顾环节,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生总结后,教师再补充完善,让学生充分应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

3.教师要“变讲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以讲为主,要“变讲为导”,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引导、点评,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在“一题多变”环节,可以是教师编题,也可以让学生编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一题多变”要有层次性

“一题多变”要由浅入深地展开,变式要由易到难,不能有太大的跳跃性,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问题的设计也要逐层递进,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节奏,整个课堂题量要适中,各变式之间关联度要强.

猜你喜欢

一题一课复习课高中数学
重视数学问题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探研
初中数学复习课“一题一课”教学思路探微
一题一课复习:有效设问提高课堂效率
试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策略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