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合璧”让中华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2021-07-20张迎九张丹丹

教育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西合璧京剧中华

张迎九 张丹丹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外语实验小学通过英语融合课堂,将英语知识传授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让语言与文化无缝对接,在向学生传授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将英语教学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引领师生在理解、欣赏英语文化的基础上,发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既注重学生习得知识和能力,又融合不同学科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课程背景。文化是一种载体,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组成的一部分。英语学习除了要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外,作为中国的英语老师,更要把英语教学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外语实验小学持续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建构特色融合课程,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外语实验小学始建于1948年,是瀍河区一所中等规模的市级规范化小学。2011年学校确立了“美的教育塑美的人生”的办学理念,围绕“美道、美德、美行”美的教育主线,营造美的环境,实施美的教育,开展美的活动,努力创设“追求美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感悟美的生活、成就美的人生”的育人氛围。学校遵循“以美育美”的教学理念,坚持把“美教美学”贯穿于教学之中,创设“四美”课堂,形成了“互动、共生、求真、尚美”的课堂文化,开设盘彩课程、足球课程、戏曲课程、社团课程,形成了“美丽人生”课程体系。

课程理念。开设“英语特色融合课程”,旨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面和自由的“养分”与空间,在“学科+”思维引领下,进行学科的融合与拓展,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交互和展示交流的平台。我们将知识传授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让语言与文化无缝对接,向学生渗透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中,学生的图像感受、声音感受、身体感受、情感感受互相联系融合,学生的体验探究、个人表达、合作创造自然融合,实现了“教学设计个性美,语言训练层次美,师生活动融洽美,教学媒体整合美”。

课程目标。通过实施“英语特色融合课程”,学校希望实现以下目标: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感受文化滋养的同时轻松学好英语;促进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和传播力提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動手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通过师生同做“思维导图”梳理教材,把握重点难点,落实学科素养,同时注重“特色融合课程”建设,让学生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感知,做最美的自己。

课程例说。如“Painted face”一课融合英语、京剧、绘画等学科,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大家呈现了一堂中西合璧的英语特色融合课程。该课程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说京剧,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孩子从知识的学习者变为文化的传播者,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学生通过对京剧脸谱中色彩与图形等元素的排列、组合、绘制,感受脸谱的色彩与造型之美;教师注重学生发散思维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京剧元素进行再创造,并绘制出属于自己的京剧小脸谱,感受民族艺术魅力。

通过融合课程的学习,学生感受国粹的博大精深、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视野更开阔,思维更丰富,思想更活跃,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大大增强。这样的课堂,是教学更是艺术,是语言更是文化。在传承中追寻美,在创新中传递美,外语实验小学师生将继续致力于让学生的生命之花美丽绽放!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外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姜乃强

猜你喜欢

中西合璧京剧中华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中西合璧郎世宁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亦荤亦素
马年拜读徐悲鸿《八骏图》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