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潮流消费地图,走进“Z世代”的世界

2021-07-20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洛丽塔爱豆盲盒

本刊编辑部

潮玩手办、汉服、洛丽塔、潮鞋、游戏、盲盒……在互联网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是这些潮流消费的主导力量。他们的消费呈现出哪些特点?反映出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其背后有哪些值得探求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让我们跟着“Z世代”,走进他们的潮流消费世界。

娃圈  木木 : 娃娃是有灵魂的,能够给我陪伴的感觉

我玩潮玩快三年了,最开始接触潮玩是从泡泡玛特开始。2018年底,泡泡玛特推出了一款毕奇的圣诞盲盒,这是我买的第一套盲盒娃娃。后来我了解到还有更大型号的娃娃,越了解买得越多,平时会经常逛闲鱼和线下的潮玩展。

每年各地都有潮玩展会,我去过上海、北京、香港的潮流展,人都特别多。像上海国际潮流玩具展,一天的人流量大概有8000~10000人,很多人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排队。展会上的玩具有的是先到先得,有的是定额抽选,所以有的玩具溢价特别高。尤其是受很多人喜欢又比较稀有的潮玩,价格可能会翻二三十倍。每次展会,我都容易冲动消费,平时可能会精挑细选,但在展会上就来不及思考,看到什么都想要。我第一次参加展会还买了睡袋,晚上睡在水泥地上排队,连轴转了三天三夜,非常累,但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还是很开心。

公仔里,我比较喜歡Labubu,其设计师龙家升以前是从事儿童插画的。Labubu最早出现在他的绘本里,讲述了森林中的Labubu、Tycoco与Zimomo等精灵伙伴的故事。设计师构造了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我很喜欢这种故事情节及其传达出的设计理念。我认为玩具的设计需要表达一些思想,而不仅仅是把可爱的元素拼凑在一起,那是没有灵魂的。

最近,我开始玩小布,可以说是“新晋娃爹”。小布的英文名是Blythe,是一款诞生于美国的大脑袋、大眼睛的娃娃。小布圈子里,一般都会将原装娃娃送去不同的妆师(圈内称“壮士”)那里去改妆,可能会把娃娃的脸磨一下,鼻子做一下,再化个妆,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娃娃,和整容差不多。小布的所有东西都要等,包括衣服、眼片、假发等,全是手工制作的,非常精致,也很贵。

我给第一只小布取名为Lucky,第二只叫小葵,她们都是我的女儿。一开始我玩小布的原因就是单纯觉得这些娃娃可爱,后来我发现他们很治愈,看着他们就觉得童心满满。我平时会给他们拍照、拍视频,在旅行的时候也会随身带两个。我觉得他们是有灵魂的,能够给我陪伴的感觉,像朋友,也像孩子。

这几年,我在潮玩上花了五六十万,大概买了上千只娃娃。这些娃娃就像收藏品一样,之前我有为他们定制玻璃柜,现在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来放娃娃。每个来我家的女生,甚至男生,都会忍不住尖叫,惊叹好可爱。但是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一个娃娃要这么贵。我认为,其实不只是娃圈,很多圈子都是这样,当你不了解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在哪里,而当有人欣赏的时候,它的价格就可以上千上万。

盲盒圈 炆炆 :工作那么辛苦,总想奖励自己点东西

我接触盲盒,缘于一套2018年出的西游记系列盲盒。那个时候做传统文化IP的潮玩比较少,所以感觉很新奇。我觉得把中国传统文化IP用比较新潮的方式展现出来很有创意,于是买了人生中第一个盲盒。那时候我刚毕业参加工作,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总想奖励自己点东西,盲盒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的好朋友会把抽到的娃娃带到工位上,工作累了就看一看娃娃,心情就会变好。我觉得盲盒的设计很有意思,都是同一个IP人物,但每个人物的姿势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人物扮演12个不同的角色。

抽盲盒这种方式也能带给我很多未知的惊喜,我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抽中的是什么。我给妹妹买过一次盲盒,后来她也入坑了。她很享受拆盲盒那一瞬间的快乐,看中想要的款式,然后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打开盒子。我的好朋友们也买了很多盲盒,她们追求收集的乐趣,如果最后差了几个娃娃,就会买二手的或者和别人换,非凑齐不可。买盲盒,经常会抽到重复的款式,我就会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或交流群卖掉,或是跟别人交换。有些款式稀有度高,又受大家追捧,价格就会被炒上去。我之前关注一个系列的盲盒,预售时基本抢不到,实体店里也没有货。最近我运气不错,抽到了其中比较热门的一款,实体店里的价格是69元,淘宝上要卖99元。

汉服圈

夜白 : 穿汉服的女孩,

或许都在儿时披过床单扮仙女

我是从2015年开始接触汉服的。刚开始是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拍的汉服写真,特别美,就被吸引了。我感觉许多中国女孩子内心对汉服都会有种天然的喜欢,记得小时候我们还在身上披过床单扮仙女。

其实每个人刚开始接触汉服,除了被汉服本身的美吸引之外,也希望通过汉服展现一种形象,表达自己的个性态度。而且汉服有许多款式,它很包容,适合各种体型的人,不管高矮胖瘦都可以。此外,汉服也越来越成为赠礼的一个选择。我接触了很多人,他们的第一套汉服都是朋友赠予的,我觉得这很有意义。汉服是一个能够承载很多情感的东西。

我在汉服上的日常花销其实挺多的,因为不只是汉服本身花钱,发饰也花钱,为了拍照我还要买各种类型的发包。在我看来,汉服现在有两大趋势:一个是大繁,就是越做越华丽;一个是大简,就是越做越日常。我比较偏向大简,我觉得日常也可以穿汉服是很好的体验。有人说,很多改良款不属于汉服,或是执着于穿汉服必须妆造齐全。我不太认同,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就不可能把老祖宗的东西直接拿过来用。当汉服成为人们日常的穿衣选择时,其背后的文化才能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我平时会在双休日、传统节日,或是参加社团活动时穿汉服。

其实许多汉服社团最初成立的原因,往往是汉服爱好者觉得一个人穿会不好意思,就慢慢聚集了一批同样喜欢汉服的人。汉服圈里,我们互称“同袍”,取自“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意。某地举办一个比较大型的汉服活动,其他城市的汉服社团也会受到邀请,讲究的是“同袍一家亲”。

猜你喜欢

洛丽塔爱豆盲盒
洛丽塔裙
吃饭就像开盲盒
虚拟偶像爆红全球:我的爱豆不是人
明天盲盒
你激励爱豆的样子, 像极了你的妈妈
盲盒模拟器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ellechina.com扎染逆袭2019!
论《洛丽塔》中的极权主义思想
爱豆的签名,就问你看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