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婚姻爱情诗研究

2021-07-19巩玲玲王艳冰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郑风爱情诗诗经

巩玲玲 王艳冰

一、《诗经》中的爱情画面描绘

《诗经》分为大雅、小雅、国风等篇章,几乎在每一个篇章里都能找到与爱情婚姻相关的作品,比如在开篇的《关雎》一诗中,作者用直白的字词描写自己的相思之情,表达出自己对于“窈窕淑女”的追求之心,以至于“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并表达出自己的愿景:希望有一天可以将她迎娶进门,共过美好生活。与之类似的还有《诗经·卫风·氓》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一句,将海誓山盟用平凡的语句加以描述,更突显了作者心中对于爱情的坚定。在《诗经》的很多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中,都写出了女子对于爱情的向往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绘出了那时候的追求自由爱情的困难,以优美的语句表达出了勇于追求爱情的高尚品格。

比如在《摽有梅》一作中,写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生活的渴望,诗作以相对直白的口吻大胆地进行描写,没有“爱你在心口难开”的那种羞涩,反而对爱情表现得十分直率。在那个时代,女追男的场景十分少见,因为对于女子来说,想要直接对一个男子告白总会显得有些难以启齿,但是作品的女主人公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世俗偏见,颇有些“爱要大声说出来”的意味。后人评价这篇诗作,谓之“急婿也”。

二、《诗经》婚姻爱情诗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的婚姻文化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时候,年轻人的爱情都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由此而引发的婚姻悲剧数不胜数,所以才有了那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以当前的眼光来看古时候的婚嫁文化,悲剧似乎不可避免,即使放到现在“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多为一句空话。然而《诗经》中的很多与爱情相关的作品,却敢于用最直接的字眼来描写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用悲情之句来表达心中的空虚,仿佛有穿越之感。《诗经》中的诗作对于爱情心理的刻画十分逼真且细腻,特别是对于女子求爱心理、思念之情的描述更是“有血有肉”。《郑风·子衿》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城阙等候她的心上人,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绝美的告白,女子久等却未见心上人出现,焦急之情袭上面容,心中万分焦急又多了几分埋怨,这种细腻的刻画将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之心完整地表现出来,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到女子的痴心。在另一篇诗作《郑风·褰裳》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境就与前者完全不同,这首诗中的女子大胆地戏谑情人:“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在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几分妩媚,也能看出几分婉秀,主人公在丈夫面前表现出的泼辣之态正是美好爱情另一面的写照,在情人面前本就可以无拘无束、“胆大妄为”,因为疼爱的另一形式就是放纵!在这首诗中,你很难去揣测二人的心境,或许是夫妻之间的小打小闹,也或许是一种“秀恩爱”,总之在后来没有任何一个诗人敢于将这种心理写出来,这也许正是《诗经》的魅力所在。

将视线拉回到现在,如今的男女可以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当我们读到这些赤裸、率真的诗句时,难免还会感到震撼,不仅仅是诧异于他们对于爱情的直面追求,也是在现在爱情观上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诗经》中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对于爱情的看法是非常直接的,爱情和婚姻在他们心中十分神圣,托付一生的心就是彼此唯一的依靠。在《郑风·萚兮》中这样写道:“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倡予要女。”从这几句话里可以看出对爱情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追求爱情的原因就在于追求生命的完整,可以说对于作者来说没有爱情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是“枉来人间走一遭”的。这让我们联想起柏拉图的那句“人原先是一个整体,由于强行分劈才有了两性”。爱情是生命对生命的肯定,是只有一半的生命去寻找另一半组成完整生命的行为,这或许就是两性的本质所在。这些三千年之前的情话在如今看起来是十分优美的,美得就如同纯净的爱情和无瑕的生命一般,可以说没有婚姻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没有爱情的生命是有所欠缺的,我们在感慨古代人类对于爱情果敢追求的同时,也可以从现在观念里直白地体现婚姻之美、爱情之美,这就是与《诗经》爱情作品产生共鸣的地方。

三、《诗经》婚姻爱情诗评述

《诗经》的爱情诗是周代婚姻文化的一个缩影,追溯至远古时代,婚姻的观念或许还没有形成的时候,爱情只是繁殖的一种美好形式,随着文明的进步,繁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已经从人的本性变成了人的精神追求,然后又慢慢地变成了风俗。从《诗经》中表现婚姻风俗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风俗已经不再停留在于它最初的含义,而是向着人的精神世界演化,婚姻是爱情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灵魂的一种归属。在《郑风·溱洧》中这样写道:“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溱与洧,浏其清兮。士与女,殷其盈矣。”三千年前的人对于生命精神的追求就是对于自由的向往,这其中就包括了爱情自由和婚姻自由,在西周时期,礼教虽然已经设立,但是古人对于婚姻的看法始终还是父母之命,虽然很多男女青年都去追求婚姻自由,但世俗的压力仍然普遍存在。在《诗经》的恋爱诗中,大多描写的是男女双方互相爱慕,年轻人的思想比较前卫,试图去打破世俗的枷锁,恋爱诗的大量出现证明当时的婚姻观念已经是以男女双方的相互爱慕为基础,而不全是“包办式”婚姻,从《诗经》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以《郑风·褰裳》中的诗句为例:“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枉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在这首诗中,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定义在于“思我”之“思”一句中,思我之思的意义很直白,就是想念我所念之人,這是一种内心的独白,也是对于爱人的一种最直接的告白,自己所思的对象仿佛就是生命的全部一样,哪怕是面对千万种困难也难以阻碍这种思念之情。哪怕是溱洧之水又深又广,我的思念之情也没有任何保留。在整个诗作中,都描写的是主人公对思慕之人满满的爱,并且在“子不思我,岂无他士?”一句中,也直白地写出了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如果你不“思”我,那么就没有其他人了吗?这一句看似是威胁之意,实则表现的是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强烈渴望,是对对方爱情忠贞的一种警告。在这首诗中,读者看到的是一种决绝,也看到了作者追求爱情的决心,一方面它突出了爱情至上的看法,同时也暗暗显示着野性风俗所具有的自由品性对爱的保障意义。从《诗经》的恋爱诗中,可以看得出来,爱情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存在的,爱情与思念、婚姻高度地联系在了一起,可见爱作为强大的生命力是自发产生的,同时也需要男女双方拥有莫大的勇气,敢于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

向往爱情的自由从《出其东门》这一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出其东门》是一首表现男子不受诱惑忠于爱情的诗篇。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爱情已经从一种欲望逐渐变成了一种文化,是一种对性的欲望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已经超脱了性的存在。《关雎》这一作品用文字描写了追求爱情这一精神活动,说明了爱情的本质就是人的欲望。在《关雎》中不难发现,男女双方作为婚姻爱情这一活动的参与者,本身就是一种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在近代社会中,爱情自由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精神文化,如今的婚姻已经少有包办的情况,父母之命也逐渐地被恋爱自由所替代,但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追求爱情自由却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世俗在没有被打破之前,一切与世俗相违背的人和事都会被看作异类。《诗经》中的恋爱诗可以直白露骨地描写思念、爱慕之情,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财富,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现代学者更好地研究那时男女青年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唐琛《在〈诗经·氓〉中关于爱情的思考》一文中有提到,《诗经》中很多爱情诗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十分直接的,毫不遮掩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但是在诗篇中,又不是对爱情盲目地追求,这种追求是建立在道德约束之上的,这从《诗经》中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诗篇中的青年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一方面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抒发自己对另一半的思念之情,同时又不是“脱缰”的状态。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是单纯地追求自由,而忽略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这种只追求外在自由的想法与古人还是不同的,现代人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往往比较浅显,这样注定会在婚姻道路上犯下很多错误,走很多弯路。在儒家经学大师们眼中,爱情并不是一种上得了台面的东西,所有对于爱情的讨论都是靡靡之音,而打开《诗经》却随处可见对于爱情观念的了解,《诗经》的作品正是用这种强大的自由爱情向往之意,向世俗观念发起文字上的挑战。

四、结语

《诗经》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的爱情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于爱情自由的向往影响至今,在三千多年前民俗婚姻影响深远的年代,想要追求恋爱自由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诗经》的爱情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男女双方对于爱情的忠贞。《诗经》中的爱情诗风格多样,这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婚姻爱情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郑风爱情诗诗经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国风·秦风——《蒹葭》或许,从来都只是一首爱情诗!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Contents and Abstracts
爱情诗页
《诗经?郑风?将仲子》主题考
爱情诗页
爱情诗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