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胸腹创伤应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与CT诊断效果对比

2021-07-16王义忠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胸腹气肿检出率

王义忠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中医院放射科,山东 滨州 251700

前言:胸腹创伤,是临床治疗中极为严重的创伤之一,一旦未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1]。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诊疗形式,不仅能有效缩短诊疗时间,同时还能为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进行手术争取有利时间。数字放射摄影技术与CT技术都是临床诊治过程中,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并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次实验中将两种不同诊疗方法进行对比,并对其诊断效果进行观察,旨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以便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贡献。本文于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诊胸腹创伤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样本,对比了数字放射摄影技术与CT诊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100)性别:男/女=57/43,年龄(51.1±5.6)岁,疾病类型:皮下气肿14例、骨折46例、肺不张18例、血胸12例、胸腔积液10例。对照组(n=100)性别:男/女=58/42,年龄(52.9±6.0)岁,疾病类型:与观察一致。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DR)诊断:电流500mA,电压50kV~85kV。并且,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以及创伤程度,为患者拍摄患处的正位片以及侧位片,如患者有特殊需要需加拍斜位片,以保证临床诊断的有效性。

观察组采用CT诊断:事前,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CT检查的必要性,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检查前辅助患者摆放好检查所需要的体位,从患者胸部向盆骨方向缓慢扫描,层厚与层距均为1mm、重建层厚层距为5mm。检查完毕后,将检验报告交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诊断,并告知患者诊断结果。

1.3成像质量判定标准 成像质量判定需要遵循以下标准:(1)Ⅰ级质量:成像结果质量清晰,无伪影。(2)Ⅱ级质量:成像质量一般,图像虽清晰可见,但有少部分伪影存在。(3)Ⅲ级质量:成像质量较差,图像模糊不清,并出现大量伪影。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方法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皮下气肿、骨折、肺不张、血胸、胸腔积液检出率分别为14%、46%、18%、11%以及10%,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方法检出率对比

2.2两组患者方法成像质量对比 观察组成像质量为Ⅰ级占 84%、Ⅱ级占15%、Ⅲ级占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方法成像质量对比

3 讨 论

胸腹创伤是医院诊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伤形式。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由于内部脏器受到创伤后,可能会引发大出血。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丧失生命的风险[2]。虽然胸腹创伤具有极高的严重性以及致命性,但患者通常在2h内使用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干预,能够及时保证生命安全并有望治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使用CT对胸腹创伤患者进行检验,患者的皮下气肿、骨折、肺不张、血胸以及胸腔积液等不良反应的检出率显著增加。CT检查相对于数字放射摄影技术,成像质量更佳,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诊断报告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因此,使用CT检查不仅能够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诊断,同时还能最大限度降低误诊率,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皮下气肿、骨折、肺不张、血胸、胸腔积液检出率分别为14%、46%、18%、11%以及10%,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成像质量为Ⅰ级占 84%、Ⅱ级占15%、Ⅲ级占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胸腹创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CT诊断方式,其诊断效果明显优于数字放射摄影技术。经临床实验证明,此诊断方法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应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腹气肿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联合检测胸腹水sHLA-G、MMP-3、LDH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胸腹水常规中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