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

2021-07-16李琳峰高红雨平会娜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脑心心肌综合征

李琳峰 高红雨 平会娜

1.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急诊科,北京 100020;2.河北保定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3.河北保定恒兴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河北 保定 071051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有着较高的残疾率和死亡率。该病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其中脑心综合征是指脑卒中后继发心脏损伤,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脑心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水平升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文章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100例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100例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为46~82岁,平均为(56.5±4.3)岁。入选标准:无国外心脏病史且经头颅CR或MRI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排除标准:脑肿瘤、心功能不全以及心脏病患者。并根据患者有无并发脑心综合征分为观察组(合并脑心综合征,共计60例)与对照组(无脑心综合征,共计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结局的差异。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表述,两组计数值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ST段改变、心肌酶异常、肌钙蛋白I异常、B型利钠肽前体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

2.2两组患者预后结局的差异 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两组患者预后结局的差异

3 讨 论

脑心综合征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脑损伤导致心脏瞬态左心室壁中段运动功能的衰退,同时可引起室壁运动异常,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2]。目前临床研究认为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为:①心脏功能异常:由于心脏功能主要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急性脑卒中发生后由于交感神经儿茶酚胺释放水平升高,导致心脏功能损伤,进一步影响了心室功能;而交感神经活性由于受到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而抑制,因此心脏损伤程度加重[3];②颅脑支配异常:当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等部位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度下降,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失衡,引起心电异常;③体液调节异常:当急性脑卒中发生后,血管紧张素II以及内皮素表达水平升高,两种因子均有着促进血管收缩的效果,导致冠脉血流量减少,引发心肌缺血症状;同时血管紧张素II能够刺激醛固酮释放,导致水钠潴留、心脏负荷加重。

各种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多篇研究指出该病发展的发生率在58~84%[4-5],本次研究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在60%。由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分析该并发症的发生规律以及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ST段改变、心肌酶异常、肌钙蛋白I异常、B型利钠肽前体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心律失常、ST段改变、心肌酶异常、肌钙蛋白I异常、B型利钠肽前体异常是脑心综合征的常见临床特征;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会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升高。因此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需要在入院后短时间内进行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并结合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脏不良事件,在积极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保护心肌药物,合理控制输液速度,维持水电解质正常,促使患者能够尽早渡过急性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脑心综合征是急性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且此类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以及心肌损伤,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临床治疗需要加强此类患者的心脏监护,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猜你喜欢

脑心心肌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Chandler综合征1例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考前综合征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