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因性疲乏的影响探讨

2021-07-16李松岩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优质化因性肺癌

李松岩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暨(黑龙江省第二肿瘤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化疗是肺癌患者的主要疗法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癌症患者因性疲乏的诱发因子,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生理负担,如导致患者记忆力衰退、焦虑、抑郁等,不仅不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还会致使患者丧失治疗自信心。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防止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因性疲乏的情况。为了探讨肺癌化疗患者采取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因性疲乏的影响,笔者采取对照分析,论述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6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年龄为36~83岁,平均为(69.14±8.13)岁,病程为1~11年,平均(6.21±5.10)年,其中男、女比例是34:31;观察组年龄为37~82岁,平均为(70.32±5.20)岁,病程为2~13年,平均(6.33±3.31)年,男、女比例是36:29。基线资料对比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 (1)均确诊为肺癌患者,TNM分型为Ⅰ期~Ⅲ期;(2)化疗治疗耐受性高;(3)意识清晰,可进行有效沟通,能主诉病情,依从性较好。

1.1.2排除标准 (1)临床症状不典型者;(2)肝、肾生理与代谢功能异常;(3)精神障碍或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患者;(4)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肺炎、肝肾功能障碍者;(5)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6)失访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加强巡视等,观察组行优质化护理干预:(1)护理人员需耐心解答患者的对于病情以及治疗措施的疑问,重视患者主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安抚其不良情绪,以促进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评估患者的病灶情况,协助其进行影像学检查,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排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消极情绪,加强沟通与交流,并重视其护理反馈;(3)化疗后,对于不好的结果,病人难免容易滋生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基于此情况,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作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其次,病人难免容易滋生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及早意识到患者情绪问题,转移其注意力,提高诊疗依从性;化疗后需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等,嘱咐其定期复诊;(4)并发症护理:化疗前,可指导患者适当饮食并保证充足饮水,合理指导其饮食,食物宜易消化、高纤维、清淡为主,忌烟酒,。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化疗后需禁食禁水2h,避免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恶心干呕、呕吐等情况,需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PFS-R(因性疲乏评分):该量表包括认知、躯体感觉、行为、情感等4个方面,总分值为0~4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因性疲乏状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库的建立采取Epidata标准软件录入并核对,统计学分析、检验使用SPSS 22.0标准系统。设定本次数据均呈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表示为均值和标准差,行独立T值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概率或百分比,行卡方检验,统计学显著性结局显示为P<0.05。

2 结 果

2.1两组PFS-R评分对比:如表2。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态度、专业素养、健康教育的评分显著更高,P<0.05。

表2 两组PFS-R评分对比

3 讨 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肺癌一直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其发病率在近年来不断攀升[3-4]。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放化疗的副作用等因素,肺癌患者极易产生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的诊疗,加重患者身心痛苦。许多患者甚至拒绝沟通、不配合治疗,进一步加重疾病的恶化。化疗治疗属于标准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推动治疗的顺利进行。

因性疲乏是由癌症相关治疗或肿瘤本身所诱发的持续性疲惫感,可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演化为精神涣散,不利于疾病的诊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FS-R评分显著更低,P<0.05,充分显示优质化护理的有效性,可显著改善患者因性疲乏状况,排解患者负性情绪。

猜你喜欢

优质化因性肺癌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分析优质化护理在预防荨麻疹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化发展措施
国家级高职院校优质化办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