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尺骨茎突骨折类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1-07-16乔友路孔祥者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尺骨腕关节桡骨

姜 涛 乔友路 孔祥者

邹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邹城 273500

受运动损伤等因素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较高,大部分患者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属临床多发腕关节损伤类型。临床开展此类骨折的治疗以内固定及切开复位等常规方案为主,尺骨茎突骨折需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1]。本次研究汇总分析我院患者基线资料,探析桡骨远端骨折行不同治疗方案干预期间尺骨茎突骨折类型对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9月-2020年9月为本次研究年限区间范围,择取研究样本共60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并伴有不同类型的尺骨茎突骨折,基底部尺骨茎突骨折患者38例,27例患者行1枚空心钉内固定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为A组,11例患者行2-3周长臂石膏外固定治疗模式,取托旋后位,为B组。基底部尺骨茎突骨折患者22例,10例患者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为C组,12例患者行2-3周长臂石膏外固定治疗模式,取托旋后位,为D组。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桡骨远端骨折规范化复位,解剖桡骨远端区域,并实施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完成上述操作后评估尺桡关节稳定度,如评估为下尺桡关节不稳定尺骨茎突骨折,行手术治疗或2-3周长臂石膏外固定治疗模式,取托旋后位。手术治疗切口设定为腕尺侧区域,充分暴露骨折端,并清除血肿,医师于直视角度下完成复位操作,利用1枚克氏针固定。尺骨茎突附着韧带、骨折近端骨孔行8字张力固定缝合操作。患者为粉碎骨折,且累及骨干区域,固定方案为微型接骨板固定。术后需检查尺桡关节,确保且稳固效果。

1.3评价标准 评估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估,评估标准为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

2 结 果

全部患者治疗后切口一期愈合,无肌腱与神经损伤,无感染,经X线检查腕骨整齐,尺桡关节良好匹配,无桡骨高度损失。

对比腕关节功能评分,A组优于B组(P<0.05),C组与D组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对比A组、B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n/%)

表2 对比C组、D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n/%)

3 讨 论

受运动损伤等因素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较高,大部分患者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人体尺骨需承担腕部纵向负荷,暴力撞击三角纤维软骨及韧带是诱发骨折的重要原因。临床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方案包括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治疗后合并骨不连等并发症,为此需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2]。

总结分析本次研究数据。60例患者治疗后切口一期愈合,无肌腱与神经损伤,无感染,经X线检查腕骨整齐,尺桡关节良好匹配,无桡骨高度损失,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A组更具显著优势,B组存在一定缺陷,可认为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相关解剖学参数恢复与尺骨茎突骨折无相关性。桡尺远端关节稳定性偏低可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如未能行针对性处理可诱发关节炎及腕部疼痛等远期并发症。移位、部位、骨块大小等尺骨茎突骨折指标可影响关节稳固程度,如尺骨茎突骨折基底部移位超2mm,可导致桡尺侧稳定性下降,进而诱发腕关节疼痛及活动异常[3]。临床建议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如合并尺骨茎突骨折,需评估骨折区域稳定性,如存在不稳定因素,需妥善固定并行韧带修复等干预措施。同时,诱发患者腕关节疼痛及感觉异常的主要原因为尺骨茎突骨折所致尺神经损伤,通过对骨折的有效固定配合神经损伤修复等治疗方案,可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缓解腕关节尺侧疼痛。

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为改善术后腕关节运动功能,需确定尺骨茎是否稳定,并对不稳定患者行固定及解剖复位治疗。同时,本次研究受多因素影响,仍存在不完善,缺乏同类型数据比对分析,就诊患者量不足,研究组开展持续时间偏短,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与尺骨茎突骨折类型的相关性需持续分析。

猜你喜欢

尺骨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小型犬桡尺骨骨折的PRCL-S5型锁定骨板固定术诊疗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