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核酸检测系统用于肺结核临床诊疗的效果评价

2021-07-16赵淑凤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抗酸涂片视野

赵淑凤

枣强县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100

肺结核是乙类传染性疾病,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比例法药敏试验、罗氏固体培养、痰涂片镜检等,但是需要的时间较长,不利于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快速核酸检测系统在临床上得以有效应用,可以在2h内快速检测是否为结核感染,并且能够快速检测是否有耐药性。本文以我院的肺结核患者为例,分析快速核酸检测系统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9例患者,男性52例,女性27例,年龄39岁~64岁,平均(51.6±3.4)岁;初次治疗的患者有50例(84.75%),复治的患者有9例(15.25%)。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为肺结核确诊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之前需要采集3份痰液标本,分别为清晨时痰液、夜间痰液以及即时痰液,分别进行痰培养、涂片检查以及EasyNAT-TB检测。痰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标本需要对其进行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菌种鉴定[1]。

2 结 果

表1 肺结核患者EasyNAT与痰培养、痰涂片检验、细菌学检测结果对比(n)%

3 讨 论

涂片检查:按照《结核病实验室检验规程》进行观察,需要观察300个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则为抗酸杆菌(-);300视野中包含1条~8条,则需要报告菌数;100视野中发现3条~9条,则为抗酸杆菌阳性(1+);10视野中抗酸杆菌1条~9条,则为抗酸杆菌阳性(2+);每视野中酸杆菌1条~9条,则为抗酸杆菌阳性(3+);每视野中抗酸杆菌≥10条,则为抗酸杆菌阳性(3+)[3]。

EasyNAT-TB检测:使用全自动EasyNAT检验仪、配套试剂,2h后观察结果。取痰液或支气管冲洗液等临床标本,经液化处理、离心法提取DNA模板,用交叉引物扩增技术(CPA)在63℃恒温下完成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扩增和杂交,然后在密闭的一次性核酸检测装置中用免疫层析乳胶标记试纸条定性检测扩增产物。免疫层析显色法技术:核酸检测试纸条包被上特异性的核酸纳米级胶体金颗粒和特别标记的核酸探针,使扩增后的检测产物和胶体金颗粒结合,在试纸条的检测线(T线)上显色来检测DNA扩增产物;如果无目标DNA,特异性探针则将无法把扩增产物与标记物连接,结果无显色。

痰培养方法:用于培养的标本根据快速核酸检测或涂片结果进行选择(3涂2培),尽量选择2份阳性结果的标本进行培养,每份标本接种2个罗氏培养管。取1ml~2ml标本,对其进行常规消化、离心处理,而后取0.5ml沉淀物接种在罗氏培养管内,将其平放在温度为37℃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次日观察培养情况,并将培养管直立。培养第三天、第七天观察培养情况,之后每周观察一次,培养阳性管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阴性培养管则需要继续进行培养,并且需要持续培养到8周[2]才能报培养阴性。

根据以上方法的联合使用,有利于及早发现肺结核,肺结核患者临床诊疗的效果显著提升,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性,尽早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降低该疾病的不良影响。

EasyNAT-TB应用在肺结核疾病的诊疗中,其检查结果与痰培养、痰涂片、细菌学检测结果对比,均有显著差异,但联合应用在肺结核的诊疗中,更有利于提高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临床上更有价值。

猜你喜欢

抗酸涂片视野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居· 视野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视野
真相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