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2021-07-16宋立文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吸烟史管腔下肢

宋立文

淄博市第一医院体检科,山东 淄博 2552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管性非化脓性炎症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具有无创、准确率高、重复性好、价格低廉等优势而被临床医生所重视,其已被广泛应用于下肢DVT诊断。本研究对160例疑似DVT患者采用彩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科室诊断为疑似DVT的患者160例,其中男95例,女65例,年龄41~86岁;病程1d~1个月;均有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等表现,行走时加剧;部分无典型症状。排出标准:创伤、长期接受抗凝治疗患者。

1.2检查方法 采用飞利浦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7.0~12.0MHz频率,待测者取仰卧体位,充分暴露下肢,外展外旋,由近端向远端进行多切面扫查,对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胫前静脉进行扫查。观察下肢静脉横轴、纵轴二维图像,实时观察血管壁、管腔及其周围结构,用二维图像观察管径、管壁及管腔内血栓情况;观察血管腔内是否有无血流、反流及充盈缺损现象,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1.3诊断标准 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下肢DVT的诊断[1]:①下肢静脉血管腔内有无-低-中-强的实性回声;②探头加压后管腔无法压闭或部分压闭;③静脉血管不法压瘪;④血栓处无自主性或激惹性血流。

1.4观察项目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脑血管病史等资料。

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表示,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用SAS10.1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彩超诊断情况 160例患者经彩超检查发现下肢DVT阳性60例,下肢DVT发生率为37.5%(60/160)。

2.2下肢DVT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DVT阳性患者的性别、饮酒史方面与DVT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体重指数≤30 kg/m2、有吸烟史、发热症状、脑血管病史、静脉血栓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DVT阴性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下肢DVT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2.3下肢DVT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有吸烟史、有发热症状、有脑血管病史、有静脉血栓史均为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下肢DVT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DVT以患肢急性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主要表现。但仍有超50%患者无下肢肿胀、小腿疼痛、压痛等表现,这给下肢DVT的早期诊断增加了困难;而且,很多患者由于骨折、手术、炎症反应、制动等因素亦可引起肢体肿胀和疼痛,易误诊[2]。而彩超属于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具有无创、重复性好、准确率高且费用低廉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下肢DVT的诊断。彩超可清晰显示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其对DVT的诊断敏感性超93%,准确率超90%[3]。可见,应用彩超对下肢进行DVT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DVT患者患肢病变部位血管腔内部有实质回声,信号强弱不等,管腔变小,管腔闭塞或部分堵塞;管壁增厚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内壁毛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观察到或无线状血流束,血栓部位的血栓一侧沿血管壁连续或断续通过,邻近部位可有侧支血管开放,呈“轨道征”,提示彩超可确定下肢DVT部位、形态、范围和回声特征,了解管腔阻塞和侧支循环形成情况,而且可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

本研究最后对下肢DVT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BMI、有吸烟史、有发热症状、有脑血管病史、有静脉血栓史均为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总之,彩超进行下肢DVT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吸烟史管腔下肢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的实践探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