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妙用生物科学史 满足高考评价体系要求

2021-07-14邹明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应用课堂教学

邹明明

摘要:“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的形成,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传授的传统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此要求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倾注更多精力于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方面。生物科学史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教师能灵活运用生物科学史,以科学家的真实研究事例为突破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基础知识,提升生物学科的综合能力方面产生巨大的作用,达到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0-0099

生物科学史是用来概述生物科学发展历程的,其中收纳了众多科学家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知识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探索方法。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生物科学史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多挖掘和善于运用生物科学史中的研究事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带动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抽象的生命本质形成更深的理解和认知,并且领悟到更为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适当时可以创造情境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有利于达到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现状

1.教师方面

由于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是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他们其中有不少人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最大的价值就是传授学生科学结论,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科学专业人才。教师的教学精力多注重在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巩固,而忽视了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思维的培养,认为生物学科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记忆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结构、生物科学概念及符号,为生物科学专业储备人才。当然,也有相当多的教师意识到生物科学史教学的重要性,但囿于自身科学史素养的不足,教师科学史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量变。教师在学校并未接受过专门的科学史课程的学习,入职后,关于科学史的培训更是少之又少。在这些情况下,教师多数是凭借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选取自觉有意义的科学史内容进行授课,缺乏科学性。同时,教师对于科学史素材的搜集基本局限于教材中出现的内容,获取途径也来自教材。少部分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媒体和课外书籍获取科学史知识,但也都脱离不了教材的限制。教师科学史知识不宽泛,知识面比较窄。

2.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学生对待生物科学史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普遍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感兴趣,这缘于他们把生物科学史定位于丰富知识内容和增强课堂趣味性。但对于生物科学史教学在他们自身科学素养提升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意识不足,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时间紧,学习任务又重,难以抽出充足的空余时间去积累科学史方面的知识,很难达到量变。

二、教学中妙用生物科学史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有关生命科学发展史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不同,除了部分内容以正文的形式出现,比如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还有很多生物科学史以科学前沿、问题探讨等形式展现,这些生物科学史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时,可以从本节的问题探讨“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作为导入点,介绍科学家的研究故事,抛出“酶”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再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介绍孟德尔的事迹和其遗传定律被后人再发现的故事,让学生对孟德尔“前卫”的研究成果产生折服感,从而带着更大的兴趣去领会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奥妙之处,重温遗传定律的发现之路。

2.重温历程,夯实基础

学习生命科学发展史时,学生可以跟随科学家的脚步,了解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避免以往对知识被动、机械地学习,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积累。教材正文中的生物科学发展史,给学生提供了积累生物学知识的平台,多数生物科学发展史都介绍了生物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例如,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中的欧文顿、罗伯特森、桑格和尼克森等一批科学家对生物膜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按照科学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更有带入感,既有利于学生知晓生物结构探索的科学方法,又让学生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积累知识、夯实基础的目的。

3.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体现在可以借助所学展开思考,深入问题的本质以及创新解决方法。生物科学史中的每位科学家都具备这样的能力,都是这方面的典范,让学生通过科学家创造的经典实验,更深刻地领悟他们是怎样思考、分析和解决疑问的,如何设计实验才更严谨,更具有说服力。教师在进行課堂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还要在相应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处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拔高。比如,教师讲授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促胰液素的发现”时,沃泰默的遗憾是“纠结于通往小狗小肠的神经未切除干净”,可以借此展开,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此提出“如何中断神经调节,避免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的问题,学生刚好可以利用上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所学的知识“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过程”,让学生想办法“中断神经调节”。学生在此就可以对沃泰默的实验进行改进,有的学生创新出“利用麻醉药对小狗小肠处进行麻醉”等措施,实现学以致用,很好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效果。

总之,随着新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的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顺应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结合学生知识底蕴,灵活地运用生物科学史于日常教学中。若将生物科学史科学地运用好,可以在教学效果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达到基础的科学知识能够铭记于心,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信手拈来,满足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应该不会成为难事。

参考文献:

[1]徐江平.让生物科学史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J].生物学通报,2010(11).

[2]钟能政.结合生物科学史进行科学方法教育[J].生物学杂志,2005(2).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一中441200)

猜你喜欢

应用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