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入路方式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比较

2021-07-14朱晓琼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椎间隙椎间术式

朱晓琼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4)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属骨科常见疾病,患者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应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以便恢复椎间隙高端,维持运动节段的稳定[1]。其中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均可治疗腰椎退变椎间盘病变、滑脱等,而选择何种术式治疗DS是临床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较PLIF与OLIF治疗DS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DS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脊柱外科学》中DS相关诊断标准[2];②术前经X线、CT、MRI诊断为单节段DS;③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②既往存在腹部、腰部手术史者;③合并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者。将行PLIF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OLIF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0.28±2.04)岁;滑脱分级:Ⅰ级22例,Ⅱ级17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25±2.01)岁;滑脱分级:Ⅰ级20例,Ⅱ级1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术前C臂机定位目标节段,沿棘突作正中直线切口,切口范围包括上下各一正常椎节,逐层暴露横突、上下关节突关节,按照Weinstein解剖定位法,于C臂机下在滑椎及其下位椎体中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椎板咬骨钳去除上位椎板下半部分、部分上关节突;硬膜囊及神经根剥离后显露纤维环、椎间盘,切开纤维环,清理椎隙,使用椎间融合器试模从小到大依次撑开椎间隙,满意后选择合适椎间融合器,将同种异体骨置入椎间隙及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器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依次缝合切口,术毕。观察组采用OLIF治疗:患者全麻后气管插管,取卧位,术前C臂机透视下定位病变节段,于目标节段前4~6 cm处作切口标记,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三层的腹部肌肉,到达腹膜后间隙,沿着腹壁内侧向后用食指从后面向前清扫腹膜组织追踪到腰大肌;手指保护下将导针放入目标椎间隙前1/3,使用扩张套筒逐层扩张,根据皮肤到达目标椎体后缘的深度,安装规格适宜的扩张通道,利用X线机定位,确保通道在理想位置;在目标椎间隙侧方将椎间盘切开,清除髓核,铰刀处理上下软骨终板,打穿对侧的纤维环,椎间融合器试模从小到大依次撑开椎间隙,满意后选择合适的椎间融合器;将人工骨(同种异体骨)放入融合器中间的空腔置入椎间隙;C臂机透视下观察融合器位置,当位置满意后冲洗伤口并逐层缝合,术毕。

1.3 评价指标①围术期相关指标:记录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②腰椎功能障碍: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3]评 估 两 组 的 腰 椎 功 能 障 碍,包 括 疼 痛 强度、生活自理、提物体等10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分值越高,表明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③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的神经根损伤、腰腿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相关指标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观察组39 3.14±0.47 156.25±8.21 93.44±5.71 7.16±1.02对照组39 5.53±0.66 248.09±12.46 123.69±6.87 10.84±1.23 t 18.421 38.437 21.147 14.382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手术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手术用时(min)

2.2 腰椎功能障碍术前,两组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两组的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OD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ODI评分比较(±s,分)

?

2.3 并发症随访3个月,观察组发生1例神经根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发生1例神经根损伤、2例腰腿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4,P=0.608)。

3 讨论

当DS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需通过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该术式可将存在相对滑移的椎体进行复位与内固定,形成一个单元来阻断相对移位的趋势,避免脱位再次复发,减轻临床症状[4]。但临床上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入路方式较多,选取何种入路方式治疗DS尚无统一标准。目前,PLIF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术式,可通过切除锥板、关节突关节部分来对神经根进行减压,并利用融合器撑开椎间孔进行间接减压,可使滑脱的椎体复位,进而改善腰椎的力学平衡[5]。但需要注意的是,PLIF操作虽较为简单,但早期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应力遮挡可导致融合失败。OLIF是在总结各种融合术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术式,具有以下优势:①手术切口较短,术后恢复较快,患者的接受度较高;②不直接进行减压,而是利用不同大小的融合器进行间接性减压,可避免损伤神经根,进而降低继发脑脊液渗漏的发生率;③不置入椎弓根螺钉,可避免椎板损伤,且对脊柱稳定结构的破坏相对较小[6]。但是该术式在建立通道过程中可能损伤腹膜、节段动脉等,且间接进行神经根减压,术中减压效果较难判断[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相较PLIF,OLIF治疗DS在减小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患者手术用时与住院时间方面效果更好。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两组的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且术后3个月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PLIF、OLIF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改善DS患者腰椎功能障碍且安全性相当,这可能与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恢复椎间高度,提升脊柱前韧带和肌肉负重能力相关。

综上所述,PLIF、OLIF均可有效改善DS患者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相当,但OLIF治疗的切口长度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与住院时间均较短,更利于患者的恢复。

猜你喜欢

椎间隙椎间术式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为什么人老了就矮了
为什么人老了就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