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体验的侗族刺绣APP交互设计研究

2021-07-12黄天瑶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侗族字体刺绣

黄天瑶

(广西科技大学 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 柳州 545026)

1 APP 设计中交互设计概述

交互设计所解决的问题多来自于产品、软件等,这些是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的。在UI设计中,交互设计通俗地讲就是研究人机界面,通过用户体验角度的逻辑思维研究,将界面的外观和操控的流程结合起来,使得我们使用的APP能够简洁操作也能富于视觉的美感,从而更加突出交互设计的价值。

2 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方法研究

2.1 用户体验概念

用户体验一词源自于交互设计的观念,它的定义出自于美国人Donald Arthur Norman的书籍《设计心理学》之中,他认为“用户体验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用户体验,就是指研究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一些主观感受,如情感、心理、喜好及生理的反应、行为等各个方面[1]。所以,产品想要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首先要考虑的是产品设计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提出的种种需求,其次是产品设计是否能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使用价值。

2.2 用户体验框架

2008年詹姆斯·加勒特出版了《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一书,在书中他首次提出了用户体验的五大要素[2]。

(1)战略层。战略层是用户要素中最下层的结构,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它是把握产品总体方向的方向盘。在战略层中需要确定两个关键点——产品研发目标和用户需求定位。 在进行设计前,我们需要明确,用户通过此APP能获取侗族刺绣哪些内容?我们的目的是记载、保护还是传播刺绣文化?通过前一个问题可以得到用户的需求定位,通过第二个问题可以确定产品研发的目标。

(2)范围层。在完成了战略层中明确用户需求的定位和产品研发的目标后,需要将这些落实到产品的功能和内容上,这便是范围层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明确产品需要做的内容以及顺序,并确定产品的功能,形成一个简单的初步计划。

(3)结构层。设计师将第一步战略层中所确定的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作为导向进行交互设计,掌握用户的心理特征,切身体会他们的所需,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产品具有良好的体验感。信息架构就是一个产品的导向图,将产品内的内容、信息进行规整分类,形成不同组织,用户寻找所需的信息时能够更加直观、快速、准确。

(4)框架层。在这一层面,主要完成界面、导航和信息的设计。界面设计是指界面上内容的排版和用户产生什么样的互动体验;导航设计是指当用户操作APP时的领航栏,需要形成一个让用户一看就能看到重要东西的整体框架;信息设计是指用户在搜索产品时的一些文案部分。在框架层,设计师还要注意界面上的弹窗、搜索框等组件的位置摆放,提炼出具象的结构,确定界面设计的导航和信息设计。

(5)表现层。表现层处在用户体验最顶层的位置,在此层面重点就是界面整体给用户的第一印象,也称之为感知设计。表现层上的内容是用户可以看到的,所以在设计中要注意整体的设计风格、字体的大小比例、整体的色调等等,最终以协调、美观的视觉形式呈现在用户的眼前。

3 侗族刺绣APP设计应用

3.1 侗族刺绣APP的设计来源与理念

侗族刺绣是侗族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千百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侗族人民在自身服装、布艺上对于刺绣图案纹样的应用,经过人为的打磨与时间的洗礼,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韵味的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深深植根于侗族人的脑海中并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广开来。

侗族刺绣是一种无声无字的艺术表达形式,更具有隐喻性与视觉表达性,其所拥有花样繁多的纹样形式赋予了其无与伦比的艺术观赏价值。不同的制作工艺、不同的图案、不同的色彩搭配,都在反映着刺绣者丰富的情感世界,一针一线中都是侗族艺术工作者对于传统文化智慧的凝聚与提炼,可以看得出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热爱。侗族是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侗族百姓用他们的智慧含蓄地将文字转变为图形,运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表达他们的信仰与追求,凸显出了她们热爱生命、积极勇敢、不畏艰险的伟大民族精神。

本次设计将从刺绣纹样分类、刺绣制作工艺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APP设计,将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融合,把侗族刺绣和手机APP设计结合在一起,提升用户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带给用户全新的用户体验和视觉效果。利用手机APP能够快速传播的这一优势,使侗族刺绣传统手工艺能走出广西,走向世界。

3.2 侗族刺绣APP的设计定位分析

(1)产品定位。该产品名称为侗族刺绣APP,其平台的目标用户客户覆盖人群较广,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侗族刺绣爱好者,会刺绣懂刺绣,希望通过APP了解更多刺绣信息的人;对侗族刺绣感兴趣,但没有动手操作过,希望能看到更多有关刺绣的作品;某些小型刺绣合作社、作坊等。

(2)内容定位。历史文化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民风民俗往往取决于当地传统手工艺的风格和特色,侗族就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民族文化。所以通过手机APP能做到在满足用户对侗族刺绣文化掌握和学习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侗族刺绣艺术文化的作用。

刺绣基本步骤。进行刺绣前,首先需要利用硬纸把图案剪出来。图案剪裁完成后,用针线把图案固定到布上的特定位置便可开始绣色。这种绣法容易得到绣面平整、针法丰富、线迹精细、图案饱满的效果。

刺绣纹样的分类及应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侗族刺绣中的不同种类纹样,它们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传统纹样,其纹样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侗族的历史变迁、民族信仰、宗教礼仪、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生活习俗等[3]。

刺绣工艺品及文创产品展示与售卖。将侗族刺绣工艺品进行不同种类的展示,并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出侗族刺绣工艺品及文创产品的细节和特征,采用超高清和放大特写的功能,满足用户对展品的认识与了解。另外可以将刺绣工艺品作为商品进行售卖,从而推广侗族刺绣文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3 侗族刺绣APP的功能构架及交互流程设计

一款好的APP一定要具有实际使用且好用的价值,为了实现此目的,需要提前明确APP的功能结构,在进行交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思路和清晰的逻辑,架构需要富有层次性。侗族刺绣APP的功能构架及交互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图 1 APP功能构架及交互流程设计

在信息架构上,分为四个主要功能模块:

第一个功能模块为“主页”,包括6个部分:历史文化、刺绣工艺、纹样欣赏、传承保护、作品欣赏及文创欣赏,此模块作为侗族刺绣内容推广的核心模块。其中,历史文化中主要介绍侗族刺绣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史;刺绣工艺中包含剪纸和刺绣两个部分,侗族刺绣不同于其他地区刺绣,其特点是剪纸绣,故将两者分开进行介绍。纹样欣赏中主要讲侗族刺绣中的纹样进行分类与分析;传承保护,主要是介绍目前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比较出名的侗绣传承人;作品欣赏中将作品分类进行赏析、欣赏;文创欣赏,是指一些与侗族刺绣相关的衍生作品,如装饰品、文创产品等。第二个功能模块为“发现”,热爱刺绣的爱好者或者工作者可以通过此模板寻找自己想查询的资料或寻找志同道合的用户。同时也有相关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侗族刺绣的发展与传承。第三个功能模块为“聊天”,用户通过这一功能,可以与志同道合的用户进行互动、学习与交流。第四个功能模块为“我的”,用来编辑、设置或查询个人用户信息以及订阅、收藏等。

3.4 侗族刺绣APP导航设计

在APP的设计中,最常见的有8种导航方式,本次APP设计运用了其中4种,分别是标签式、宫格式、抽屉式和轮播式导航。

标签式导航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航方式,一般布局在页面最底部,数量不少于3个,不超过5个。其适用于把相同信息内容用标签的样式进行区分分类,在本次设计中,有“主页”、“发现”、“聊天”、“我的”四个部分,方便用户查找操作。

抽屉式导航这种模式一般采用将导航主体隐藏在APP侧边的方式,以一个按钮来呼出导航,在使用完成之后再用相同的按钮隐藏起来[4]。

宫格式导航最主要特点是利用网络布局将主要入口全部集中在页面之上,方便用户做出选择,各项之间等同重要。在侗族刺绣APP的主页中,将“历史文化”、“刺绣工艺”、“纹样分类”、“传承保护”、“作品欣赏”、“文创欣赏”这六个部分进行宫格式的导航设计。

轮播式导航适用于大图的展示,主要通过手势的左右滑动来操作。侗族刺绣APP在纹样欣赏的纹样分类和保护传承的介绍传承人物中使用到了此导航设计。

3.5 侗族刺绣APP界面视觉设计

(1)图标。在侗族刺绣APP图标设计上,以侗绣中最经常用到的背带盖的绣花图纹——由九个圆形图纹组成的“九个太阳纹”为灵感源头,太阳花图案是侗族独有的图案,象征着光明和温暖。所以将“侗绣”两字作为侗族刺绣APP的图标,图标以圆形为主,以白色为底板,红色的绣字位于底板中间。该图标简单大方,视觉形象清晰,以“侗绣”为图标文字的视觉形式表现,使用户对侗族刺绣APP的内容及功能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红色在侗绣中经常被使用,侗族妇女非常喜欢这种欢快、喜庆、温暖的色调,所以在侗族刺绣APP图标设计上也用红色吸引用户的眼球,同时加深其视觉印象。

(2)颜色。为了呼应侗族刺绣APP图标的红字、红框,在APP整体的选色上仍然选择了红色为主体色,淡灰色作为辅助色调。在整个界面设计中都围绕着这两种颜色进行布局和设计,一方面为了呼应侗族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也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增加用户视觉体验效果。侗族妇女非常喜欢类似于红色这种欢快、喜庆、温暖的色调,同时也有美好的寓意。所以在整个界面中运用这种白底、红标、黑字的设计,使用户能更好、更多地了解侗族刺绣,从而扩大其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增强用户对此APP的辨识度与依赖性,运用简洁明了、资源丰富的内容吸引到更多的用户。

(3)字体。文字是APP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播也需要通过文字这一载体进行传递,所以在传统文化的APP中应注意规范字体的排版。

在设计字体时要让用户感觉清爽、不易产生阅读疲劳,根据网页需求要有一个整体的规范,如字体的颜色、粗细、间隔等。在侗族刺绣APP的字体选择上,主要使用微软雅黑字体,此字体方正、简洁,被广泛使用。正文使用常规大小的字号,阅读起来能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侗族刺绣APP侧重于侗族刺绣的历史和资讯信息,因此选用微软雅黑字体较为合适。

在讲述历史及资讯信息部分的文字应规范、大方,可反映出其深沉的文化底蕴,而在三级页面中的字体则可以具有韵味感。所以在三级页面中使用到了海棠手字体,这种字体带有诗情画意的韵味,非常适合侗族刺绣这一手工艺。海棠手字体圆润回转、曲直兼具、线条优美,诸多的情感内涵,都可流露于字里行间。

4 结语

侗族刺绣APP旨在通过移动数字化的形式,达到对侗族刺绣的传播和保护的目的,通过详细分析侗族刺绣的工艺和历史文化背景,多次对传承人进行访问调研,实地体验广西侗族刺绣的工艺流程,运用用户体验的五要素,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设计出了属于侗族刺绣的APP。通过对范围层的功能构架和表现层导航设计及表现层视觉界面的设计内容进行研讨,确定了所设计的内容。类似于侗族刺绣的传统手工艺类移动数字化设计研究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且侗族刺绣APP的设计也有待改进及优化。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缺少了商业上的功能构建,如传承人所制作的文创产品等,后期可增强此模块,使互联网能带给手工艺人实质意义上的帮助。

猜你喜欢

侗族字体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字体的产生
清新唯美的刺绣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刺绣新生
组合字体
贴近大地:侗族栖居之所的智慧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