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听 悦学 悦纳

2021-07-11朱萍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接纳课改平等

朱萍

摘 要:基于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尝试,都无法很好地解决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中举步维艰的现象,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给课改指明了一个方向,即一个关乎人终身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方向。实现学习共同体首先要构建课堂平等关系,其中最关键的是倾听,体现出对学生足够的尊重和接纳。

关键词:课改;平等;倾听;尊重;接纳

笔者从教近二十年,对课改的多种形式有所了解,也做过一些实践,接触了学习共同体以后,发现以往的课改基本都是课堂教学手段的变化,学习共同体提出的是一种生命哲学,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改革,把课改引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也要求教师首先学会学习,家长也要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氛围的营造、方式方法的应用、效果的可持续性……都是值得期待的。

佐藤学先生认为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乃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要提供学生这样的机会,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也就是陈静静博士所提出的“让学习真实发生”“走向深度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并不只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教授过程的融合,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精神和心灵的碰撞,情感、思想和智慧的交融。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在理解、信任、交流、互动中臻至完善,达成共识,增长智慧,体验生命,完善人格,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和教育的本真。

笔者就学习共同体里的一个关键词——“倾听”,谈一下个人的理解和看法。倾听是构建课堂平等关系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实现学习共同体最重要也最基础的一步。倾听看起来是如此简单——就是不要说话,听别人说话,然而在学习共同体中,倾听不仅是用耳朵还是用整个身体和心灵去倾听,是需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用心去体会、共鸣和反思。我们在倾听时不仅要关注那些说出来的话,还要关注身体姿态、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也就是我们还需要关注那些隐藏在身体、表情、手势动作后未说出来的话。对于对方的发言,我们要学会不打断、不卷入、不做判断,让发言者把自己的思维完整呈现出来。

倾听对于教师的艰难之处还在于它需要教师内心充满谦逊,需要向下的一种恭敬的姿态。教师从一直以来高高在上的绝对言语主宰者变成一个细腻、敏感、温柔的倾听者,老实说,单是课堂教师闭上嘴巴这一点,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转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不论是在自己的课堂,还是无数次观察到的同行的课堂,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忽略的,只有那些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学生才能被注意到。他们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不足以代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坐姿端正,遵守纪律,教师的每个指令都坚决执行,对其他同学没有任何打扰。这些学生看起来很乖、很认真,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其实这些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教师并不知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一种虚假的现象,他们既缺少同伴间的互动,又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于是他们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下日复一日地坚持听课,勉强完成作业,或者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于是学习越来越吃力,他们对学习越来越畏惧。同时,学生还需要经常承受来自教师、家长的批评,来自同伴的成绩竞争的压力……这些让学生慢慢对学习这件事感到痛苦,进而厌倦、放弃。

倾听被尼克尔斯称为“失去的艺术”,他认为倾听的缺乏破坏了我们最感自豪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失去了亲密关系,失去了被需要的满足感,导致人际间的冲突。不会倾听,让我们感觉自己不重要,不被重视,也不值得别人关注,使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倾听是一种比较高阶的能力,善于倾听的教师,在课堂上声音是平和舒緩的,话语是简洁洗练的,表情是舒展放松的,姿态是亲和自然的。这种外显的姿态是内在心理沉稳、愉悦的自然流露。笔者观察了学习共同体的三节示范课,发现执教教师在课堂始终面带微笑,课堂上学生小声交流或者上台给全班展示,都是从容而安静的。也就是说,教师这种倾听的姿态,这种信任的接纳,使整个课堂氛围也发生了变化,学生以老师为“参照镜像”,也变得更加安心、沉稳,说话自然也会降低音量,让人感受到安静、润泽的气息。这种安静、润泽的气息最有利于学生安心学习。

如果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学会倾听,如果每个人的倾听都能如此清晰、深入,能让他人真正觉得“被听到了”,这样的倾听就是一种神圣的倾听,就像公益作家道格拉斯·斯蒂尔所解释的那样:“神圣的倾听能听到他人心灵深处的声音,能让他人敞开心扉并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这可能是一个人能为他人提供的最了不起的帮助。”这种倾听是可传授的,可以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如果亲身体验过这种倾听的力量,我们就能明白倾听的能力是如何让我们走得更近,如何加强我们跟自己、跟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感、参与感、自信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就是他的生命状态。基于这样的观点,站在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谨言慎行,参与教育活动的各方都应心存敬畏,这不是简单的课堂学习,而是一种个人及集体的生存及发展模式。卡尔·罗杰斯说:“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参考文献:

陈静静.学习共同体 走向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7.

猜你喜欢

接纳课改平等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让阳光照进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