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1-07-07阳文

经济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工匠精神思想政治

阳文

摘 要:高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中,对于学生就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育均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工匠精神的本质属性与时代内涵,探讨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212-02

我国的工匠精神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工匠艺人在打磨技艺的同时,将自身的价值追求、职业态度、做事理念一代代传承下来,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传统工匠精神。进入了现代社会后,传统手工业开始没落,工匠精神也慢慢变得边缘化。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抢占品质先机,实现产品的集约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是实现制造业升级换代的突破口。各个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也纷纷推出了发展战略,如德国的“工业2.0计划”、美国的“工业复兴计划”,我国也顺势提出“中国制造2025”。质量之魂在于工匠精神,从2016年开始,工匠精神被连续四年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活动中,充分契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为社会培育出高水平、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队伍。

一、工匠精神的本质属性与时代内涵

我国工匠精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古传说时期,其本质是古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获取的道义修养和审美体验,在岁月的沉淀下,工匠精神从发展到衰落再到现在的重提,人们对于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2015年,央视播放了《大国工匠》,此后,在社会上掀起了宣传、崇尚工匠精神的热潮,工匠精神的追求符合大众的人生追求和道德审美,很快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在“互联网+”时代下,人工智能开启了新型的工业制造模式,将传统工匠精神渗透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能够引领潮流,推动时代进步。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在继承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也拥有了时代化的要素。一方面,强调爱岗敬业的态度。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精神源泉,是源于个体对自身岗位和事业的热爱,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够将其转化为对产品的坚守,也正是有了对职业的敬畏心,才能够展现责任和担当,主动恪守职业道德,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工匠;另一方面,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用专注的精神将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只有以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来对待工作,才能用优质的服务、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生活向往。

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并非单一的要素,而是融入了匠心、匠品和匠艺,忠于品质、源于热爱,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依托。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工匠精神进课堂,增加教育活力

1.拓展教材内容。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精神风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现有的教材应用会存在滞后性,其中,空洞说教的内容学生并不感兴趣,无法满足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对此,教师要定期更新教材内容,将最新的工匠精神融入教材体系,帮助大学生造就过硬的素质,提升思政教育时效性。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的教學中,可以为学生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配以相关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代表人物,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让教材充满故事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教学活动增色添香。

2.营造趣味课堂。科学的课堂教学组织是提高思政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工匠精神与思政理论课堂的融合,要做到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特色话语。如,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讲解上,可以为学生讲解人主观精神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创新、专注、求精的做事风格,让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自我需求感。在“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教学中,可通过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实业兴邦的意义,使之能够主动用工匠精神投身于国家建设。还可为学生讲述邓稼先、于敏等大国工匠的匠人精神,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工匠精神要求严谨、专注,在实践中,要培养和教育学生忠于品质、善于思考,抓住教育契机,让工匠文化能够根植在课堂中,应用多元化的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培育其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3.优化考核体系。经过多年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考核已经不断完善,但是,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对此,考核上需要让工匠精神“活”起来,利用发放问卷、随堂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政策有更多了解,并制定工匠精神量化表,将学生上课期间的综合表现用量化标准呈现出来,作为评估学生实际情况的重要标准。在评价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终结性教学评价,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变得动态化,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弘扬工匠精神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二)工匠精神进校园,打造文化圈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对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和渗透也具有重要影响。办学理念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于高职院校发展具有规划性和前瞻性影响的理念,校园文化能够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真实的存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将校园精神、工匠精神渗透其中,挖掘出工匠精神的价值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并发挥出党委领导、高校师生的共同作用,提升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穿透力,激活建设者主体地位。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身份本身就是新时代的工匠,在实际教学中,要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和专业素养,用超高的授课艺术、优秀的专业知识、高质量的育人品质将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学校要重视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作用的发挥,为校园文化赋予建设活力,成立校园技工坊,鼓励大学生将新时期的工匠精神融入社团活动、竞赛活动等,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良好的学风。

另外,校园文化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课堂,要让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中,需要丰富形式,挖掘新时期工匠精神的资源内容,整合教育资源,创新融入形式,让工匠精神能够入脑、入心、入行。具体来看,高职院校可以纪念日、主题节日作为重要载体,开展关于工匠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出学术论坛的载体作用,构建交流平台,邀请优秀企业家、校外工匠来校开展主题讲座,为学生宣传职业见闻、技术动态的发展。还可要求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分享经历,优秀毕业生与大学生的学历背景、年龄层次相似,因此,在工匠精神的渗透上,也更具说服力。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的软性教育力量。

(三)加强网络渗透,弘扬工匠精神

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下,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教育上,要积极响应互联网+发展战略,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利用新媒体来开展引导和宣传。在具体措施上,需要构建新媒体保障机制,为工匠精神的弘扬提供支持。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新媒体中,拥有海量信息,畅通了学生的信息传输渠道,但是,也有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对学生形成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制定完善的新媒体网络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拦截对大学生身心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和网站,构建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并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针对热点网络事件进行流量管控,避免大学生由于情绪化而造成错误影响,使之能够理性对待热点事件和网络新闻。同时,发挥出新型媒介作用,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利用大学生的粉丝效应来扩大规模,定期转发具有影响力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学术文章和人物事迹,并设置评论区,利用精选留言的方式来提升大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性。

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要善用微课等载体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课堂,微课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短小精悍開辟了网络教学的新阵地。在具体的教学上,要贴近热点、贴近生活,应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打造有助于弘扬工匠精神的思政新课堂。如,可录制关于工匠文化、工匠精神起源的趣味化微课视频,将课上与课下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并为学生推荐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名师资源、大V账号,带领学生开展线上学习,提高他们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

(四)深化校企合作,丰富工匠精神实践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措施,要培育大学生忠于品质的工匠精神,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不够,还要构建完善、科学的实践机制,让学生能够深入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科研环境中,感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对此,需要提高合作单位的准入门槛,细化合作细节,杜绝大学生的流水化作业,全面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实习阶段,要严格落实考核验收机制,培育学生的细节意识,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对工匠精神产生认同。同时,在校内构建实训基地,包括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创业孵化园等,让学生在项目演练过程中有真实环境,提前感知职业生涯氛围,形成实训文化,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做事品格。

三、结语

高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工匠精神应当成为他们的宝贵品质和精神风貌,要让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出思政课堂、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等多个路径的作用,创新育人方式,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客观要求。

[基金项目:2020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A002。]

参考文献:

[1] 陈云.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J].公关世界,2020(18):179-180.

[2] 石明忱.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制约因素的研究与思考[J].活力,2019(12):132.

[3] 周金凤.“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9):135-136.

[4] 贾秀娟.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4):8-10.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责编:廉靖)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工匠精神思想政治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