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身体到身心: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2021-07-07张鑫许晓琴

山东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

张鑫 许晓琴

摘 要: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忽略了武术技理法体系之间的结构联系,分割式的武术教授致使武术形成了机械式、速成式的操化武术,武术的文化本质逐渐脱落,武术的育人功能难以发挥。立足于高校武术教学实际,从武术技术、身体、精神层面对高校武术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高校武术教学应是建立在身体实践之上的人文教化,教学中应注重武术文化符号中所蕴含的主体性思维教育,内化精神培育,通过武术的“技、理、法”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及其思维变化特征的把握,深入武术教学之中传递武学之道。

关键词:高校武术;武术教学;身体教化;身心共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1)02-0067-05

From body to body and mind: An analysis of the path of Wushu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ZHANG Xin, XU Xiaoqin

(Dept. of P.E., Jiangy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uxi 2144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truc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rtial arts technique, theory and law system is ignored, and the segmented martial arts teaching has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mechanical and fast-style martial arts.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martial arts is gradually falling off an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martial arts is difficult to perform.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discusses related issues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three levels: martial arts technology, body and spirit through literature materials,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college martial arts teaching should be humanistic education based on physical practice. The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the subjective thinking education contained in martial arts cultural symbols, and internalize spiritual cultiv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laws of "technique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king changes can intensify the teaching of martial arts to convey the way of martial arts.

Key words:college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20-08-23

作者简介:张 鑫(1995- ),男,安徽亳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精准概括了体育对培育人发展的作用,主张“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1]。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学生尚未形成对自我生命的健康保护意识,导致危害自身健康行为的因素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要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认为青年大学生阶段是个体处于多种复杂的矛盾冲突期,健康观念的培养需要积极地正确引导,而武术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之钙,是强体之术,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希望通过从身体到身心的认知,反思目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为促进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 目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体育锻炼的强制性措施,如早晚锻炼打卡、体质测试分数纳入体育课综合成绩比例中,学生体育成绩与毕业捆绑等方式,督促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而随着制度约束的消失,学生锻炼行为中止的现象比比皆是[3],尚未建立起对自我生命之健康的意识观念。审视高校武术教学现状:1)简化武术动作之组合。教学中武术技理体系的内在联系遭到破坏,逐渐弱化了武术技击性,致使武术出现操化趋向。2)以竞技武术为主的教学内容。泛竞技化、割裂式地传授武术动作,不讲动作背后的攻防运用方法及其含义,武术的文化本质逐渐脱落[4]。3)教学模式单一。教师领做—学生模仿—集体练习—教师纠正的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课堂参与度低,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4)重形略育。教师注重“教”,忙于教授技术动作与运行路线,强调身体的姿势形态,学生机械重复练习,不知其所然;忽略“育”,忽略武术文化、武德、技法理论,对于学生而言不过是学了一套体操(武术)动作。教学中缺少围绕着“为什么锻炼的认知,如何锻炼的指导,锻炼之意义”的逻辑线路进行武术的文化阐释,导致学生欲知而不能,欲练而不行的现象。5)学习的主体因素。学生的主观思维制约着武术教学,特别是高校非武术专业的学生中影响尤为明显。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例,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发现,学生运动感知觉能力均表现出较差状态。一方面,健康意识淡弱,多数学生缺乏锻炼习惯,课余时间多沉于网络娱乐、社交当中,精神则变得空虚无力,莫谈每天1小时运动,就连每周仅有的1次公共体育课也成了敷衍应付;另一方面,自我效能感低,缺乏堅强、拼搏的精神意志品质,面对看似复杂的动作,往往否定自我先入为主,这种现象呈常态化。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武术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2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思路的思想诠释

2.1 “形神合一”的身体观

“形”指人体躯干、四肢及其筋骨等身体构成要素;“神”指人内在的意志、情感、精神等心理活动。道家“形神相依”的观点,认为形是神存在的载体,神为形之主。强调“形”与“神”同时修炼,达成神形俱佳,方可延年益寿[5]。《荀子》中提出“形具而神生”,认为无形则无神,形是神得以存在的基础;孔子认为,形神相生且相成。中医学“保形养神”的观点,认为神以形存,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形神统一是生命之基础。

诸家学派关于“形”与“神”的观点相一致,阐明形与神的不可分割性,强调“形神相俱”,即生理与心理之俱合,此乃养生之基础。武术作为身体文化,其倡导“由技入道”的“道”,就是“神”的另一种表述,而追求“道技合一”的目标,即体现出“形神合一”的观点。

2.2 “修身养性”的运动观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认为“修身”包含两方面:以生理为主的健体之身;以伦理道德为主的行为之身;“养性”则是陶冶人内在的情感,使其维持一种乐观舒适的心理状态。《孝经·开宗明义》中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将身体的养护上升至道德行为,主张以“运动”健体,认为适宜的锻炼,可使人的气血畅通,体健神旺而益寿[6]。同时,强调在运动中的礼仪规范,以“礼”立德而养其性。在王重阳“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修身养性思想的影响下,道家以行气术为主要运动方式,注重“意守”与“气”的呼吸配合锻炼,强调运动要保持自然、心宁神静,以达调身、调息、调心,摒去欲利,收心习性。释家以禅观之法,以求入静至心,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强调一种心性的无相、无住、无念之觉悟[7]。中医学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8]”《素问·刺志论篇》中指出“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认为气的运行状态影响人的外在形体变化[9],气可使人的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调整生理机能平衡,提高生命质量。中医将人的情绪与人体内五脏六腑相对应,认为人的多种复杂情绪状态对其健康影响至关重要,强调人的健康养护,需要稳定其内心处于安定的气和状态。

据上述分析,认为“修身养性”即从有形之身的修炼,达无形之心态调和。“修身”与“养性”之间呈相融互促之态,而“气”则是联结二者的中心环节,具有起承转合之功能。武术对诸家学派修身养性之思想的吸纳与转化,构建了“内修”与“外练”相互融合的技法理论体系。如以“气”为主,心、意、气、力之合,以心动意,意行气,气催力,力化为劲,而“劲”具有刚柔相济、虚实相生之辩证关系,诱导修习者在练习中运其思维之反思,默化于内,意会旁通之道,可谓“技法之中有心法”,武之妙也。

2.3 “贵生守中”的生命观

“贵生”即重视人的生命,万物之中人为贵,而人以生为贵[10],倡导爱护、养护、呵护生命。《论语·乡党篇》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亦即,孔子得知马棚失火后,问伤人否,而不问马的情况。《吕氏春秋》中记载: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亦即,圣人深思虑天下,也不比对人生命的看重。认为诸家养生学派对“贵生”观念的认识,促使其对人的生命延续之方法的探索。而“守中”思想,则是诸多养生理论中其价值最为凸显的。“守中”即中和之道,兼顾两偏而居中,具有阴阳平衡之意,强调养生不可过度,需维持平衡之态,这与历代养生家推崇以“阴阳理论”为养生指导关联紧密。如中医认为,人的生命养护在于阴阳合一,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失衡是疾病发生之根本,将人体生理系统按阴阳属性划分,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内为阴等,以辨识“阴阳”和谐之关系,调节人体错综复杂的病理症状,以求守中,促进阴阳互转,维持人体生理健康。因此,注重强调“平衡”状态养护身体。《礼记·杂记下》中孔子曾提出“动静相宜”的守中观点,认为“静”易造成身体和精神的懒散和懈怠,而过度的“动”则造成精力的损耗[6]。所谓无过无不及,任何事物中含对立两端状态,均不可取,守中则益于健康。道家的生命观,也认为身体养护重在阴阳合一,表现为“平衡”的生命状态,乃养生之道。

武术以“阴阳”理论为指导,以“不明阴阳,何以入道”之问,浅显地解答其重要性。如《太极拳论》中“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手臂录》中“双手为阴阳,则机活而法圆”;就其技法中动为阳,静为阴,进为阳,退为阴,刚为阳,柔为阴[11],无不蕴含阴阳法则,体现出刚柔、动静、松紧、虚实等运动变化规律,以体识身之内外,正是武术对阴阳理论之妙用。

2.4 “天人合一”的中庸观

“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人、自然、社会、自身的整体观念,深蕴和谐的“中庸”养生思想。中庸并非指折中,不偏不倚,它应是一种灵活变通,追求和谐、适宜的辩证思维。儒家以“德”为核心的“中庸”思想,以德调和,以德润身,乃养生之道。孔子说:“德者成和之修也。”无德则失和,而易冲突。“德”重在调节人的心理与行为规范。“以德入理”明辨之,克制情绪、心态,调节心、性、情,保持舒适心境,引导自我慎独的精神修为。

武术融摄“中庸”理念,推崇“武以德立”,有武无德,难益也。逐渐从野蛮的“搏杀”转向精神的“道德”,再到“生命”至上的崇高追求。形成以技通理,以理修德,悟道怡情,达身之俱健的价值追求。如在武术招式中的拧、转、屈、伸、开、合、绕、扣、扭等运动方式,其动作中表现了虚与实、动与静、刚与柔、轻与重、进与退等对立关系,在对立中求变通,以灵活之变来调和肢体,延伸出“刚柔相济、变生虚实、动静相宜”等技中理法,以身之变,促思维之辩,可达以身自省之效。同时,在武术技击过程中提倡的“点到为止、不战屈人”内含谦虚、内敛,关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待人宽厚、诚厚等,構成以“仁、信、勇、礼、忠、节、孝”为主的“武德”内容,贯穿于习武、用武、授武以及技术创造之中,培养练习者高尚的道德品质。

3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思路的实践路径

3.1 以身体之感,培育武术认知

武术“以身入技、由技入道”,即通过身体上的变化来改变心理认知,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欲感其道、需先识其体。武术技术的习得是一个进阶的具身认知过程,先以手、步、身型为练习基础,进而习得手法、步法、身法,才可形成武术之“势”,即定势、走势、意势、态势。如武术的“十二型法”快慢、轻重、急缓、刚柔等运动变化特点,以身体的切身感知判断为主,迅速、精准、协调地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距离内控制身体平衡、劲力、伸缩肢体,应情境而变化做出不同的技击招式。

武术技击动作在瞬息万变的攻防对抗中的发挥,受身体的稳定性、速度、节奏、反应时、准确性、发力感等影响至关重要。在武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切身感知,以身观身,感受身体的运动变化,培养身体运动感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思考。

武术技术动作以蹬地、转胯、拧腰、转肩居多,腹、胸、背等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群参与的发力方式进行转、拧、翻等传感力量,遵循着弓的力学原理以及气体膨胀的力学原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身体的核心部位练习,可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平衡感、发力感的能力。同时,注重身体感知培养与技术相结合,根据武术动作的开合伸缩、紧凑连贯、快慢相间、动迅静定等运动特点,采取集体、多人、双人、单人的组织形式进行变换、交替、重复、间歇等操作方法,打破一成不变、枯燥乏味的固定模式,提高对身体的节奏、反应时、动作速度等控制和应变能力。在此基础上,还需特别注意呼吸与运动感之间的关系,不同呼吸方法与节奏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伸缩、软硬程度等产生影响,呼吸方法的有效选择与运用对其身感的培养至关重要。武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提、托、聚、沉、细、匀、深、长”“吸气回缩、呼气发放”等呼吸应用之法,在不同的动作类型中呼吸之法则有所区别,如呼吸均匀适用于动作缓慢,呼吸短促则适于动作刚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應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宜的呼吸方法加以融合。

3.2 以精化教学,促身心之契合

武术注重形与神交融互养,即“形神合一”之态,提出“不求其形,但求其意”,并非舍弃形,而是强调由形而知意,以达知神明。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认为医生不顾及患者的精神层面问题,仅简单对患者的身体病理表现而医治,导致身心分离,病情尚不能根治。因此,对于非武术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教学中不应拘限于套路,每节课教授动作不宜过多,着重对武术动作的要领、特点、变化规律、文化蕴意等进行整体性思维的解析和指导,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促进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精教”之效果。

武术家苌乃周云:练形合气,练气归神[12]。认为,武术教学应侧重“形”(动作)、“气”(呼吸)、“意”(意念)之合,三者之间紧密联结,相互贯通,具有“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之功效,促“身心兼备”。特别在武术养生课程中以意念诱导,运用“细、匀、深、长”等呼吸之法,对身体动作姿势进行调节,舒展体形,可使全身肌肉放松,节节松开,而至外强筋骨,内通血脉,体松心静,以达“养生”之效果。

武术教学不是单一机械的身体重复练习即可习得。例如:太极拳的二人推手练习中相互粘连,顺着对方劲力,寻找打破对方重心的破绽,强调感受劲力虚实分明,对于身体的肌肉要求不可僵硬、机械,保持肌肉的适中感等,其中也蕴含着虚实、刚柔、进退等辩证思维。据此,在武术的教学应注重“知行合一”的身体教化,教其招、传其理,教授武术动作应与武术口诀、谚语等相结合,教学中应加强语言提示及要领讲解,揭示武术技术中理法要点,建立正确的动作结构认知,使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能够自我分析,贯通一体,促进知识的旁通性扩延,从中感受对自我生命的健康意义。

3.3 以技法为引,把握过程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所表现出的具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田麦久教授的《项群训练理论》据各个体育项目的属性特点进行分类,揭示了同一类运动项目的共性规律,其价值性为运动训练实践的科学化指明了方向。

在武术千变万化的招式变化中,刚与柔、动与静、曲与直、轻与重等多形式的矛盾对立关系,随着技术招式的变化而发生相互联系、制约和转化,便可造就出不同风格特色的“招势”。武术的动作特点之一“刚柔相济”,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得劲力。动作的刚柔与力量(劲力)关联密切,特别在武术动作的发起之初,肢体动作过刚导致使肌肉僵硬,而过柔则使肌肉缓慢,肌肉的收缩力必然受到影响,限制快速力量的发挥。因此,若想发挥出动作的力量(劲力),动作要有刚柔变换,即拳语所说的“均清”。

可见,武术的技术理论及其思想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更反映着武术技术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规律。在武术的教学中掌握武术技术中“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有助于武术的主体性思维的培养,运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事物的正确认知。这既是武术的身体知格化教育体现,也是武术所追求的“由技入道、道技融合”的理想目标。

武术技法“旋转”的规律性,根据肢体的旋转惯性和速度,经过肌肉的收缩强度,增强动量矩,提高准确的判断击点。以武术的基本型法为例:手法(滚入滚出、缠、绕),腿法(内外旋转、内扣、外展、扫转),身法(闪展、拧腰、转肩、扭胯),包括难度动作(旋子、旋子转体、旋风脚、外摆莲)等等,均体现着“旋转”的重要作用。例如:查拳强调手脚齐发,运用胸、腰、腹、胯等部位,以拧、转、展、合串联四肢,加速动作的运行速度;八极拳“顶肘左右翻,抱肘顺步赶,提胯合练、顺步缠腰,翻身顶肘立中堂”,可见缠腰、提胯、顶肘、翻转为八极拳的基本技法特点;太极拳讲究“运动如缠丝”,运动四肢在伸缩的过程中以敌方肢体为接触点左右逢源、进退缠绕等旋转运动方式,将对方的力量因旋转而化空,即武术所常言的“化劲”之法。

可见,“旋转”在武术的技术体系当中的规律性。在武术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人体运动的内外、开合、左右、前后、上下等旋转运动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动作的力度、幅度、角度、速度等身感记忆。为此,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应善于探索武术技法之内在规律,以便于科学有效地进行武术教学。

3.4 以适而求宜,强化育人效益

高校武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年龄的阶段特征以及武术技术特色,合理设置适宜的教学内容结构。认为,以套路为始,但不以套路为终。其一,设置对抗性练习环节,如太极推手,两人相互搭手,根据“沾、连、粘、随”的技术特点,探知对方劲力、部位、方向之虚实,审时度势,顺对方之势而出招,舍己从人,以身体之实践体悟只可意会的动作要领;其二,围绕所教授的技术动作,挖掘、开发与之相配合的对抗性练习,利于学生对技术内涵全面掌握及其兴趣激发;其三,辅以桩功类的静态动作练习,以达静中而思,利于去浮躁之气,调节心态。同时,摒弃与之不符的高、难类特技动作,此类动作容易造成损伤且对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不适合普通学生练习,有违健康原则。此外,武术教学中应严格遵循适宜原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与负荷强度,不及或过度运动均不利于学生健康;教学内容由简入难,循序渐进;教学评价中应剔除“唯技术论”的评判方式,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情感态度、技理法的掌握程度等多元化的综合性评价为宜。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在“变”,所谓变中有“化”之意,具有调和之功能,健康价值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武术是建立在身体实践之上的思想文化教育,强调“天人合一、贵生守中、修身养性、无为不争、尚武崇德”的价值追求。在多维的传统文化互涵中生成,其深邃的文化基因根植在武术的技法之中。如武术讲究“招圆势正、中正安舒、虚实相生、形神气韵、动静相宜、刚柔相济、节节贯通”等动作特色,深含阴阳辩证之道。如“动静相宜”中“动”指形的练习,“静”指平稳、舒适的心理状态,“相宜”即对动与静的把握,具有张弛有度、和谐统一之意,又蕴含过犹不及之示语。可谓技中有理,理中有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练习者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

4 结语

归根结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重视武术技术的理论体系之思想内涵传授,培养学生由外向内的感知转变,进而把握武术的运动变化规律,以便深化学生对武术动作招式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身体之

实践,建立体感认知,寻觅其背后之道,得其主体性辩证思维。武术不仅是身体运动,更是一种内化心灵精神培育的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达成,引导大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杨辉.习近平总书记论当代我国体育价值[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1):1-8.

[2]季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和方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1):28-37.

[3]黄美蓉,张艳平.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響因素社会生态学审思[J].体育与科学,2020(3):110-120.

[4]刘文武,杜杰,胡海旭.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9):64-68.

[5]李启迪,沈亚飞,王丽娟.道家养生与体育之共性及边界[J].体育学刊,2019,26(6):21-27.

[6]马翠莲.孔子的养生思想及其精神追求[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3):62-66.

[7]金玉柱,王岗,张再林.中国武术:一种身体的文化修行——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4):127-132.

[8]崔浩澜,李美娜.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171-174.

[9]李有强.中医身体观及其运动养生思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0):817-824.

[10]邱丕相,主编.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11]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2]苌乃周.苌家拳全集(上)[M].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24.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
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试论武术教学在中专院校体育课中的角色与作用
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层次要点及其运用探析
对武术教学中采用音乐辅助教学的研究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趋势和对策
快乐体育思想用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实践探究
五步拳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的优势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