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置管术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2021-07-06胡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6期
关键词:静脉炎相关因素护理

胡君

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64例。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对PICC置管术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PICC置管术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机体状况、护理经验、导管材料、PICC管管径大小等;(2)观察组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56%,显著低于对照组(10.94%)(P<0.05)。结论:PICC置管术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机体状况、护理经验、导管材料、PICC管管径大小等方面的因素,强化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炎;PICC置管术;相关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06-01

0 引言

近年来,PICC置管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化疗、成年人术后肠外营养以及早产儿营养通道构建等方面[1],由于它可以有效规避化疗药物的外泄,可以保留较长的时间,且可由护理人员在床旁插管等方面的优势之处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之中。本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PICC置管术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64例。对照组:男、女性患者数分别为36例、28例;年龄45~71岁,平均(59.98±10.23)岁;观察组:男、女性患者数分别为37例、27例;年龄42~73岁,平均(59.22±10.16)岁。2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首先给予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给予PICC置管术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对策如下:

1.2.1 对PICC置管操作加以规范      PICC置管操作由我院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于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采用聚维酮进行消毒处理。考虑到选择的静脉对于术后发生静脉炎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性,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根据如下顺序选择静脉通路,即: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注意避开出现损伤或者皮肤、皮下组织有感染的地方。在实际穿刺过程中,首先将PICC置管所需要的导管拉到同手臂成垂直状态的位置,从而减少阻力。此外,还应该预冲导管,并对其加以修剪。穿刺之后,使用肝素钠稀释液进行封管。

1.2.2 早期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当出现静脉炎之前,往往会发生一定的症状,包括:局部位置红肿、静脉索条改变等方面的症状。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准确识别上述症状,每天查房时,应该观察置管所在部位。注意与患者之间保持密切地沟通与交流,一旦出现上述前兆症状时,应该注意停止输液,可以采取局部湿热敷以及超短波理疗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必要的时候还应考虑将置管拔掉。

1.3 觀察指标         (1)比较2组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中的所有数据均以“n(%)”的形式加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56%,显著低于对照组(10.94%)(P<0.05),见表1。

3 讨论

3.1 PICC置管术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PICC置管术后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1 患者机体状况

对于某些特殊疾病患者,如恶性肿瘤患者,其血液一般处于高凝状态,静脉受到高渗液刺激之后,极易导致内皮细胞出现变化,从而出现血液瘀滞等方面的情况。当PICC置管时,极易因为血液高凝状态而诱发静脉炎的出现。

3.1.2 护理经验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年限、穿刺技术以及医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某些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差错,从而诱发静脉炎的发生。

3.1.3 导管材料

PICC导管地选择与穿刺成功及静脉炎的发生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导管直径过大往往会对血管内皮产生摩擦和刺激作用,增大血管脆性、管壁变薄,进而引起静脉炎的产生。

3.1.4 PICC管管径大小

吴倩[2]通过对比3F、4F及5F 3种管径的PICC管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显示:PICC管管径大小与静脉炎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

3.2 护理措施

本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对PICC置管操作加以规范、早期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基础护理与PICC优质化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56%,显著低于对照组(10.94%)(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杨玉珍[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PICC置管术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机体状况、护理经验、导管材料、PICC管管径大小等方面的因素,强化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建荣,蔡虻,呼滨.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1.

[2]吴倩.PICC置管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临床因素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324-326.

[3]杨玉珍.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联合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对PICC置管住院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17):2924-2925.

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1

猜你喜欢

静脉炎相关因素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