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探析

2021-07-06张燕芳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张燕芳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知识点琐碎,难以形成知识体系。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课前高度重视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课中巧妙组织课堂,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课后及时反馈与评价,达到课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有效性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59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知识点琐碎,难以形成知识体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由于以往教学的限制和现阶段教学理念的冲击,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应结合当前教育形势的变化,改变教学策略,探寻更加高效的教学手段,实现当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高度重视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1.在教案中渗透课程大纲。课程大纲从根本上指引教师把握课程方向,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所在,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之一。在备课前,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程大纲,从教学大纲中得出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让课程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上。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课程大纲渗透进教案中,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2.深入钻研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并结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的基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先把握教材,推敲文章标题、句子和课后习题,只有对教学重难点、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等都了然于胸,课堂上才能信手拈来,教师也可以依照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然后选择整合教材、学生以及各类教学资源的方式方法,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定教学思路,预设课堂过程,并融入教师教学特色,才能真正备出一节好课。

3.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功能。教师应积极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搜索和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在准备《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可以提前从互联网中下载介绍壁虎的视频,在学生正式学习时,可以先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这种生物的特征以及壁虎断尾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二)课中巧妙组织课堂,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找准课堂切入点,主导课堂的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找准课堂切入点,主导课堂的节奏,清晰展现出完整的教学思维,并把知识以简单易懂、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教师在教授《宇宙生命之谜》时,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

2.通过赏析关键语句,把握好课文的思想感情。揣摩课文情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课文的思想感情,找到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语句赏析,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比如,教师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等语句,引发学生共鸣,深刻理解战士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3.利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利用课堂提问环节,提出更有代表性和指向性的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教师的问题来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在思考中记忆和理解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授《将相和》一课时,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不和,又发生了什么使二人和好了呢?”通过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检验学生的阅读效率与学习状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比如,教师在讲解“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课时,等学生预习完课文,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不会的问题或是难以理解的事物?”当学生对文章标题中“游”字提出质疑后,教师可以号召全班学生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疑惑,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意识,有效地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后及时反馈与评价,课有尽而意无穷

课后教师可以创新作业形式,安排实践操作性的作业,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把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及时改进、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关注学生,发挥自身所长,注重培养学生优秀思维品质,实现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更新教学理念

立足于新时代,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主动与时代接轨,结合以往教学实践经验,加强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重视,注重对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摒弃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教学成效。

(二)将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

语文知识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语文与生活衔接起来,认识到语文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故事以及经历,将课文主人公与自己联系起来,与作者的思想形成共鸣。实现生活化教学,不仅使学生身临其境,锻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从全新角度学习知识,全面认识课文内容。

(三)重视导入环节

重视导入环节,并创新导入方式,如动画导入、故事导入和问题导入等,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師必须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下足功夫:课前高度重视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课中巧妙组织课堂,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课后及时反馈与评价,达到课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尝试全新的教学理念,将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实现生活化教学,重视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000(001):77.

[2]朱巧妹.点线结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教师,2020(2):52-53.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