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实施保温护理的效果

2021-07-06陈淑惠何燕军林志琼廖海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全麻体温保温

陈淑惠 何燕军 林志琼 廖海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麻醉科,厦门 361000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子宫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全身麻醉(全麻)是腹腔镜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能够阻断机体正常的神经传导,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1]。由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耗时长,且需要大面积暴露患者的会阴部和腹部,再加上皮肤消毒液的挥发、麻醉药物的影响等,使患者容易出现体温下降的症状[2]。相关统计发现,在外科手术全麻患者中,大约有50%的患者会出现体温下降情况[3]。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下降可能会出现缺氧,影响该麻醉效果,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复苏与康复,故临床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保温护理。常规护理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但其不注重患者保温与麻醉苏醒护理,缺乏系统化的护理方案,影响恢复效果。保温护理侧重于保护患者的体温,能够降低术中体温与术后复苏危险性[4]。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保温护理的方法,探讨其对患者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32~60岁,年龄(48.23±3.1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Ⅰ级28例,Ⅱ级22例。研究组年龄范围为33~61岁,年龄(48.56±3.27)岁;ASA麻醉分级:Ⅰ级27例,Ⅱ级23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并且采用全麻方式;患者在手术前体温正常;患者ASA麻醉分级处于Ⅰ~Ⅱ级;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方案,同意加入研究并签字。排除标准:患者的心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在手术治疗前服用过β受体阻滞剂或者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精神异常,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简单的交流;患者在手术治疗中体温≥38℃或≤34℃。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手术开始前将手术室的温度调整至22~24oC,手术室湿度设置为40%~60%;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除术中视野部位,其他暴露部位采用保暖手术巾进行包裹;术中若是需要为患者输液、输血等,采用常温进行输入;术中用到的冲洗液和消毒液不做特殊处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研究组开展保温护理,方案如下:(1)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手术室开启温控系统进行预热,确保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4℃;在手术前1 h将保温毯铺设在手术台上,确保手术台与被褥温暖;调整手术室湿度为50%~60%,在患者进行手术麻醉与皮肤消毒前,需要将麻醉剂和消毒液加热至40℃,并将手术室温度上调至25~28℃,当手术开始后,再调回22~24℃,并为患者盖上充气式可控温度保温毯。(2)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若是需要输液、输血时,需要提前采用加温器将液体加热到35℃,冲洗液在使用前需要放在温度为42℃的保温箱中保温。(3)在充分暴露术中视野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其他部位皮肤的暴露,在对患者进行消毒时动作快速,术中协助操刀医生清理皮肤上的污渍和血液,注意防止液体蒸发散热。(4)进行气管插管后,需要在气管上装上湿热交换器,从而保证吸入气体温度和湿度一致;下肢采用血液循环泵促进血液流动,进而维持患者的体温正常。(5)在手术期间,每隔30 min为患者测量1次体温以及各项体征,保证体温保持在正常水平(36~37℃)。(6)手术完成后,需要严格观察患者的体征与体温,将患者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在进入PACU前30 min打开温控系统进行预热,同时为患者提供预热的衣物和被褥等,尽量使患者的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体温变化情况,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到手术结束时,注意测量患者的体温,并仔细做好记录。(2)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状况。检测方法:在进入手术室与手术结束60 min分别抽取5 ml的静脉血并进行离心分离,分离速度为3 000 r/min,离心时间为5 min,离心半径8㎝,获取血清保留在温度为-40℃的冰箱中备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瑞士罗氏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试剂盒来自罗氏诊断(上海)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3)在手术前与手术毕60 min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评估标准参照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量表内容包括定向力、计算能力、短时记忆力、回忆能力、语言和模仿能力5个方面,总计30分,当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评定为认知功能缺损[5]。(4)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舒适度评估标准参照舒适评分(BCS),分数与舒适度良好呈正相关关系[6]。(5)观察两组术后复苏与并发症情况。手术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与变化情况,仔细记录完全清醒时间、气管拔出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统计低体温、寒战与躁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时间体温差异 在进入手术室与麻醉诱导前,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手术开始、术中30 min、术中90 min与术毕时,研究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不同时间体温差异比较(℃,±s)

表1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不同时间体温差异比较(℃,±s)

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保温护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进入手术室36.90±0.40 36.90±0.30 0.000 1.000麻醉诱导前36.70±0.30 36.70±0.20 0.000 1.000手术开始36.90±0.20 36.30±0.10 18.974<0.001术中30 min 36.70±0.40 36.10±0.20 9.487<0.001术后90 min 36.80±0.50 35.80±0.40 11.043<0.001术毕36.90±0.10 35.60±0.20 41.110<0.001

2.2 应激状况 术前,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应激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应激状况比较(±s)

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保温护理;与同组术前相比,a 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去甲肾上腺素(pmol/L)术前133.58±18.62 134.52±17.36 0.261 0.795术后151.26±22.37a 179.63±25.84a 5.869<0.001 C反应蛋白(ng/L)术前6.12±1.13 6.14±1.15 0.088 0.930术后52.36±9.28a 96.48±13.52a 19.025<0.001肾上腺素(pmol/L)术前52.11±5.63 52.47±5.83 0.314 0.754术后101.33±13.52a 189.47±16.35a 29.376<0.001

2.3 认知功能 术前,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毕60 min,研究组定向力、计算能力、短时记忆力、回忆能力、语言和模仿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分,±s)

表3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分,±s)

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保温护理;与同组术前相比,a 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定向力术前9.84±0.62 9.79±0.61 0.406 0.685术毕60 min 9.80±0.61 9.50±0.56a 2.562 0.012计算能力术前4.85±0.38 4.86±0.36 0.135 0.893术毕60 min 4.83±0.36 4.42±0.31a 6.102<0.001短时记忆力术前2.99±0.23 2.99±0.21 0.000 1.000术毕60 min 2.96±0.22 2.80±0.15a 4.249<0.001回忆能力术前2.84±0.33 2.83±0.32 0.154 0.878术毕60 min 2.82±0.36 2.65±0.23a 2.814 0.006语言和模仿能力术前8.93±0.34 8.92±0.35 0.145 0.885术毕60 min 8.92±0.36 8.52±0.21a 6.786<0.001总分术前29.36±1.24 29.37±1.22 0.041 0.968术毕60 min 29.11±1.15 27.63±2.01a 4.519<0.001

2.4 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 术前,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评分皆上升,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比较(±s)

表4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比较(±s)

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保温护理;与同组术前相比,a 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血氧饱和度(%)术前78.34±0.19 78.36±0.18 0.540 0.590术后93.47±0.52a 88.63±0.21a 61.027<0.001舒适度评分(分)术前1.52±0.11 1.53±0.12 0.434 0.665术后3.52±0.23a 2.34±0.15a 30.387<0.001

2.5 术后复苏情况 研究组完全清醒时间、气管拔出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术后复苏情况比较(min,±s)

表5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术后复苏情况比较(min,±s)

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保温护理;PACU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完全清醒时间42.34±10.33 75.29±12.68 14.246<0.001气管拔出时间23.01±7.22 34.58±11.36 3.078<0.001 PACU滞留时间51.23±11.28 86.37±13.69 14.008<0.001

2.6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对照组36.0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85,P<0.05),见表6。

表6 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3 讨 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经典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子宫疾病的治疗中。然而,腹腔镜手术治疗属于一种应激术式,患者会出现较重的疼痛刺激和牵拉反射,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全麻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麻醉方法,在减轻患者的痛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全麻作用于神经中枢,患者容易发生体温降低情况,增加低体温、躁动以及寒战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影响患者的术后复苏与病情康复效果[7]。因此,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过程中如何预防体温下降是目前此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本研究拟选本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100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保温护理,选择有效的保温方法,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常规护理侧重于调整手术室温度、湿度、包裹患者暴露皮肤等外部环境的保温,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由于其忽视输送液体、冲洗液等保温处理,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低体温,影响手术进程和术后康复[8]。本研究所采用的保温护理属于一种复合保温护理,其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对患者进行保温护理,防止患者皮肤散热,确保患者温度尽量维持在正常水平,进而促使手术顺利完成[9]。袁琴等[10]研究报道,对全麻患者行复合保温措施能够维持正常体温,防止低体温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手术开始、术中30 min、术中90 min与术毕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全麻患者经保温护理干预后,能够促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这是因为在患者手术期间需要用到的液体、血液和冲洗液等都进行了提前预热,使进入身体的液体有温度,进一步维持体温,避免体温降低。

临床发现,机体温度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当体温降低时,会减慢麻醉药物在机体的代谢速度,延长麻醉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进而影响术后复苏质量[11]。此外,研究发现机体体温下降会引发术中应激反应,进一步影响手术效果[12]。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保温护理,通过预热手术室、加热手术台、预热液体和血液等措施来防止患者的体温下降,减少低体温对体温调节中枢的影响。周鸿志等[13]研究报道显示,全麻患者采用保温护理能够改善应激状况,提升术后复苏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研究组患者经保温护理后,其应激状况与术后复苏情况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说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采用保温护理能够改善应激状况,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全麻患者发生低体温后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当患者处于低体温时,会加快血红蛋白的抗氧能力,导致机体脑细胞出现缺氧性损伤,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损伤[14]。王丽等[15]研究报道显示,全麻患者术中采用多模式保温干预能够改善认知功能。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保温护理能够降低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

低体温会影响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减少肝肾等器官的供血量,导致麻醉药物的药效延迟,影响术后苏醒时间[16]。本研究采用保温毯等方式使患者的皮肤处于恒温状态,通过预热手术室、加热液体等方式使患者身体维持正常体温,减少术后低体温、躁动、寒战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小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使患者在舒适状态下完成手术。本次研究发现,在血氧饱和度、舒适度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保温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保温护理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理想,在改善患者应激状况、认知功能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稳定患者的温度,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缩短患者术后复苏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手术体验带来大幅度提升,使患者更容易认同和满意本次手术治疗,对临床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益处,值得推广和应用。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全麻体温保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能“保温”的雪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保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