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钩藤饮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2021-07-06王峥陈晴清刘润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钩藤天麻帕金森病

王峥 陈晴清 刘润妮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 519000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与肌强直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与年龄老化、遗传与氧化应激等因素相关。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血浆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且以上指标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西医以美多芭为主要药物,虽然该药物可促进病情改善,但长期应用难以取得理想的远期疗效,而中医理论中,帕金森病属于“颤症”范畴,中医认为天麻钩藤饮具有补益肝肾与平肝熄风等功效,与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整体上提升疗效[1-2]。鉴此情况,本文主要探析天麻钩藤饮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Glu及GABA等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将8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46例),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组。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范围为55~78岁,年龄(64.57±2.20)岁;病程范围为1~3年,病程(2.57±0.12)年。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55~78岁,年龄(64.38±2.11)岁;病程范围为1~3年,病程(2.68±0.24)年。正常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范围为55~78岁,年龄(64.79±2.05)岁。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均符合《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3]制定的诊断标准;健康体检者经检查明确自身健康状况良好。排除标准:对左旋多巴、苄丝肼或其赋形剂过敏者;同时服用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者。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美多芭(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0.25 g×40片×1瓶)治疗,每日服用1次,每次服用125~500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药方组成:天麻10 g,川牛膝、钩藤各12 g,石决明18 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各9 g。以上中药首先使用冷水浸泡30 min,随后开大火煮沸,最后转小火煎煮30~40 min,每日煎煮1剂,每日分2次服用。两组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1)记录3组治疗前临床指标水平,其中包括血浆Glu、Asp、GABA与甘氨酸(Gly),于空腹状态下取受检者5 ml静脉血保存于试管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进行检测。(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4]进行评定。若好转率>50%为显效;若好转率10%~50%为有效;若好转率<10%为无效。好转率=(治疗前UPDRSⅢ评分-治疗后UPDRSⅢ评分)/治疗前UPDRSⅢ评分×10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对比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指标水平(Glu、Asp、GABA、Gly),于空腹状态下取患者5 ml静脉血保存于试管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进行检测。(4)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运动症状,以UPDRSⅢ评分为评估工具,该量表内包含语言、面部表情与静止性震颤等内容,评分范围为0~44分,患者评分越低表明其运动症状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临床指标比较 正常组Glu、Asp、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Gly水平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临床指标比较(µmol/L,±s)

表1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临床指标比较(µmol/L,±s)

注:对照组及观察组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正常组为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Glu为谷氨酸,Asp为天冬氨酸,GABA为γ-氨基丁酸,Gly为甘氨酸

组别正常组对照组观察组F值P值例数20 36 46 Glu 75.58±5.20 45.68±5.22 45.73±5.10 5.24<0.05 Asp 43.58±12.02 8.58±1.24 8.95±1.10 6.07<0.05 GABA 298.21±6.75 212.63±5.02 211.87±5.19 4.28<0.05 Gly 140.57±50.24 257.87±30.20 257.65±30.15 5.87<0.05

2.2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Glu、Asp、GABA、Gl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Glu、Asp、GAB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Gl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lu、Asp、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l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µmol/L,±s)

表2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µmol/L,±s)

注:对照组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Glu为谷氨酸,Asp为天冬氨酸,GABA为γ-氨基丁酸,Gly为甘氨酸;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6 4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Glu 45.68±5.22 50.27±3.29 3.33<0.05 45.73±5.10a 67.51±3.15b 18.17<0.05 Asp 8.58±1.24 13.60±1.77 10.39<0.05 8.95±1.10a 25.97±1.72b 41.68<0.05 GABA 212.63±5.02 232.17±5.60 11.62<0.05 211.87±5.19a 287.49±5.01b 52.41<0.05 Gly 257.87±30.20 178.24±10.57 11.13<0.05 257.65±30.15a 155.68±10.20b 16.02<0.05

2.3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69.44%(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P<0.05)。见表3。

表3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疗效比较[例(%)]

2.4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Ⅲ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UPDRS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Ⅲ评分比较(分,±s)

表4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Ⅲ评分比较(分,±s)

注:对照组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UPDRS为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6 46治疗前23.55±1.57 23.94±1.23 0.93>0.05治疗后20.62±1.16 15.09±1.14 16.04<0.05 t值6.71 26.39 P值<0.05<0.05

3 讨 论

帕金森病好发于老年群体,近些年已有研究报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也参与到该病的发生过程中,结合此次研究结果,正常组Glu、Asp与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Gly水平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健康体检者与帕金森病患者Glu、Asp、GABA与Gly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分析是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基底神经节环路的直接、间接通路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导致患者的Glu与GABA等指标发生变化[5-6]。

此次研究,本院应用天麻钩藤饮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该汤药中包含天麻、钩藤与石决明等多味中药,全方不仅适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肾不足之证,而且可共奏清热安神与平肝熄风等功效,现已成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剂。结合此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lu、Asp与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ly水平与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结果说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应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取得理想疗效,而且有助于改善运动症状与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基于药用原理上分析,天麻、钩藤为天麻钩藤饮的君药,两者功效为平肝熄风;石决明、川牛膝均为臣药,前者清热明目,后者引血下行,两者可助君药发挥平抑肝阳之效;朱茯神、夜交藤具有安心安神之效,两者为佐药;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黄芩、栀子清热降火,以上多味中药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对其氨基酸神经毒性进行抑制,为已受损的神经系统提供保护,进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与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7-8]。

综上所述,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疗效确切,且有利于改善其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运动症状。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钩藤天麻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