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地区8 547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常见病毒病原学分析

2021-07-06邱建武肖小兵刁诗光马占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粤北病毒感染病原体

邱建武 肖小兵 刁诗光 马占忠

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 512026;2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512026;3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512026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呼吸道病毒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增多,细菌感染比例有下降,而病毒感染比例却有增多[1],由于呼吸道病毒的流行有一定的地域、季节、年龄分布等特点[2],及时了解本地最近的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的14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进行了总结,了解近期粤北地区呼吸道病毒病原流行病学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住院的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的患儿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4岁以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在入院当日或次日行呼吸道病毒检测者。

1.2 标本采集及检测 采集患儿住院当日或次日鼻咽拭子,立即置于专用试管中并立即送至实验室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按说明书步骤专人操作,检测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型(PIV 1)、副流感病毒2型(PIV 2)、副流感病毒3型(PIV 3)7种呼吸道病毒,由专人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结果判断。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儿一般情况 共有8 547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2018年4366例,2019年4181例;男5289例,女3258例,男女比例1.62。年龄范围为3 h~14岁,年龄1.0(0.5,3.0)岁,其中新生儿348例,占4.07%;29 d~1岁的婴儿2 959例,占34.62%;1~3岁的幼儿3 315例,占38.79%;3岁以上的儿童1 925例,占22.52%。

2.2 7种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 本研究一共采集8 547例标本,共有2 063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阳性率为24.14%(2 063/8 547),其中单一病毒感染2 029例,占98.35%(2 029/2 063),另有34例同时检出2种病毒,占1.65%(34/2 063),总病毒检出率为24.53%(2 097/8 547)。7种呼吸道病毒中RSV检出率最高,其后依次为PIV 3、Flu A、ADV、Flu B、PIV 1、PIV 2,见表1。

表1 8 547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病原体检出情况

2.3 不同性别患儿病毒检出情况 各种病毒感染在性别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比较[例(%)]

2.4 不同季节病毒检出情况 在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4个季节中,冬季的病毒检出率最高(39.02%),其次为春季(22.85%);Flu A、Flu B和RSV冬季感染明显高于其他三季,ADV以夏季感染多见,PIV 1和PIV 2感染以秋季多见,PIV 3感染以春季多见,7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各季节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不同季节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比较[例(%)]

2.5 不同年龄病毒检出情况 各种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Flu A、Flu B和ADV以3岁及以上儿童多见,新生儿感染少见,RSV、PIV 3以1岁以内的小婴儿及新生儿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V 1和PIV 2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呼吸道病毒可引起鼻炎、喉炎、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者还可合并心肌炎、脑炎等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及早干预、诊断及治疗,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3],另外尽早明确病原体,给予必要的防护、隔离,有利于防止病原体爆发、流行,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4],因此病原学的精准诊断变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总结了2年来粤北地区8 547例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7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情况,病毒检出总阳性率为24.53%(2 097/8 547),总体阳性检出率稍高于扬州地区的21.01%[5],但低于大部分国内其他地区,也低于早期本地区的调查结果[6-8],说明在粤北地区呼吸道病原体中病毒感染比例在下降,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却在逐年上升[9],定期进行本地区病原体谱的监测对早期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粤北地区呼吸道病毒还是以RSV为主,这和之前研究相一致[8],其次为PIV 3,这和之前研究稍不同,这可能跟粤北地区近2年气温增高有关,温度越高,PIV 3的活性越强,儿童感染该病毒的机会就越大[10];也有可能近2年来,粤北人民医院收治市外、省外的患者增多,因患者的来源变化,造成病毒流行病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7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在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和文献报道的相同[11]。

各种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季节特征,冬春季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可能和冬春季气温变化大,儿童呼吸道抵抗力低,病毒普遍易感有关。Flu A、Flu B和RSV冬季感染明显高于其他三季,ADV以夏季感染多见,PIV 1和PIV 2感染以秋季多见,PIV 3感染以春季多见,这和我们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7],而与粤北相邻的清远地区[12]有差异,说明呼吸道感染病毒谱与地区、季节有关,与呼吸道感染的部位关系不大。

本研究发现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单一病毒感染多见,占98.35%,同时合并2种病毒感染的少见,只占1.65%,要低于北方某些地区的2.1%[2],但稍高于粤北相邻清远地区的1.05%[12]。另外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3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可能和各地的气候、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关。

本研究中,29 d~1岁小婴儿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以RSV感染多见,可能与母体下传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1~3岁病毒检出阳性率有所降低,与该年龄段婴儿以居家活动为主,与外界接触少有关。3岁以上儿童病毒阳性率又有增高,以Flu A、Flu B和ADV感染多见,可能和该年龄段儿童幼托、集体生活有关,在教室的相对集中空间为呼吸道病毒的传播感染提供了条件,加上此阶段儿童的体质弱及卫生习惯尚未养成等造成了此年龄段的高发[13]。

本研究为近期粤北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谱特征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数据,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粤北病毒感染病原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