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视角下的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及创新

2021-07-05黄晓红

下一代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生视角医学院校课程思政

黄晓红

摘 要:医学院是高素质医护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医学院实际教育环节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充分符合新时期思政教育相关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設的意义,立足学生视角分析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过于看重思政而忽视专业、教学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一一的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促使医学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创新与改革力度,充分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性,并充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重要教育目标。

关键词:学生视角;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

一、前言

在新时代教育领域,课程思政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如习总书记所说,保持隐性教育、显性教育的高度统一,深度挖掘课程以及教学当中包含的大量思政教育资源,有助于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目标。在医学院校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教育环节,其可和思政教育保持互相补充与协同发展关系,使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保持更高职业道德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医学人才。为实现相关目标,需要医学院校立足学生视角,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当前存在的不足,针对性提出建设及创新策略。

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也就是专业课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先进的思想政治理念[1]。医学院校各项专业课程当中都包含大量德育内容,比如科学精神、道德价值、文化传承、人文关怀等,在专业教师授课期间将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同时和专业课程知识相结合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促使医学院校的学生不断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并使学生明确个人角色定位,在学习专业知识期间建立人民健康至上的医学取向,积极弘扬并保有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尊重生命等职业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领域。医学院校强化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更高效、科学的培养更多高素质医护人才。医学院校在对学生实现显性思政教育期间,会受多项因素影响无法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理念融入到各项专业课程教学环节,能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思想道德观念融于一体,并有助于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充分满足新时代教育对思政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

1.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

目前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尝试阶段,课程思政在保障机制、效果评价以及整体设计等建设方面尚未体现出规范性和系统性。当前大多医学院校都未针对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将思政教育知识与理念渗透到专业课程当中的相关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学时、学分等均缺乏统一的规定。经相关调研,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学习期间未接收到教师传递的思政理念,或教育者很少提及思政知识[2]。虽然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且相关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而目前大多教师依旧在实际教学环节基于自身教学经验、知识积累以及责任感,关注在专业教学中偏向专业知识传递,而在专业知识中融入思政理念则更多依赖于教师的政治素养以及相关知识面。另外,医学院校涉及到大量专业课程,专业课教师本身具有较重的教学任务,课时比较紧张,很多专业课教师未将思政教育看作是专业教学任务,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都比较认可将思政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讲解环节,对课程思政建设保持着积极态度[3]。而在实际建设环节,却发现很多医学生依旧比较关注学习专业知识,对思政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即便有部分学生会主动学习思政知识,但大多也是立足找工作或考研需求层面出发,这种思政学习保有一定功利性,无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政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当中的思政知识缺乏正确认识,觉得相关知识和专业课程关联不强,无法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3.过于偏思政、轻专业

医学院校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其主题依旧是专业课,思政教育渗透的目的是使专业教学保持更高效果。而在课程思政建设期间,部分专业教师不够关注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相融合,将两种知识分开来讲授,这将使得学生对思政知识学习提不起兴趣,同时也无法体现思政教育对专业课程教育的辅助作用。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期间,基于学生需求与课程特点适当的引入对医学教育特色加以体现的思政话题,如医疗改革、医患关系、卫生政策、医德医风等,而如果在教学中以讲思政为目的添加思政教育,则使思政内容过于喧宾夺主,无法体现其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的锦上添花效果。

4.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医学院校目前所开设的大多专业课程在实际教育环节依旧以教师讲解为主,即便开设实践课程,形式也过于单一,大多体现在资料分析、观看专题视频等方式上,很少涉及到实地调查活动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等。调查中很多学生喜欢线上线下融合以及案例探究等教学模式,需要课程思政建设期间相关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新媒体技术加强应用,使现代信息技术和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并使课程教学更具感染力、实效性与针对性[4]。为使专业课程更充分的和思政知识相融合,需要医学院校基于专业课特点,积极创新教学载体及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学生视角下的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及创新策略

1.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医学院校及相关教育部门需要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深入考究,强化课程体系化建设。医学院校在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期间,需要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激励与支持,并关注从精神、物质两个层面激励教师踊跃的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当中。另外,医学院校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专业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充分认识思政教育在学生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中属于重要保障,引导教师关注在专业课程教学期间有机的融入德育内容。

2.注重学生“大思政”观念的培养

医学院校要创新并强化课程思政建设,还要关注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大思政理念,关注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延伸渗透相关思政知识。比如教师可在卫生法学专业课程讲解期间,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法治意识,促使学生关注在未来职业当中不仅要规范个人行为,还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医学专业课还要注重有机的渗透学术诚信、医德医风、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等医学相关思政理念,并通过融入思政知识,使教材中相对规范与严谨的理论概念以更具人性化、柔性化特点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效果。

3.教学重点要体现专业课程

大量实践证明,将专业技能知识作为思政教育载体,和单纯思政教育相比更具感染力、说服力。专业课教师基于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适当的引入文化自信、职业道德以及法制意识等相关思政知识,可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易于接受思政理论知识,并对思政知识有更高学习兴趣。不过需要注意,课程思政建设依旧要保持专业知识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使学生对专业课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思政知识渗透过程中要做到不过度、不牵强、润物细无声。

4.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实现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育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多样化教学方法为學生营造生动、趣味、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创新基础上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演讲、辩论、微课等教学模式和学生加强互动交流,使课堂活跃起来,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使学生更细致、深层次的理解医学知识。医学院校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期间,要积极尝试与探索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通过视频、图像以及音频等形式将晦涩、抽象的专业及思政理论知识更生动化的呈现出来,使教学更具吸引力、时代感。另外,教育者还可通过微博、微信群、QQ群等和学生们共同探讨社会热点事件,使学生结合时事热点更深刻的理解专业知识,并将专业知识和相关思政理念相融合,促使学生建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念,对热点事件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五、结束语

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使专业医护人才具有更高专业技能,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使其保持端正的道德品行。为有效推动国家医护事业发展,就要对医学院校的学生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并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充分感悟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医学院校学生勇于担当、大爱无私的民族精神,在未来成为社会与患者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箫,韩丽琴,刘建华,等.浅谈医学院校课程思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474(24):116-116.

[2]顾润国,刘艳艳.基于资源库建设的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11):75-75.

[3]张梅,南德红,罗盈怡,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实施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64(12):68-68.

[4]张勇,张玲.生命教育: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J].医学争鸣,2019,10(05):29-29.

[5]叶紫,张宁霞,刘婵娟.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医学争鸣,2018,009(002):72-72.

猜你喜欢

学生视角医学院校课程思政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学生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满意度提升的策略研究
浅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义
从学生视角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