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商银行的发展及启示

2021-07-01马晨

中国市场 2021年18期
关键词:战略转型金融科技

[摘 要]近年来,招商银行顺势主动求变,树立 “因您而变”的经营理念,提出打造“金融科技银行”的目标,把科技作为变革的重中之重,通过整合资源,打穿流程,构建全产品、全渠道、全客群服务体系,逐步从客户思维走向用户思维,从经营网点、银行卡走向经营手机银行APP,从交易思维变为用户旅程思维,从资产分层经营转向场景细分客群经营。由于招商银行在业务发展中积累了较先进经验,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

[关键词]战略转型;金融科技;手机银行APP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8.001

1 招商银行的发展特点

1.1 招行的战略转型

(1)从存折向“一卡通”转型。在20世纪 90 年代,国内多数银行尚未联网,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几乎是天方夜谭。1995 年王世桢行长带领招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一卡通”业务,为其日后零售业绩的腾飞、私人银行初始高净值客户的积累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快向零售业务转型。2004 年,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银行对公业务竞争激烈,缺乏先天资源优势的招行在夹缝中求生存,马蔚华行长提出招行“第一次转型”,明确大力发展零售业务。

(3)转向轻型银行。2010 年,在意识到过去依靠大规模资本消耗、赚取利差等方式实现的盈利增长难以为继,在马蔚华行长的带领下,招行又开始以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贷款定价、控制财务成本的轻型银行的“二次转型”。

(4)转向金融科技银行。2017年招行提出以金融科技为动力,围绕客户体验,深化战略转型,重新定义银行服务对象、经营思维、银行服务边界,以建平台、引流量、接场景为重点,从客户转向用户,推动经营模式向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变。

1.2 招行零售业务进入APP时代

(1)采用“移动优先”策略。为顺应客户行为线上化、移动化的趋势,招行的经营已经从网点、银行卡转向了APP,深耕“场景”,把服务嵌入客户的生活场景,“网点+招行两大APP+场景”的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融合模式,服务边界不断扩展,从封闭的金融服务体系变成开放的服务生态,通过外拓场景、内建平台、流量经营,构建全客群、全渠道、全产品服务系统,发掘客户价值,探索流量闭环经营变现新模式,全面推进零售数字化转型。

(2)从关注客户向关注用户的转变。客户是指在银行开立了账户与银行交易的人,而用户是指使用银行服务的人,未必与银行有账户关系。以前是客户先卡后APP,先成为招行的客户,再发展用APP,这种模式下APP更多的是一种渠道替代工具。现在招商银行APP和掌上生活APP两大APP,累计用户达一亿多人,比招行零售客户多出2000多万人,现在APP还服务着许多没有招行账户的人,获客模式变成了用户先用APP,发现好用以后再开户成为招行的客户。

(3)以人工智能推进智能客服。以往的柜台办理业务模式已经不太适用于当下的银行环境,但微信、短信、手机银行的线上办理缺乏互动,使得大量客户流失严重。为了解决该问题,同时兼顾全客群的远程服务,招商银行通过AI人工智能外呼,大力推进“智能客服”的研发,在降低客户服务成本的同时,实现客户的批量服务。有关数据显示,在闪电贷业务中,招行人工每人每天的处理量为150件,而AI设备每天的处理量则达到了600件,是人工处理量的4倍。

1.3 构建同业业务生态圈

招赢“N+1”银银合作服务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招行同业合作业务迈向了品牌化、成熟化、体系化经营的新阶段。

(1)同业业务交易方式“线上化、电子化”。招行通过“招赢通”APP银银合作平台,打造了一个开放、共赢、共享的同业金融生态圈,形成同业业务线上平台、签约支付平台和招行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整合资金融通、资产管理、资产经营、资产托管、票据流转、投资银行、代理服务、金融交易、跨境整合等业务,为同业客户提供金融业务、产品销售、投研咨询、客户共享、数据服务、科技输出等一系列同业线上综合服务。在服务理念和方式上,逐渐从销售单一产品走向以产品组合服务转变,从运用单一经营要素转变为整合全行经营资源。

(2)客户管理方式向经营客户转型。招赢通APP是一款同业金融合作平台APP,专注于构建一个集一户通、跨境通、理财通、资产通、交易通、托管通、票据通于一身的招赢N+1同业金融服务体系,其中“1”代表着客户的需求,“N”代表招行的多个优势业务,以招商银行的多个金融优势服务一个同业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同业客户诉求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招行通过开放全行资源,选择所在区域经济环境健康、自身经营策略稳健、双方合作互补性较强的中小银行作为合作伙伴,促进深度、持续、全面的合作,实现同业业务的电子化、线上化,提升同业金融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和场外交易成本,成为同业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商。

(3)加强内外部协同合作。在负债方面,同业客户可以是场内、场外资金业务的交易对手、同业存款的稳定来源。在中间业务中,同业客户在投行、财富管理、代理业务、托管等方面与招行有着更密切的合作。在资产方面,同业客户可以是銀行的交易对手、客户、合作方(SPV通道)、资产业务载体(发行债券、承兑票据等)、资产转出方等。

(4)推动资管业务转型。推动资产从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产品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从保本型产品走向非保本产品,服务方式从线下走向线上,风险、收益由客户承担。成立资管子公司,实现资管业务和母行风险隔离。通过对标先进同业,推动规范化管理,防范理财资金的资产池错配运作、多层嵌套等风险。

1.4 招行的公司业务强化产业互联

(1)打造新一代企业移动银行U-Bank X。升级代收代付功能,以银企直联方式,打通第三方快捷支付、线下二维码、智能POS、网上代扣等对公代收渠道,在对公代付业务中对接人行大小额、地区结算中心、网银互联、银联等支付系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对公代收付金融服务。支持“支付白条”,U-Bank X推出“赊购易”,实现买卖双方的远期信用支付与到期自动收款。同时在移动支票全程电子化交易的基础上,提供远期支付功能,让结算自带融资属性,并且在赊销赊购、招投标等场景中,均可实现资金的原路退回。推出人机合一的客服“小U”,根据客户不同诉求,分层依次提供系统机器人自动服务、人工座席标准服务、客户经理跟踪服务、产品经理+ 客户经理专业服务等。目前招行AI 自动服务可覆盖95%以上对公业务咨询解答,智能匹配率高达85% 以上,应答正确率100%。

(2)将交易银行升级为平台银行。2017 年招行出于转型新要求,将2015 年成立的交易银行部升级为“平台银行”,升级之前的交易银行部以现金管理为基础,提供贸易金融、支付结算、企业财资管理、跨境金融、产业供应链等服务方案。而升级后的平台型银行,全面运用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打通线上线下,即远期、信用购销等各类应用场景,针对基础客群及产业客群分别打造开放、智能、互联网化对客服务平台,将原来单一的资金管理系统升级为以金融资产、企业财务、资源管理为核心的财资生态平台,利用金融科技为企业搭建囊括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物流整体设计的开放应用平台。

(3)协助大型公司布局产业互联网。在龙头企业产业互联进程中开展供应链创新,为龙头企业的电商平台提供专业化、综合化供应链金融服务。2017年,招商银行启动了TMS 焕新计划,为大型企业金融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推出集业务中心、网银中心、风控中心、决策中心、数据中心、渠道中心六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积极拓展产业场景,创新对公客户“聚合收款”业务,在高速公路、医疗、教育、汽车等领域开展产业场景拓展。在产业互联网下,仅仅依靠企业财务数据进行风险管理已经远远不够,招行整合15 类外部数据和客户在本行交易数据,建立公司客户关系图谱和智能预警体系,为公司客户搭建风险大数据平台,助力企业风险管理。

(4)开展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伙伴成长 “千鹰展翼” 计划。针对创新创业企业,招行通过全生命周期的企业金融服务,打造股权投资服务平台和设计创新的债权融资产品,推出企业日常生产需求的结算类金融产品,为创新企业提供专业、高效、个性化、全方位、便捷、综合化服务。针对成长阶段企业轻资产的特点,招行根据企业自身资产特点推出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贷款、付款代理等基础系列产品,针对不同行业特点推出能源贷款、影视贷款等,通过整合政府、PE、园区等合作资源共同向企业提供挂牌贷、担保基金、科技履约贷等金融服务,通过专业咨询、股权债券融资、供应链金融服务、并购贷款等为技术含量高、成长空间大、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提供个性化、一站式服务。

1.5 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通过完善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三步走战略。一是在IT开发上,招行建立了双模开发机制。对于涉及账户核心系统的依然采用传统开发模式,强调稳定性,涉及客户界面的则采用敏捷开发模式,迭代开发的周期可缩短到2~4周,比传统开发方式两到三个月的速度显著提升。二是开展微服务。例如招商银行APP6.0背后由137个独立的微服务构成,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招行对外开放了1035个功能,其中很多功能开放给合作伙伴,如一网通支付、用户认证、O2O入口等,形成一个开放的生态。三是利用模块化技术实现机房快速建设。通过模块化技术构建弹性的系统架构,可动态响应业务需求,在产品部署上大幅节省了占用空间,建设了高可靠、高可用、绿色、节能、高性能、模块化机房,缓解传统机房建设过程复杂、涉及面廣、周期冗长的掣肘。四是通过云计算搭建云平台。招商银行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各类云平台,包括便民云平台、智慧停车云平台、智慧医疗云平台、智慧校园云平台、缴费云平台、党费云平台、发票云平台等。五是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2019年招行修订了公司章程,规定每年科技投入不低于上年度营业收入的3.5%。这个比例不仅在银行业领先,而且已经可以比肩许多科技公司。招行还建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为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全面孵化支持。六是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于2016 年2 月23日的招银云创是招商银行的全资科技子公司,管理层则全部来源于招商银行的业务及IT 精英,业务定位是作为招商银行的科技输出平台,将招商银行过往积累的经验和金融IT 解决方案输出给同业,旨在将招商银行IT 系统30 年稳定运行的成功经验和金融IT 的成熟解决方案对金融同业开放。主要的产品包括金融基础云服务、云安全服务、金融IT SaaS 服务、IT咨询服务和基础运维服务。招银云创将自己的云平台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不同的业务和不同服务,同时,还整合了招商银行的其他资源与能力,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不同服务。七是设立“蛋壳”网络吐槽平台。在蛋壳上,招行人员可以对相关业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发挥发现价值、聚拢智慧的作用。蛋壳上的吐槽尺度常令相关部门颇感狼狈,蛋壳正在扮演鲶鱼的角色,通过文化包容和思想解放,自然释放组织动能,推动“开放、扁平、包容”的互联网文化。八是自主研发技术,招行一般需要掌控框架和关键技术的源码,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6 实施人才优先战略

招行田惠宇行长指出,招商银行总行未来科技背景出身的人要达到30%~40%,甚至50%,对标企业就是金融科技公司。招行不断加大对于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目前招行新进人才具有计算机、数学等学科背景的占到了50% 以上。在项目开发上成立了多个金融科技孵化器小组,从敏捷开发模式到精益合作制,不断地研究各类创新方式。实施优秀人才回潮计划,面对金融科技大潮,招行大力推动人才回巢计划,积极鼓励金融科技领域的员工回流,形成良性循环。相比于纯校招和社招,这类员工往往素质与能力优秀,既了解市场上先进技术和业务模式,更熟悉银行自身情况,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创新能力。对金融科技明确提出“容忍失败,奖励成功”的政策,革新企业文化。

2 启示和思考

2.1 树立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

未来,中小银行需要顺应外界环境变化,以客户为中心,打破以往经验、习惯和思维定式的束缚,积极创新。

第一,未来银行将呈现轻型化、移动化、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未来银行将根据客户行为的变化而转型发展。一是轻型化。轻型银行的本质是以更少的资本消耗、更集约的经营方式、更灵巧的应变能力实现更高效和更丰厚的价值回报。二是移动化。未来人们离不开手机,人们进入移动生存的阶段。未来银行需要重视服务不同客户的手机银行,将业务办理搬到手机上,实现随时随地为客户服务。三是网络化。随着5G技术的应用,万物互联,每个人将来会拥有很多与网络连接起来终端,并成为整个网络结点,银行需要与多种场景互连,开拓新的获客渠道,建立金融生态圈,促进网络化变革。四是数据化。未来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产生数据,银行通过收集、分析、挖掘、应用数据信息,为客户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五是智能化。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下,一切能够被智能化的东西,将来都会被智能化。未来银行将通过感知功能、学习功能、思考功能、自动决策、自动行动等,自动主动地满足客户各类金融需求。

第二,树立用户思维。随着客户的金融需求发生巨大的变化,移动互联从根本上重构了客户行为习惯,原来的竞争是银行同业间对手的比试,现在则是追赶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银行需要跳出账户的束缚,改变一味追求短期财务指标,树立用户思维,重新界定金融服务的边界,树立用户优先的文化,不断提升经营流量的量级,把客户感受放在首位,按照客户的真实需求,匹配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时刻关心客户的生活需求,处处挖掘客户的消费潜力,并将新的服务重点转移至新一代年轻用户,不断提高用户价值。与行业形成联盟,找到银行用户体验的痛点,探寻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整个银行业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的升级。

第三,树立平台思维。互联网消费激发快速多变、个性化的线上市场,客户对服务体验和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随着客户金融行为的变迁、新技术的运用以及银行自身转型发展的压力的增加,银行不再为所有客户提供一套标准化的产品,而是将金融嵌入场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服务,平台银行应运而生。平台银行借鉴互联网思维,以开放技术为依托,打破城墙,搭建桥梁,对内构建各类业务和产品一“网”打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外整合各类资源,对接有集中交易流的平台,整合客户、外部资金、人才、服务等多方资源,将各类金融服务润物细无声地延伸到用户身边,为客户提供旅程式体验和沉浸式的智能化、一站式金融服务,实现服务供给从产品化、单一化转向场景化、多元化,逐步打造“粘客、获客、留客”的金融生态平台。

第四,客户体验至上的管理原则。把客户体验作为全行的首要目标,形成战略共识,建立客户实时互动机制,而不是依靠事后的客户调研、小组访谈。从内部打破束缚,用金融科技理念、客户视角,重塑运营体系、改造业务流程、优化成本管理、推动机制创新、变革考核激励机制等,使“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深入人心,促进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2.2 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构建客户信息收集系统,建立全渠道大数据信息反馈机制和数据信息共享库,使各个渠道可以完整、及时、准确地掌握银行客户的信息,实现客户通过任何渠道接入,都能将该客户的所有数据、信息和交互内容统一保存和管理,并在全渠道范围内共享。加快产品研发,建立产品经理制度,统筹制定和调整跨渠道定价策略,对产品的跨渠道一体化负责,安排资源投入分配,根据客户需求加快产品开发周期速度和响应速度。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系统迭代开发和同业竞争要求,加快对接网点智能化建设所需研发力量,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2.3 完善零售客户服务体系

利用科技手段引进新客户,增强存量零售客户黏性,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卓越的客户管理能力。重视长尾客户,通过互联网应用的便利性和低成本,借鑒开放包容、客户体验至上、平等互惠的互联网思维,将传统商业银行忽视的低净值、数量庞大的客户纳入自身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建立时尚性、便捷性、智能化的服务场景和平台。通过客户分层,增强客户资源的信息共享,敏锐捕捉客户需求的变化,逐步实现由单一业务和产品向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等综合营销服务转变。

2.4 以交易银行为核心提升对公业务生态化服务能力

未来,商业银行在对公金融方面,可以平台银行战略为核心,加强各相关业务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矩阵制的组织架构和配套政策,突出专业化分工,通过银行输出资金、智慧、技术、服务等,将银行金融服务嵌入对公客户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满足企业客户全方位需求。

2.5 完善同业客户服务体系

当前,银行同业金融机构客户已不满足现有的线下服务模式和效率,同业业务上线成为趋势。

(1)加强同业客户服务平台建设。传统的同业业务标准化、线上化、集中化和平台化是同业业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挖掘和利用商业银行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和新理念,通过流程重构和流程优化,将银行公司、零售、同业、投行等所有板块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例如传统同业业务、代理业务、清算结算、撮合业务等“搬到”线上,同业客户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便捷地从线上渠道获取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加渠道销售收入、代理收入、撮合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2)为同业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有效整合银行各条线的优势产品和资源,为同业客户提供理财产品、养老产品、资金交易、债券交易、同业存放、存放同业、票据业务、外汇交易、代开保函、代销基金、投行服务、银团贷款、科技输出、支付结算代理、培训服务、业务资质代理、融资服务、同业客户理财销售等产品和服务,健全多层次、多样化产品目录,切实满足同业客户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3)打造撮合交易平台。平台上众多同业客户发布资金和产品需求和供给信息,例如票据转贴现、理财转让等业务通过规则进行匹配,实现自动撮合成交,平台银行从中收取手续费,降低平台方银行承担的直接风险,促进同业业务的轻型化转型。

2.6 提升金融科技应用能力

(1)提升金融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金融科技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家银行科技实力存在差异,很难形成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金融科技应用模式。因此,银行在应用金融科技时,还需要深入分析自身现有能力情况,掌握和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提升信息科技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向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转型,打造数字化转型。

(2)提升智能化水平。通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和利用外部力量来弥补金融科技短板,将智能化贯穿于前中后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服务和交易处理的自动化和快速化,增强洞察、决策、管控能力,更为精准、敏锐地发现客户需求,将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实时推送给特定客户,从而满足数字化时代银行经营管理的新需求。

3 结论

面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多媒体、大数据、5G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他银行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借鉴招行等银行先进经验,以智慧化手段和新的思维模式审视客户需求,树立经营客户理念,围绕客户体验整合归并业务流程、产品研发和渠道服务等,提高金融科技水平、获客能力、客户价值挖掘能力、低成本运营能力、精准的风险定价能力和优越的服务体验等精细化管理水平,从业务合作、产品创新、平台建设、内部管理和经营策略等方面转型,加强金融科技研究和应用水平,重视移动端的投入和建设,部署敏捷的技术解决方案,建立支持数字化变革的组织架构、经营管理体制、大数据分析和风控体系等,打造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银行。

参考文献:

[1]杨宵敏. 伙伴从小开始 助您“千鹰展翼” ——招商银行全生命周期伙伴成长计划[EB/OL].[2018-06-28].https://rich.online.sh.cn/content/2018-06/28/content_8948908.htm.

[2]许兵. 招行上海分行“四大服务”为双创企业保驾护航[EB/OL].[2017-09-20].http://www.sh.chinanews.com.cn/swzx/2017-09-20/29226.shtml.

[3]辛继召. 商业银行同业策略路径分化 招行银银合作路径“线上化”阳谋[EB/OL].[2016-07-22].http://bank.hexun.com/2016-07-22/185093476.html.

[4]李克超.商業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策略、目标与路径[J].金融纵横,2018(5).

[5]张晓琪.筹设资管子公司 招行力推资管大转型[N].中国证券报,2018-03-27.

[6]佚名. 强化APP定制化服务 招商银行加快向零售金融3.0进军[EB/OL].[2018-10-25].https://www.sohu.com/a/271290743_425169.

[7]佚名. 招行发布招赢"N+1"银银合作服务体系[J].商周刊, 2016(15):59.

[8]颜军梅.基于客户体验的零售银行转型路径探析——以招商银行为例[J].武汉金融,2019(1).

[9]江荣.招商银行的“轻”与“重”[J].中国银行业,2017(8).

[10]潘小明,屈军.金融服务需求模式演变与商业银行渠道管理[J].南方金融,2018(12).

[11]杨仁文.招商银行深度解析:招行的过去、现状与未来[J].方正证券,2020(3).

[12]田惠宇.推动招商银行“移动优先”策略见实效[J].银行家,2021(1).

[13]张杰.招商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管理[J].市场周刊,2020(11).

[14]杨雅.招商银行如何发力金融科技[J].金融经济,2019(5).

[15]田慧宇.努力推动商业银行形成3.0经营新模式[J].银行家,2020(1).

[16]岳鹰.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新优势——以招商银行为例[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8(8).

[17]何乐,周丹丹.招商银行的特点及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8(3).

[18]王雅娟,胡捷.招商银行战略解析及启示[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7(4).

[19]唐令超.金融科技背景下“轻型银行”战略转型探析[J].科技智囊,2020(2).

[作者简介]马晨,博士,高级经济师,就职于北京农商银行。

猜你喜欢

战略转型金融科技
数字智能时代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高速公路企业战略转型初探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