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构有生命气息的大学课堂

2021-06-30喻妹平

科技风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课堂专业教育

摘要:长期以来,大学课堂注重专业教育,课堂教学往往以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冷素质”培养为基本特征,缺乏了生命气息和生命温度,体现出“目中无人”的态势。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课堂教学理应围绕“人”开展,拥有“人气”,体现“人性”,一方面对專业知识与技能等的教学应具备生活性、情感性、互动性、生成性的生命气息标记;另一方面课堂生命气息的强弱取决于师生课堂上“动”与“情”的程度。建构有生命气息的大学课堂不仅是实现人的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工智能时代避免人类情感异化,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课堂;生命气息;专业教育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1]。从对教育根本问题和根本标准的追问与认识中,不难发现,教育的中心点集中在“人”。然而“目中无人”恰恰是目前我们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的课堂缺乏生命气息,缺乏动,缺乏情,缺乏教师对学生的灵魂吸引力,课堂频现“低头看手机族”。《纲要》再次揭示出教育应该回应课程育人的本质,回归到人的原点。有生命气息的课堂的核心要素应该是着力培养内外兼修,懂天地人事,有生命自觉,既了解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关注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发展,既向外求发达,又向内求完善的当代大学生人格品质。

一、生命气息作为大学课堂的必要成分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只在乎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成果。家长、教师、社会不在乎学生心中怎么想,在乎学生是否拿得到学位,找得到工作。用叶澜的话说,就是教育过分关注“外部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把人当物、当工具或抽象化,忘记了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有生命的个体。”培养出来的是“工具人”“技术人”“知识人”“运动人”,而不是“整体发展的人”。[2]

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是人,是学生及教师。如果毕业生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最终产品,那么教师就是产品的主要创造者。然而这种产品究竟不同于无生命的物体,而是活生生的、与教师同样拥有平等人格尊严、个性特征的个人。教育终究不能彻底产业化,也正在于此。鲜活的、独一无二、有意识、创造力、尊敬、个性、情感的生命个体,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校需要培养、塑造、协助发展的对象。以往教育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然而却忽视了教育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这是一种价值取向的偏差。[3]

个中缘由多样。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相较以往更为激烈的同辈竞争和社会淘汰危机,有着较为沉重的学业压力,心理负担重;还有的学生忙着参与各类课外培训、社会兼职与实践,到了专业学习的课堂,则显得疲惫不堪,无力应付。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教与学的活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电子信息学习工具与手段的普及,使得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已经不是学生唯一可以依赖的方式。学生完全有机会从其他渠道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方式更活泼多样。课堂上,教师若照本宣科念课件,没有教学方法的时时改进与创新,学生在课堂只会表现得越来越“不爱动”。加上长期以来文化上重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以及应试教育指挥棒导向,大学以前学生们惯于知识的被动接收来应对高考,刷题是他们的主要技能,课堂主动参与,恐怕一时还是难以做到。况且,当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最终还是为了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学习者的功利性动机使得“学”这项活动变成达到目的的手段,学习的过程被大大忽视。因此造成大学课堂的各种“懒象”:学生懒得动手记笔记、懒得动嘴参与课堂讨论、懒得思考问题,只求最后能拿到学分学位,如果“不动”也可以做到,为何要白费力气?他们等待着教师的一段插科打诨、一个游戏去调节凝滞的课堂气氛,去将他们拽回现实的课堂。

人工智能背景下,有学者就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作用进行研究,认为合适地运用现代技术可以促进情感教学的运行与实现[4]。然而,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智能化、动态化、即时性、可视化、立体化、仿真模拟的教学情境是否必然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对他们的价值引领?并不一定。技术属于外部的技巧,教学用粉笔还是PPT,无质的区别。先进技术运用得当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大学生不是中小学生,需要的更多是思考层面、精神层面的启发与引领。思维的活力、认识的提升、情感的震撼、精神的启悟能从更深层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工智能仍然是一种技术,高度发达的技术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促进或影响课程育人或情感教学?过度依赖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是否以及如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以往的大学教育,过分专注于“天地人事”教育,而忽视了“生命自觉”教育,因此少了生命气息,课堂过分技能化、知识化、学术化,不够接地气,不够鲜活。“育生命自觉”是教育中指向内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使命。“生命自觉”主要是指热爱生命和生活,悦纳自我,具有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反思自我,在人生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信念和能力;具有策划人生、主动把握时机、掌握自我命运的智慧。“生命自觉”是教育最高境界的追求。[2]当今,面对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尤其应当关注人的主体性存在的意义及其延续,要脚踏现实日常生活,思考学术专攻如何与现实人类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自我、生命、他人与世界的深层认知和理解。

二、大学课堂生命气息的标记

富有生命气息的大学课堂约有四类明显标记:生活性、情感性、互动性、生成性。实现课堂的生活性有几种策略。一是采用生活化活的语言;二是运用活生生的例子;三为进行生活化的类比。课堂教学忌故作高深,曲高和寡,要运用普通平实生活化的语言,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专业课的讲授尤其应注意这一方面。一些教师上课虽然逻辑清晰,看上去讲得很清楚,但术语连篇,没有或不能把艰难晦涩的专业知识点用平易浅显的语言讲解出来吗,显得曲高和寡,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觉得课程“高深莫测”,少了“亲近之感”,自然也就与课堂拉远了距离。特别对于抽象深奥的课程,教师自身要吃透,融会贯通,同时树立与学生进行课堂有效沟通的意识,考虑学生的接受性,注意课堂语言的通俗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深入浅出,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教师要有本领使高深的课程“生活化”。

大学课堂的生命气息也体现在多维度、多层次的情感交流。教学内容的情感渗透,教师声情并茂、真挚真诚的交流,教师个人经验的分享等等都是教学情感性的体现。同时,学生的内心想法,个人表达应该真正在课堂得到尊重,在学校文化中得到尊重。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内心想法,给学生创造发表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个人想法,分享经历,提出困惑和疑问。课堂教学空间是安全自由的空间,是学生的思想与情感能够自由交流,学生也愿意交流的空间。此外,我们也要避免低俗、低级、低趣味的情感教学方式。“在技术化时代的后情感主义社会,人们的情感更加崇尚娱乐化、快餐化、情感操纵、情感支配日益凸显于教育教学之中。因此,如何识别和警惕情感教学中师生肤浅、取乐情感的泛滥,如何避免师生情感的被操纵问题,如何深入探究不同教学环境(包括网络环境、虚拟环境等)中情感教学的有效实施成为情感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5]换言之,好的教学应该在深层意义上对学生具备灵魂的吸引力,而非感官上肤浅的刺激性。

师生良好互动是有生命气息课堂的另一标记,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制度课程”,而是动态发展的“体验课程”[6]。这个原则背后隐含的是自由教育。课堂教学空间是师生对话、共同发展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不断探索、发现、发展自我,了解自己、他人与世界。未来的专业教育一定是在自由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这种教育或许不再是“教”,而是为学生的爱好、兴趣与想法提供机会,为学生的自由创造提供条件,旨在培养整全的人,使人成为人。[7]这意味着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互相包容尊重的。教师为学生创造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自由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思想,不受拘束,不因错误受冷待或惩罚,不因学识上的漏洞受到歧视。学生能得到教师及其他学习同伴的尊重,能被宽容温柔地对待。总体来说,课堂应该让学生能够放松,有安全感、温暖感和自由表达的权利。如果课堂要达到育人的目的,就必须是真诚、温暖、自由的课堂,师生间、生生间能就学术学科问题进行真挚诚恳的交流。价值引领、人格塑造,不是表面上的追随、说教,而是心灵上的打动、震撼,思想上的领悟与转变。

有生命气息的课堂还呈现生成性特点。课堂不是兑现的,而是生成的。一个人大多数行为都是他对自己看法的结果。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becoming),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8]人的学习是意义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意义学习是一种全人参与、自我发起、自我评价并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8]因此,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步骤实施实现的空间,还是思想碰撞、思维开拓、眼界扩展、意义生成、观念形成、人格养成的空间。真实的课堂不是表演,不是执行,而是领悟和创造。这样的课堂可能有瑕疵、有缺陷,但却更符合人性特点,能促进人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

三、师生的“动”与“情”决定课堂生命气息的强弱

人是一个动词,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运动的存在,课堂上师生的“动”与“情”是不可或缺的。一堂富有生命气息的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应该呈现师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图景。师生在课堂上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情感真挚饱满,体现了课堂生命气息的强弱程度。反观当今青年学生,课堂普遍“懒得动”。不同学生群体、不同高校,青年学生的“懒劲”程度不一。但总体讲,不少青年学生课堂上被动、沉闷、近于冬眠状态。大学课堂常有那样一些令人焦灼的时刻,教师台上自顾自讲,台下学生似乎神游异国,缺乏强烈的课堂参与愿望。教师或努力与学生互动,提问,若不点名,鲜有学生主动回答;设计活动,学生响应寥寥,出现“无所谓”“冷眼旁观”或“事不关己”的缺乏生命活力的精神状态。

如果每次课不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旅程,而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如果课堂越来越多茫然、漠然,甚而淡然的脸孔,可能我们的课堂出了问题。是教师出了问题,学生出了问题,还是两者都有问题?还是有其他更多方面的问题?尚待我们深入思考。不论如何,大多数负责任、有职业热情的教师应该不会拒绝把课堂变成师生都期待、开心、共同成长的时空。智能时代教育应当“再度回归到人”,教学生“御物”,也要“觉己”[9]。既要“觉己”,课堂就要有体现出人的主体性特征。

所谓生命不息,运动不止。高等教育的对象是理应朝气蓬勃、敢说敢做的青年。给这样一批青年人上課,要生动活泼,应该从“动”字上做文章。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等待喂养的被动客体,是需要动起来,调动自己的一切情感和热情来参与的学习主体。一堂课几十分钟,学生动了吗?他们动情、动心、动脑、动手了吗?教师的职责如导演,领着学生看往某一个方向,踏上某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会有其区别于其他路的风景,等待他们去发现、欣赏、评论。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探索的过程,他们发现新知、聆听来自同伴的感受和分享,得到老师的反馈与点拨,体验交流中碰撞出火花的激动,知识边界扩展的喜悦。

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应该先“动”起来。教师本人首先要能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热忱,真正投入地去上一堂课。拥有几十年教龄的帕克·帕默尔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

“好的教学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来自于教师的人格与品性。……不论我所教的学科技术性有多强,我所教的东西是我在乎的东西,而我所在乎的东西定义了我的自我。”[10]

帕默尔的话揭示了教师“以情优教”,促使课堂变得“生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也表明教学除传递知识、训练技术之外,还有巨大空间是教师可以“行动,有所为”的。大至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安排,小到教师的一个微表情、一种手势、说话的神态语气,无不与教师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联系。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遇见的过程,生生遇见的过程,是教师与自我相遇的过程,是学生遇见自我的过程、也是师生与世界相遇的过程。这里私人与公共相混,学生通过教师个体生命活生生的情感认知体验、价值判断等形成的多棱镜,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与世界。如果教学是危险的,是因为它处于教师个体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交叉地带。然而正是这种交叉,使教育教学不仅与知识技术有关、更与生命情感有关。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技术的硬信息交流,更有生命情感软信息交流。正因如此,“动”与“情”成为大学课堂生命气息的决定力量。

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忽视了人是一个动词的事实,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能呼吸、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的事实。课堂缺乏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个人”应具备的个人魅力,学生由此也缺乏参与意愿,导致了课堂生命气息的缺乏。如果一台电脑可以完全代替教师来完成教育活动,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提供了私人领域的独特意识与体验。坏的教师是相同的,正如所有的电脑可以提供相同的东西,而好的教师却各不相同,他们带着各自的人格与品性,携着个人主观自我的判断与体悟,定义了各具魅力的教学风格,给予了学生独一无二的学习经验。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才可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动起来”,享受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2]叶澜.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生命·实践”教育的信条[N].光明日报,2017(2).https://news.gmw.cn/2017-02/21/content_23776461.htm

[3]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

[4]李洪修,丁玉萍.人工智能背景下情感教学的运行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9):21-27

[5]王吉康,徐继存.新中国情感教学研究反思与前瞻[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03):81-94

[6]杨修平.论“课程育人”的本质[J/OL].大学教育科学,1-11[2020-12-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398.g4.20201012.1535.012.html

[7]张曙光,刘艳侠.大学专业教育的历史嬗变及未来想象[J].大学教育科学,2020(05):120-127

[8]袁振國.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0-182

[9]伍红林.人工智能进步可能为当代教育学发展带来什么?[J].大学教育科学,2020(05):103-111

[10]Parker J.Palmer.The courage to teach: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San Francisco:John Wiley Sons,Inc.,1998:10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国际商务中的国家意识与文化自信”(c2020180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喻妹平(1984— ),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翻译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课堂专业教育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浅析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构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合理使用智能手机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大学课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新课改下261导学大课堂对大学课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