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官僚制”看给教师减负

2021-06-29万玮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官僚贬义词官僚主义

万玮

“官僚”不是一个贬义词。德国人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有深刻的论述:大致而言,所谓“官僚制”,即基于科层制规则的一套行政系统。而“官僚”,则是指这个系统中的行政人员。在这个系统里,层级分明,每一个岗位都有统一的标准化的要求,“官僚”的选拔基于这个岗位的需求,以保证高层的指令能迅速落实下去。

没有一个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官僚制”也不例外。由于“官僚制”过于追求工具理性,强调效率与稳定,人某种程度上就成了一种工具。随着时间的演变,难免显得僵化、呆板,不够灵活。于是,就出现了“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常常与形式主义纠缠在一起,成为令人厌恶的一种工作作风。

在我看来,“官僚主义”是“官僚制”的一个副产品。组织就像一个生命体,一旦诞生,就会不断生长变化。当我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设置了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成立之后,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就会生长出一些业务出来。因此,这些年,我们看到政府机构不断整合,做减法,就是为了克服“官僚制”的弊端。前两年,某地为了响应中央号召,为老百姓办实事,还成立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

现在回到“为教师减负”这个问题上来。教师负担为什么重?只要看一看在我们的行政体制之内,有多少部门与学校相关即可。这些部门有年度工作目标,有年度工作任务,到了年终,要总结,要述职,过程中还要有记录,要“留痕”,怎么办呢?只能一遍一遍地要求学校配合。這些部门之间互不通气,有时候只是为了统计一些基本数据,学校要填各种不同表格,向各个部门报送。

单独看这些部门的职责,都很重要,可是组合在一起,作用在学校与教师头上,就成了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有这么多的“婆婆”管着,“让校长安静办学、教师安静教书、学生安静学习”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减轻教师负担首先要教育主管部门下决心。管得多不代表管得好,管得少、管得精、管得恰当才是真水平。眼下,很多地方已经行动起来,例如,我看到一篇报道,浙江省从“减少非教学工作量、减少提供材料数量、减少重复工作”三个方面下功夫,切切实实给基层学校教师减负。

当然,对于基层教师来说,有些负担其实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比如职称、荣誉这些身外之物,得到不易且代价巨大,每个人都应当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有人可能会说,我没有选择啊,我不得不去做那些事。那么,不妨改变一下思路,寻找做好这些事情的诀窍,挖掘其中的乐趣,把压力变成动力,努力成为学校的骨干、业界的专家,让我们的付出变得有价值。

教师是一个考验良心的职业。花在孩子身上的心血,短期之内可能没有回报。选择做教师,意味着就得放弃浪漫主义的幻想,而做好奉献、忍耐的准备。当然,回报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孩子们的成长与感恩。

(本栏责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官僚贬义词官僚主义
毛泽东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周恩来:官僚主义是一种病症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张老师犯得着这样“处心积虑”吗
中纪委发布一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像
反对官僚主义永远在路上
存心有天知
清代州县官的司法追求与躬践
从《叫魂》看清代奏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