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021-06-29谢德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3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谢德艳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落实以及现行“双减”政策的影响,使得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从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几方面着手,对开展课外阅读的现实作用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针对农村地区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政策;课外阅读

前言: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关注到书本上的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而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以及升华个人品格的重要途径,使得如何落实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成为学校发展的另一个方向。但是从农村学校教育现状来看,受到教育设施以及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课外阅读本身的现实作用没有受到重视。对此,从实际出发加深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十分关键。

一、开展课外阅读的现实作用

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被大大降低,其课余时间变得更加充足。这种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对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利用,开展适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引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综合学习能力。课余时间的变多使得小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自主阅读,同时相关调动结果显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利于提升语文学科成绩,在强化自身综合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也很突出。从某种程度来讲,学校减负为小学生提供了可以自主支配的学习机会,保证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1]。

第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小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的过程,可以促使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以后的终身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与常规课堂学习方式相比,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效率往往更高。究其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接受知识,而课外自主阅读则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过程。

第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小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期间,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自主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将更多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书籍,进一步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阅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和疑惑,也可以通过自主探寻或者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方式进行解决。

二、农村地区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生而言,往往没有城市学生可以去书店、图书馆等自主阅读的便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针对这种情况下,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完善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扩大学校图书馆现有的藏书数量,构建电子阅览室等等,以此来拓宽小学生课外获得知识或信息的渠道。

良好的阅读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优秀品质,在自主化的课外阅读氛围以及浓厚阅读气息的校园阅读环境下,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此,校园阅读设施建设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对于图书室的建设应该合理渗透校园文化,对校园的人文资源、历史资源以及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其二,配合走廊阅读文化角、教师黑板报的建设,强化课外阅读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主的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其三,围绕学校校训开展以课外阅读为载体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班级文化主题建设,提升学生文化意识[2]。

(二)针对性推荐合适书籍

与语文学科课堂阅读教学相比,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课内阅读素材主要集中在教材内容,在统一化的课堂教学与阅读指导中,学生对于阅读内容所产生的观后感大多相同,其阅读思维被固定化。而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开展阅读,从而更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避免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于书籍选择的盲目性,教师可以在书籍选择方面给予指导,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推荐书籍。比如:对于大部分喜欢冒险、科幻或者战争等热血书籍,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和感受主人公不破困难勇于突破的精神。大部分女生对绘本、故事等富有幻想及憧憬类书籍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为类别把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形成一个推荐会,让组别学生探讨出一本书的阅读感想[3]。

(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综合分析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为了更好的保证小学生课外阅读实际作用的发挥,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需求的分析,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强化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我意识追求的体现。只有尊重学生之间存下的差异,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为其制定科学的课外阅读计划[4]。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多样化的阅读交流会。期间,为了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并且保证自主阅读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读书任务,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检查学生读书任务的完成情况。阅读交流会上,为了满足学生的针对性需求,教师可以对阅读任务作出個性化的调整。比如: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读书笔记,但是如何做笔记学生可以发散思维。任务要求学生在交流会上推荐书目卡,这时学生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并且谈一谈这本书籍本身有哪些可读之处。

(四)规范学生的阅读方法

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未发展完全,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同时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当自身阅读的方式技巧,以此来达到规范学生阅读行为以及保证阅读正确方向的目的。

比如:针对《老人与海》这本书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可以从“坚持”和“希望”这两个关键词出发,在学生在全文阅读过程中自主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且借助实际案例对其加以佐证。利用这种方式,在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了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盲目性的问题。同时,对于这类故事性较强的书籍,通过分析主人公优秀的品格,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获得一举两得的教育效果。对此其他类型的书籍,教师的指导重点应该落在引导学生注重思考这一方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总结、诠释文本内容。高年级的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较强,在阅读中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入手分析,如文字的优美性、语境是否引人入胜、人物性格与精神是否可以启迪自身等等[5]。

总结:综上所述,重视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实践教学中,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性推荐合适书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规范学生的阅读方法等措施着手,切实保证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高效落实。只有切实提升对课外阅读教育工作的重视,在遵循双减政策的同时,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逄海燕.农村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现代交际,2016(21):179.

[2]陈进.基于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1):56.

[3]颜凤.小学农村地区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92-93.

[4]林捷.浅谈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J].教师,2015(34).

[5]孙萍.课外阅读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调查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4).9ACE96D3-02A5-479D-BA21-0456D911058B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