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21-06-29董爱玲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3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董爱玲

摘要: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古诗文具有深厚的意蕴,理解难度比较高,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十分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语文功底。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探究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加强,在实现国家硬实力的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国家软实力的发展,让中华人民产生文化自信。教育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的精神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培养。高中古诗文是语文培养的重要内容。

一、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古诗文历经时间流传下来,其中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高尚的精神道德追求、高雅的审美趣味,能够入选高中教学课本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加强古诗文的教学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在新课改的推进下,高中古诗文教学备受重视。但是,古诗文的教学却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首先,高中古诗文本身具有较大的学习和理解难度。高中所选取的古诗文虽然经典,但是其中有许多内容理解起来较为艰涩,包含了大量的生僻词汇、典故以及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熟词生义等,而且篇幅较长,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十分细碎和复杂,需要学生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才能理解好古诗文的内涵。

其次,高中學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高考近在眼前,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这场几乎可以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时刻在砥砺学生们投身于学习。各个科目教学当中都会布置大量的任务,学生能够进行古诗文学习的时间比较少。

最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比较传统,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但大部分教师还是遵循老旧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思维创新的主体性,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部分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学当中直接将译文、翻译文本灌输到学生脑中,让学生死记硬背,较少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

二、提高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

教师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流于表面,教学内容的复杂让学生没有信心和兴趣去深入学习,降低了学生对高中古诗文的兴趣,无法在枯燥的古诗文教学课堂上感受到教学内容的魅力。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强打精神,但是仍然容易注意力分散,课堂学习的效率比较低。因此,教师必须对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提高关注,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挑动学生注意力的神经,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创设生动的古诗文情境,降低古诗文学习难度

高中古诗文的难度有目共睹,影响了高效语文课堂的建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困难,了解学生的古诗文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搭建“梯子”,降低学生学习古诗文阅读的难度,加快和加深学生对古诗文阅读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理解。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古诗文阅读的形象性,化抽象的精神、概念为形象的故事、语言、行为,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情境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课堂也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过秦论》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古诗文阅读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与学生充分地进行互动,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能够理解古诗文中中心论点提出和论证的方法等,还要从宏观角度把握贾谊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突破秦朝的兴衰,将眼光放在历史的变迁上,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教师可以用电视剧中的秦朝灭亡片段作为引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在分析当中展示相应的史料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速度和深度,促进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增强古诗文课堂互动,增加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要创新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教学开展形式,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古诗文阅读课堂上的实践活动,以强实践性、互动性、新颖性的课堂来促进学生拓展探究的主动学习兴趣。

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离骚》的教学为例,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生平,理解屈原独特的人格风采和人生价值选择,深刻感受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并向其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将屈原的人生片段截取出来改编成为情景剧本,由学生自主编排,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表演当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该古诗文阅读文本的深刻内涵。

三、结语

学习古诗文,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优质教育,在精神、思想、价值观念方面受到熏陶和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在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王宁,巢宗祺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ACE96D3-02A5-479D-BA21-0456D911058B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