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研究

2021-06-28马少虎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马少虎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进行阐述,从引入议题式教学的意义入手,分析议题选择的原则,提出议题式教学有效实施的对策,以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18-02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受到限制,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这不利于知识技能的自主构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用议题式教学,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入议题式教学的意义

1.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议题式教学属于探究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方法,由真实的议题与情境等要素构成,贯彻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更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议题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特征优势,是传统教学不具备的。在高中思政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议题进行探究讨论,能在增强师生互动的同时,让学生从传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中脱离出来,保证思政教学的成效。

2.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议题融合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知识内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能确保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既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及社会生活的距离,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议题式教学还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资料查询、收集、整理及主动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表达想法与见解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议题深入探讨社会前沿问题与热点话题,更利于学生政治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议题选择的原则

1.层次性

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在理解能力与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差异合理设置问题,确保学生参与的成效,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议题应具备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功能,尤其是针对学习兴趣与学生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应当多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入手,合理设置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针对基础层次高的学生,议题应当以拓展性问题为主,以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最终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生活化

除了注重议题的层次性外,教师还要注重议题与生活实际的贴合度,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且空洞的议题,应减少学生思维发展的障碍,切实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作用。教师要立足教材,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议题素材,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产生学习情感与思想共鸣,进而沉浸于问题的探究中。教师还要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无缝衔接,灵活结合现代化教学方法呈现教材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学应以教材内容为主,不能出现本末倒置与喧宾夺主的现象。

3.时效性

新课标注重高中思政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应贯彻思政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设置议题时,教师要注重议题的时效性,围绕学生近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和教材内容等进行,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发展。

4.深度性

相对于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教师更应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尤其是信息时代,为强化学生的价值观、政治认同感及判断性思维,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有争议、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实现思想与价值的碰撞,从而得出规律性结论,进一步增强政治信念,最终养成正确的“三观”,以切实发挥高中思政教学的作用。

三、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

1.合理设计议题

议题式教学以问题讨论探究为主,教师只有合理设计议题,才能保证议题式教学的顺利展开。这就要求教师要参透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围绕重点难点合理设计议题。首先,围绕课程标准设计议题。课程标准中的议题涉及面广,突出了议题的抽象性和议题的实践性,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明确设置子议题,让学生通过环环相扣的议题,逐步得出完整性结论,实现思维的有效过渡。其次,议题应与教学重点、难点相结合,凸显自身的学科性。教师这样设计议题,能确保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碰撞及反思总结等方面的空间性,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深入分析,切实发挥议题的价值引领的作用。最后,议题应以开放性为主。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布置议题,以确保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注意先后顺序,引导学生讨论议题的内涵,促进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积极创设情境

新課改要求高中思政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者采取问题情境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教师要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念,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和践行各种思想理论,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全面发展。为营造真实的情境,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选取合适的文字、图片、声音等数字化素材,让情境更加生动和具体,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快速进入状态,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例如,在“文化塑造人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在“参与社团组织和活动是在浪费时间与耽误学习”的议题中,给出开阔视野与精神需求等方面的讨论方向,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结合视频资料,围绕集体主义与竞争意识、能力拓展等话题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教师总结学生得出的结论,让学生对“文化塑造人生”有充分的认识和感悟。

3.开展系列活动

议题式教学凸显了高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与实践性,使活动型课堂成为了教学设计与内容呈现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展议题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意见与想法的机会,这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强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学活动是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议题灵活设置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理论知识,让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与“学中做”。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以实现问题的高效解决。这样,能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围绕“古代孝文化的地位与影响”这一议题深入社区的各个家庭进行调查,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在资料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对孝文化有了更多的感悟。教师整理学生的观点,并通过层层深入的引导,让学生对议题与教学内容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分析推理与观察探究等能力,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地位与影响有全方位的了解。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影响议题式教学效果的因素较多,还需要政治教师总结实践经验,重视议题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确保议题式教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政治教师还要重视教学评价,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灵活制订教学计划,进而使思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光勇.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案例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0).

[2]魏欣.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运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朱开群.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4).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