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的美术与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2021-06-28李甜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工匠精神

李甜甜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的深入,国内市场经济在近些年也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但各行业之间的竞争环境变得越发激烈,对国内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企业要积极开展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的“工匠精神”,指的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完美精神理念。其实不单单是一种精神理念,更是一种职业态度,对于工作精品的坚持和细节的苛刻要求,是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精神指标。而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机构,高校的美术与设计类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时,也一定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进去,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机制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高校来说,想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原则,将工匠精神贯彻落实下去。比如,在培养美术与设计类专业人才的时候,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是个人就业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能够实现飞速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针对美术与设计类专业人才在工匠精神视域下的培养机制完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工匠精神概述

我国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延伸了很多璀璨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在优秀的历史美术作品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古人的工匠精神,无论是玉器雕琢还是石器打磨,都充分展示出了匠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具匠心。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工匠精神是现代美术设计教学的源泉,也是创造艺术奇迹的精神支柱,但目前对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美术与设计类教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

二、美术与设计教育融合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是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

我国目前到了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而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就可以发现,他们的产品都非常精细,具有强烈的追求态度,比如德国、日本、瑞士等。因此,我国也要充分重视工匠精神的重要推动作用,进一步强化工业设计水准和品质。在开展高校美术与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时候,也要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精益求精的重要价值。

(二)是个人发展的保障

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工匠精神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个人的就业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学生来说,工匠精神的影响非常深远,只有局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培养美术与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工匠精神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美术与设计教育现状

(一)教学模式固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已经不再关注。尤其是目前高校在开展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缺乏對自身的提高意识,没有重视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教材缺乏工匠精神

对于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教材中,编写的时候没有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并对其传承和发展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够了解教师讲授的美术作品,对学习积极性有较大影响。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在编写美术设计教材的时候,一定要融入工匠精神,在让学生掌握美术设计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具备正确的观念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设施不完备

高校近些年为了实现快速发展,更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逐渐扩大了美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入侵,很多学生开始走上艺考的道路。而生源的持续扩大,导致很多高校的相关教学软硬件设施不足,实际在开展美术设计教学的时候缺乏教师的指导和教学设施的支持,无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影响。

四、工匠精神下完善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失望,而且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非常差,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高校应当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合作,通过建立校内工厂的方式,实现双向交流,让学生可以通过工厂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并对未来的岗位需求提前认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这种实训的方式,也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这对于美术与设计类专业学生后期的竞争力提高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二)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目前,高校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虽然比较丰富,但是还需要进一步锻造和打磨,在教材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对学生以严要求、高标准对待,让他们树立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做事、认真做人。在开展作品制作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细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一件美术设计作品要力求完美,并节约材料,不能出现随意浪费的情况。完成操作后,要做好颜料、设施的归纳,整理好工作室,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养成高尚的品质。对对教学方案设计的时候,要重视过程管理,从前期的实践操作、工艺水平以及安全意识,都要让学生做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不断的实践培养他们的操作细节,逐渐渗透工匠精神思想。

(三)充分利用相关配套设施

想要高校培养美术与设计专业人才,需要将专业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利用教研室、市场实践和工作室管理的模式,强化学生的工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比如,高校可以利用工作室承接设计项目,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制作小型雕塑工艺品和装饰画,比如水彩画、国画、木版画等,按照课时安排动手实践活动。也可以定期举行美术设计活动,通过激励措施吸引学生参与到艺术作品制作当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并且,通过工作室可以实现教学成果的产业化和工匠化,实现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出工匠精神的价值。

(四)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在培养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时候,教师再让学生掌握美术设计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对艺术设计的实质有正确的理解。并且,要对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鼓励他们进行创作,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获取满足感。因此,教师要对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对人的价值追求充分尊重,将设计技巧与设计观念有效结合起来,将工匠精神切实弘扬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一定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转变,充分发挥出人才培养机制的作用。并且,要进一步对教学条件进行优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与设计学习环境。作为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工匠精神的融入,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后期的发展和就业,因此,高校在开展美术与设计类人才培养工作的时候,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对人的价值追求充分重视,对艺术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控,充分发挥出工匠精神的作用。让学生在掌握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并且,教师也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强化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晓斌.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设计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04).

[2]童卫军,王志梅,叶志远.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设计工匠”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6(17).

[3]楊千卉.工匠精神视域下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以益阳地区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为例[J].大观.2020(07).

[4]许昊.“双创”背景下高校“非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8(09).

[5]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国外巡展纪实[J].新世纪剧坛.2018(02).

[6]温泽远.工匠精神与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兼谈编辑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如何发挥工匠精神[J].编辑学刊.2016(06).

山东女子学院  25000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工匠精神
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