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17-02-22王志亮

商业会计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网络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现代商业模式不断革新和变化,国际、国内会计学专业教育均面临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迅速适应现代商业运作模式变化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挑战。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应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从实践教学内容的重构,课程实验、实训的整合,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构建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入手,构建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实践教学与商业模式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人才培养机制 实践教学模式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创新创业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经济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近年来,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纷纷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有力带动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实践教學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和实践创新能力。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实践环节的教学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长期以来学院式教育的影响,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创新能力上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匹配。如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实践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非常重视学院教育与实践应用的衔接,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建立在“双元制(Dual System)”基础上的职业教育与培训(VE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就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它的突出优势就是将学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能够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的应用型人才。VET最初是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学生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通识教育,以了解实训技能操作中“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升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也开始和企业合作引入“双元制”教育模式,以改善结构性失业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也以其完整的体系、实践与理论的高度融合,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成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典范。另一方面,会计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学术、职业团体对会计教育水平的下降表示了担心,认为现行的会计教育模式没有能够对学生进行诸如会计发展的历史、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职业道德教育、沟通技巧、领导能力、合理的职业判断、推理、职业怀疑态度等方面进行成功的教育。也有学者指出,美国现行的会计教育过于理论化,往往与企业实践需要不一致。首先,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实务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会计教育没有及时调整使得学生能够去应对这些变化;其次,会计教育过分关注不切合企业实际业务的既定规则的应用,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能力的培养。这种不一致也体现在学界和业界对会计能力判断的不同。如在知识的掌握上,学界重视企业治理,业界认为经济学更重要;学界强调信息技术的一般理论,业界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技能的掌握上,学界强调计量和报告的技术处理,业界则注重对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遵守;在职业态度上,学界强调对职业道德及专业责任的理解,业界关注的是如何将其应用于真实世界。总之,现行的会计教育不足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也不能够让学生去充分理解实践中的会计程序和企业财务结构,会计教育从业者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会计实务工作者一起制定与时俱进的会计课程体系,提高会计教育质量,助力企业经营,促进经济发展。

三、国内会计学本科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严重滞后

国内会计学本科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上同样面临困境。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创新消除了传统交易模式信息处理时间与地点的约束,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会计国际趋同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各种要素资源的全球流动,也带来了资源配置的全球化竞争趋势。经济社会的变革要求会计职业的角色功能做出必要的改变和重新定位。会计职业领域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高端管理领域,其职业重心从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向参与战略管理和流程优化的管理会计倾斜,进而对会计人才知识和能力衍生出新的需求。与这种趋势形成反差的是大学不能像企业那样迅速了解市场变化信息,大学会计教育往往滞后于会计实务的发展,对外部实务界的新需求反映迟缓,加剧了会计教育与企业实务之间的脱节。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开展和深化,大学会计学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我国大学会计实践教学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表现为实践课程比重的增加,实践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学时分布方面也反映出现行大学会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正在加紧融合,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总体上仍然存在教学目标(实践认知还是能力培养)模糊,课程实训彼此孤立、缺乏系统性,尤其在应对技术创新带来的企业自身信息化风险、战略以及业务流程风险,以及商业模式、资本运作的网络化环境等方面,会计学专业相关实践、实训课程内容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四、构建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应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从实践教学内容的重构,课程实验、实训的整合,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构建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入手,探索会计人才的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实践教学与商业模式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

(一)重构实践教学内容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为推动全球会计教育和会计职业的统一发展,构建了基于胜任能力的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实地考察、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实践及创新能力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创新、互联网发展及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根据企业运营对会计人员的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需求,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对照现有会计学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改进。实现业务“技能训练型”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向能够体现企业运营实践和环境变化对会计人员综合处置和应对能力需求的“能力培养型”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化。

(二)整合课程实验、实训

会计学本科教育现有的会计实验、实训大多按课程(如各门课程的课内试验)或业务(如会计基础实训、会计综合业务实训、公司理财技能训练等)设置,实验、实训的内容就单个课程或业务的设置而言相对完整,可以达到业务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但是,这种相对孤立的实验、实训设置没有很好地反映企业实践中不同业务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运营形成全局观念,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对现有的課程实验、实训进行系统整合,以ERP沙盘为平台,将现有课程实验、实训的会计、财务等业务训练内容与企业模拟生产运营、市场竞争和投融资等活动有机结合,采用情景模拟、分组对抗的实验组织形式,模拟企业经营、管理及产品竞争等内部真实场景和外部市场环境,将会计实验、实训嵌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局下进行,构建ERP沙盘情景模拟会计综合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企业运营实践的参与中学习,在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败(成功)中学习,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中学习。一方面,使现有相对孤立的课程实验、实训更为系统化;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会计实验、实践教学的实战性,有助于提升学生业务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构建实践教学与商业模式双向互动机制

现有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多为会计专业实习的单向构建模式。合作企业(或其他单位等人才需求部门)通常都能够满足会计专业实习岗位及业务训练的基本要求,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业务技能训练,甚至部分涉及企业资本运作和财务决策相关业务实践内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计学专业的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但是,很少能有合作企业将企业运营实践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与大学会计教育成效(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创新能力)之间脱节的信息真正反馈到实践教学体系中来,没有很好地起到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大学会计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和改进的积极作用。对此,借鉴德国综合性大学与企业合作引入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对现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构建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采用学校派员实行专业教师轮换顶岗,有偿聘任企业专业人员兼职校内实训教师等形式,定期反馈企业运营实践及环境变化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实践创新能力要求的信息,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商业运作模式之间信息交换的双向互动机制,以适时调整大学会计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持续改进校内实践教学的ERP沙盘情景模拟会计综合实训。当然,这种互动机制的实现需要企业和大学之间建立互信、互助的深度合作,企业法人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员工履职的责任心都需要有效的利益驱动和精神激励的制度保障。另外,大学运用收到的(会计教育与企业实践脱节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生产力,需要教学、实践、教改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师资,或大学师资与企业相关员工组成的实践教学团队的人才支撑。

五、结语

如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局部改革不可能彻底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整体推进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课程内容的设置、实施模式的构建、持续信息反馈机制的形成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分环节、分步骤地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Brewer,Peter C etal.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Addressing the Competency Crisis[J].Strategic Finance,2014,(8):29-37.

[2]Arie Pratama.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Academicians and Practitioners on Accountant Competencie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211):19-26.

[3]Paul E,Madsen.Ha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Declined?[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5,(3):1115-1147.

[4]Inaliah Mohd Ali etal.Perception of Employers and Educator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6,(35):54-63.

[5]Chang J C,Hwang R N.Accouting Education,Firm Train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 Research Note[J].The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3,12(4):441-450.

[6]John Richard Edwards.Accounting education in Britain during the early modern period[J]. Accounting History Review,2011,21(1):37-67.

[7]树友林.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1,(11):136-138.

[8]陈安.高职会计“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3,(20).

[9]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6-41.

[10]陈莹.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15,42(6):119-128.

作者简介:

王志亮,男,管理学博士,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职业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浅析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
高分子材料专业就业导向下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