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阁体在清代宫殿匾额中的表现

2021-06-28宋俊宇

书画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匾额清代书法

宋俊宇

关键词:馆阁体;清代;匾额;书法

馆阁体是清乾隆中后期定型的官方标准字体,在科举考试、公文缮写、官吏选拔以及书籍编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书体来源广泛,集欧、颜、柳、赵以及董其昌、“二王”等优点于一身,形成了端庄、秀美、规整的特点。乾隆年间,汪由敦以“黑、方、光”定义馆阁体书法[1]。清代宫殿匾额中的馆阁体书法历来被人轻视,实际上,这类匾额书法大多由皇帝书写,笔法严谨,笔力遒劲,颇具研究价值,同时也折射出清代社会政治文化繁荣发展的气象。

一、清代馆阁体书法概述

馆阁体是清代朝廷专用的书体,在清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士子立命、立身和求取功名的必备条件之一。首先,清代的科举考试采用馆阁体进行书写,书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干禄求仕的成败。因此馆阁体书法不仅在翰林院及各级衙门中使用,而且成为读书人从小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能。其次,清代宫廷中的文书全部用馆阁体书写,因此清代朝廷中缮写者均是经过严格挑选而被聘用的。最后,馆阁体是清代内廷修书的官方标准字体[2]。馆阁体在清代宫廷中流行,既是一种儒雅清秀的书体,又发挥着自身重要的价值。馆阁体虽有不足,但在当时的社会功用是不可小觑的。它不仅在各种书籍、卷宗中盛行,还传播在书画、工艺等各类艺术作品中,从而在清代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 清代宫殿匾额书法发展概述

匾额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在春秋时期进一步发展,但那时还没有专门的称呼,最早见诸文献的是秦汉之际的李斯和萧何题写的“山岭”和“宫阙”[3]。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名家题写匾额的风气。唐代则出现了大量宫殿题署事例。明清时期,匾额书法日益盛行,凡是厅堂亭榭之处,往往都要配上匾额和楹联,否则即便是建筑完工也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明清时期的匾额书法已发展到高峰,不仅数量大,书法风格也相对丰富。明清园林中的匾额书法多是以颜体为基础的馆阁体书法,气息雄强厚重,以彰显皇家庄重严肃、雍容华贵的形象。清初的皇宫,各宫殿多沿用明朝的旧称,但匾额改用满、汉、蒙文书写。这是因为在努尔哈赤创制满文之前女真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以蒙古文为官方文字(赵尔巽编《清史稿》)。清乾隆时期国力强盛,对紫禁城进行了多次改建和修葺,现在故宫中以满汉文字书写的匾额多由乾隆题写。在清代宫廷中,匾额又被统治者赋予了更重要的职能,将统治者的意志纳入其中。这一时期,无论是匾额的形状还是内容均已完全成熟,匾额也成为建筑物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清代宫殿匾额中的馆阁体书法

清代匾额中的书法虽然表现丰富,但书法形式较单一,以馆阁体书法为典型。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及帝王的喜好密不可分。但清代匾额中的馆阁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帝王喜好的不同而呈现多种面貌。康熙帝玄烨钟爱书法,尤其酷爱董其昌的书法。帝王的喜好势必影响臣下,康熙一朝弥漫着浓厚的董氏书风。康熙时期匾额上的馆阁体也就被董氏书风笼罩,端庄、秀美,颇有气势。从康熙帝题写的匾额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种董氏的馆阁体书风。康熙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负,经常自作书赐给王公大臣和各国使节,曾为江西庐山白鹿书院书写匾额,并以“学达性天”匾额赐天下各地书院,以表彰书院对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紫禁城中交泰殿“无为”匾额原为康熙御书,乾隆六十二年(1797)重摹[4]63。虽为摹刻,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董氏书法的影子,平和清淡,不饰华丽。

到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擅长书法,尤其对赵孟的书法颇为热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赵书在当时一度风行,逐渐取代了康熙时期盛行的董书。相较于大气的董书,赵书就显得更为儒雅清秀,这与乾隆皇帝的审美观不谋而合。因此,乾隆时期匾额书法呈现出典型的赵体馆阁书风。如今紫禁城宫殿中的匾额也大多为乾隆题写,例如太和殿“建极绥猷”匾额、景仁宫前殿“赞德宫闱”匾额、延禧宫“慎赞徽音”匾额等[4]133。曲阜孔庙中也有大量匾额为乾隆手书。“与天地参”匾额,是帝王书法以匾额的形式留下的例证。这四字匾额书法风格雄浑厚重,端庄大气。同样备受重视的还有“时中立极”和“化成悠久”匾额,这两块匾额悬挂于孔庙大成殿内门口上方。“时中立极”匾额为乾隆第一次到孔庙时题写,这四字均是乾隆皇帝引用儒家经典而来。“化成悠久”匾额与“万世师表”[5],是乾隆皇帝第六次到孔庙时所题。这些匾额在书法风格上并无太大差异,雍容平和,清秀柔润,可以明显见到赵体书的影子。

四、结语

清代宫殿建筑中的匾额大多由统治者书写,通过对清代宫殿匾额的研究可以了解统治者的心理活动以及中央集权下统治者管理国家政策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匾额的内容看出清朝的统治者在学习和接受汉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兼收并取,并使得文化繁荣兴盛的。清代是匾额发展的鼎盛时期,匾额的题写以馆阁体为典型。馆阁体虽有弊端,但它的出现在客观上起到了规范文字的作用,也对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馆阁体书法自身所蕴含的雍容平和、不激不厲的气息也不能被简单地否定。馆阁体是一个大的概念,我们必须将馆阁体中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提取出来。那种不论艺术的高低而一味否定馆阁体书法的观念是一种艺术偏见。

猜你喜欢

匾额清代书法
天安门匾额“消失”之谜
弘扬传承匾额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看见了什么?
诗书画苑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